從老地名里讀懂「衡陽味道」

地名是地方歷史和文化的縮影,雖然簡單,卻道盡了地與人、地與事、地與物的種種關係。近日,衡陽文化學者許定國做客國學講座,繼續講述衡陽地名故事——

從老地名裡讀懂“衡陽味道”

從老地名裡讀懂“衡陽味道”

許定國

衡陽有2000多年建城史,深厚文化留下了豐富的老地名。雖然很多城樓街巷已經在歷史風雲之中消逝,但其意蘊深長的名字仍鐫刻在今日衡陽的地圖上,令人感慨,引人遐思。近日,衡陽文化學者許定國做客國學講座,繼續講述衡陽地名故事。

“金鰲”是巷還是山,“王親”緣何成“黃青”

“金鰲山”又名“金鰲峰”,歷代衡州府志、縣誌均有記載,地點在今天的先鋒路與中山南路交口處,昔日這裡是一個古木撐天、山峰巍立的一個絕佳的景點。

相傳,“金鰲山在城內,為府學舊址”。明代大學士李東陽在《重修衡陽府學記》裡記述了“府學”規模:有明倫堂五間,高2.6丈,前有露臺方八丈,高五尺,後有師生食堂三間,辦公房(管廨)45間,學生宿舍(號舍)40間,自習室(四齋)12間,還有“尊經閣”(圖書館)五間,加上大門,儀門,牌坊,泮池等建築群,總有近200間房面積。

後來,“桂王”在衡陽“就藩”建王府,地點就選在此。王府南起今先鋒路(即“金鰲山”),北至今常勝路,後宰門,東起今中山路,西至今蒸陽路。周圍三里多,兩丈許城牆,四個城門。徐霞客曾用“府在城中,園亙參半”來描繪過王府的規模:其面積大概佔了衡陽城近三分之一,“金鰲山”就是王府內“花園景點”,山亭水榭,曲徑迴廊。據說,王府裡還有一個特色遊玩項目——“金鰲滾石”,即滾石可下湘江河。

從這兩個“舊址”規模來看,金鰲山的“體”“量”都不可小覷。可是,在沒發生地震、泥石流等天災情況下,這座山卻憑空消失了。

“黃青巷”位於中山南路“鬧中取靜”的“第一小巷”。乾隆清泉縣誌清楚標明此巷為“王親府小巷”,宣統年訛變成“黃青巷”,民國照搬此誤,後來的地名志還說明“巷內有黃姓縉紳,是黃公巷,誤成黃青巷”。後經歷五朝二百多年,此巷地名在歷史風煙裡五次變幻。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衡陽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市教師進修學院駐地就在此巷一大院內,後合併為“市教育學院”,再合併升格為“衡陽師院”。到了2013版的衡陽地名志上,此巷乾脆“消失”了。

“鮮羊”直率化“宣揚”,“易賴”還是“驛來”街

衡州為魚米之鄉,地名就有些農貿集市印記,如瀟湘門下有小巷名叫“乾魚巷”,回雁南門城牆邊有名叫“鮮羊街”。這類地名雖可見鮮活熱鬧的場景,但總是不雅。

於是,當時的官府很乾脆,直接改叫“宣揚街”,寓意宣揚德政。同在這宣揚街旁的“輝吐巷”也沒有“好命”,幾百年來居然改換了六次名字:最早一次改名是在明朝時期,因巷內駐紮“衡州指揮府”(軍分區),改為“揮府巷”;第二次在清朝時就可能因為鄉音導致發音不準將“揮府巷”發音成“灰土巷”,而“灰土巷”又有“灰頭土臉”的含義。第三次“華麗轉身”是在民國,改為“輝吐巷”,寓意為吐放光輝。第四次是因解放後人民翻身做主人,索性改為“光輝巷”。第五次是六十七十年代直接“實話實說”改為“中山南路三巷”。第六次因1981年地名普查,決定迴歸歷史,定為“輝吐巷”。六易其名,乃歷史的“活化石”。

而“驛來街”是當時一大型農貿集市,客來去多在此購物,名聲遐邇。解釋得名來歷有因姓易姓賴的人多而得此名,但無資料考據。“易賴渡”和“驛賴街”與衡州到寶慶之間驛道重合,驛道影響街道佈局。據推測“驛來街”而後逐漸演化為“易賴街”或“易賴廟街”。

“易賴廟街”還有一段演化過程。民國時,有“易賴廟前街”(東街),“廟后街”(西街)之稱。東街還包括“演武坪”,西街今大半併入“紅湘路”。在日軍進攻地圖上標明的正是“易賴廟前街”主陣地,方先覺的第三師第七團官兵與敵浴血鏖戰,反覆爭奪這個衡陽“北大門”直到最後。其中,“廟”舊址現為“逸夫小學”。

