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農村創業,四個「另闢捷徑」的小項目就能賺大錢

回農村創業,四個“另闢捷徑”的小項目就能賺大錢

十九大之後,又有一批有志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了。

如果能在家鄉創業能掙到錢,誰願意漂泊異地,在外打工啊?

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農業大環境整體向好,回鄉創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創業的方向也不再侷限於農業。

為了拋磚引玉,我們提一些回鄉創業小項目,供大家交流。

一、成為“兒童之友”

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回鄉創業,但“第三次農業普查”公報顯示,年輕人回鄉比例低,農村青年外出打工的情況依然普遍,家中除了老人就是小孩。

孩子的幼年教育是培養習慣、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父母太忙或不在身邊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城市裡的普遍做法是家庭教育託管。

回農村創業,四個“另闢捷徑”的小項目就能賺大錢

幼兒園、小學放學早,開辦家庭教育託管,輔導小朋友功課,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師資力量好的,還能讓孩子接觸書法、美術、舞蹈、音樂等,培養興趣愛好。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這在農村也有了一定的市場,並具有良好的前景。

二、“出賣色相”

現在一些“村紅”,通過直播平臺把自家農產品賣得風聲水起。

當然,這些搞直播的“村紅”要麼活波開朗有親和力,要麼熱愛生活風趣幽默、要麼能說會道,善於與觀眾交流互動。

當然最重要的是有特長,比如顏值高就算特長!有農村80後小夥玉米地裡直播跳舞,順便賣賣榛子,年賺30多萬的;有美女直播大山裡尋土貨,5秒賣出4萬枚土雞蛋的......

回農村創業,四個“另闢捷徑”的小項目就能賺大錢

當然,這並不是鼓勵大家去整容、學跳舞什麼的,自己不適合可以請人做直播,再不行可以喊動物直播嘛。

雲南就有個兩條腿走路的“羊堅強”成了“村紅”,重要的是想法獨特,經營方式和營銷思路有創新,這樣即使是普通小生意也能掙大錢。

三、池塘養魚

池塘養魚主要是利用經過整理或人工開挖面積較小的靜水水體進行養魚生產,由於管理方便,環境較易控制,生產過程能全面掌握,故可進行高密度精養,能儘快獲得高產、優質、低耗的養魚效益。

回農村創業,四個“另闢捷徑”的小項目就能賺大錢

四、“人靠衣裳馬靠鞍”

隨著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的打造,水果、蔬菜現場採摘,農產品網上銷售等等一些列產業鏈的興起,農產品正逐漸向精品方面發展,產品包裝自然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回農村創業,四個“另闢捷徑”的小項目就能賺大錢

在合作社、中小型企業集中區域,開設一家專做包裝、禮盒、籃子的廣告設計公司,將周邊的包裝、籃子、禮盒訂單攬下一部分,最好能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此外再通過互聯網做做網上的包裝訂購生意,收入也會很可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