“柴埠”“鐵爐”暖心懷,“朱琳”“金鰲”是與非

衡州城門曾有15座,其中有7個名字到如今都在延用:南門“回雁”(環城南路中),北門“瞻嶽”(中山北路中),東北門“瀟湘”(瀟湘街中),東門“賓日”(公交柴埠門碼頭站),東南門“閱江”(舊稱“鐵爐門”,解放路河邊“南方大廈”),西門“安西”(環城南路西側“大西門巷”),西北門“望湖”(今環城北路船山大道交匯處,公交“小西門”站)。

老衡陽有句俗語:“衡陽有個鐘鼓樓,一半長在天裡頭”,說的就是“瀟湘門”的“鐘鼓樓”。城牆高二丈五尺(後加高到三丈),厚一丈二尺,後培厚六尺,環城七里多,護城壕長八百二十六丈,深四尺,寬十三丈。城門口“各建樓其上”,下為石築高臺,上為兩層樓閣,下為單簷,上為重簷,歇山頂,有《衡南勝概》匾額高懸十米樓頂。樓上有洪鐘大鼓,晨鐘暮鼓,司號開閉城門,中宵二更,報時靜街。

前面曾提及衡陽的“金鰲山”不見了,可卻留下了“金鰲巷”。1982版、1986版和2013版《衡陽地名志》都有記載:“金鰲巷,在中山南路東側,通往沿江南路,長80米,寬3米。舊稱生祠亭巷、丁家巷,曾改名“中山南路六巷”。在舊城區地圖上,與“六巷”並列的還有“五巷”,它又名“珠琳巷”,位於中山南路東側,通往沿江南路,長65米,寬3米。

環城南路舊址有一個“朱陵巷”,其因道教在衡陽南嶽盛行,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三洞天”(神仙洞府)便稱“朱陵”。“朱陵巷”是由老“朱陵巷”和“永樂巷”合併修建。更為今人少知的則是,老衡陽全城街道分區編號就是運用“道教”《千字文》序號,即“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來命名:“天”字號,“瞻嶽門東街到趙公殿巷”;“地”字號,為“趙公巷自回雁門”等。

老城地標有“朱紫”,“三桂稱帝”衡州府

“朱紫巷”曾是“天地玄黃”街區編號中的“玄”(元)字號地標,“由曹家碼頭到雁峰寺朱紫巷正街”,“朱紫巷口正對南門回雁門”。

史志記載,“朱紫巷,在雁峰煙雨池右”。在清宣統元年衡陽城區地圖上,它位置在“黃青巷”之前,靠向南邊咫尺之近的“雁峰寺”。按照今天把“黃青巷”劃成“中山南路一巷”的測算,“朱紫巷”才是真正的“一巷”。然而它卻不見了。

有考證文章指出,老“煙雨池”在今“雁峰影院”處,其右方則是今“雁峰廣場”的“大雁雕塑”處。從舊地圖看,黃青巷往南是今雁城路與中山南路交匯路口,與雁峰廣場咫尺之遙。可斷定,“朱紫巷”舊址就在這個“路口大街”或廣場上騰飛大雁雕塑旁。

康熙十七年(1678年)閏三月初二,吳三桂在衡陽稱帝,八月病逝。雖然他在位只有短短的5個多月,但卻留下“帝都”痕跡的街巷。

如,“戰爭類”的街巷有“馬嘶巷”“馬趾橫街”等,前者在中山南路東側,因吳軍在巷中飼養戰馬,馬鳴嘶叫,日夜不息,故名;後者在今和平北路東側,有吳軍“旋風狼騎”戰馬奔過留下的馬蹄痕,故名“馬趾街”。此類還有“太子碼頭”,傳說吳三桂斬殺太子處,因太子在他面前抱怨“登基的饅頭嶺不夠高,預示不吉利”。還有“馬嘶塘”(仙姬巷旁),衡東“吳集”(傳“吳軍會集”而得名)。

又如,“金融類”的街巷有“淘沙巷”(和平北路西側)、“錢局巷”(蒸陽北路十四中旁,是當年在衡陽鑄錢造幣“淘沙”處,發行“昭武通寶”錢幣)。

還有“帝王類”的街巷“天后宮”“天后街”“吉祥街”;“宗教類”的街巷衡陽縣衫橋鄉的“集福寺”;“水利類”的街巷濂溪街、學宮路、朱陵巷、大西門、小西門,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