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500強不是終點,社會創新才是起點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公司達到120家,已經非常接近美國(126家)。在上榜的中國公司中,按照淨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排位靠前的是騰訊、碧桂園、華為、美的和臺積電。這五家中的前四家全部在廣東,深圳兩家,佛山順德兩家。

今年500強排行榜名次上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有八家來自中國大陸,分別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上升175位)、阿里巴巴(上升162位)、騰訊(上升147位)、山東能源集團(上升138位)、廈門國貿(上升134位)、美的(上升127位)、廈門建發(上升126位)和碧桂園(上升114位)。

碧桂園:500強不是終點,社會創新才是起點

美的和碧桂園在上面這兩個指標上的表現說明,它們不僅發展快,而且效率高。這種大而快、大而強的企業,刷新了人們長期形成的“大而不強”、“大公司病”的認識。

具體到碧桂園,去年才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今年就以收入335.7億美元(人民幣2269億元)排在353位,名次大幅上升。在此前公佈的《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碧桂園排名143,較去年也躍升了130位。

顯然,雖然整個房地產業在不斷調控之中,但行業的集中度正在提高,強者恆強。

陽光下的“不拘一格”

1992年,楊國強在佛山順德北滘鎮開闢荒地,發展碧桂園。之所以起名“碧桂園”,因為首個樓盤一邊臨著碧江,一邊靠著桂山。這種鄉情一直根植在楊國強心中,儘管碧桂園已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但總部依然位於北滘整個創業的起點。

“我們要不拘一格地去做所有的事情,包括聚集最優秀的人才,與全世界最好的大學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拘一格去做。”這是今年7月1日,楊國強在碧桂園首場機器人專場招聘宣講會上的講話。

關注碧桂園的人不難發現,“不拘一格”是碧桂園的做事風格。只要認準的事,就會排除萬難實現。

比如說高週轉。今年4月,碧桂園一度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楊國強隨後在一封給管理層的信中說明了他對該做法的態度:“高週轉是我們競爭力的有力武器,希望項目能明白公司的要求,克服萬難,將擋在你們前進路上的石頭搬開,守法,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

“不拘一格”在起步階段確實會步履維艱,但堅持“不拘一格”足以說明碧桂園的決心和勇氣。

而且,碧桂園的“不拘一格”是建立在守法和陽光基礎上的。這是楊國強強調的本分。在幾乎每一次管理會議上,他首先強調的都是公司要在陽光下發展,一定不要做違法的事。碧桂園對腐敗抱零容忍態度,2008年就成立監察部,設立專門的舉報熱線和郵箱,保護舉報,舉報有獎。此後,監察部逐漸發展為風控審計監察中心,逐步形成一套有碧桂園特色的風險防控體系。

2015年,碧桂園與阿里巴巴、萬科、美的、中山大學等聯合發起“中國企業反舞弊聯盟”;2016年,碧桂園開始舉辦“陽光文化節”,這被定為碧桂園每年最重要的節日。

正是在陽光下“不拘一格”的執行力,才使碧桂園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今天有1900個樓盤遍佈全國。從最初深耕城市郊區大盤,到專注三四線城市中心的高檔住宅,再到今天以科技小鎮為代表的產城融合,從1992年成立至今,碧桂園已在全國700多個城鎮進行開發建設。

碧桂園領先行業的增長獲得花旗、德銀、摩根大通等國際大行的積極評價。花旗銀行更是給予碧桂園“改變遊戲規則的公司之一”的評價,肯定其“不拘一格”的做法。

做對社會很好的事情

“我期待跟最優秀的人同行,給他們舞臺,讓他們的潛力得到無限發揮,演繹出精彩人生,這是對社會很好的事情。”

在7月1日的機器人公司專場招聘會上,楊國強還說了這樣一段話。“對社會很好的事情”,是他日常講話中的高頻詞彙。

在碧桂園總部,除了那棟被綠植包裹的大樓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句以大字鐫刻於公司外牆上的話——“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

。這是碧桂園的核心理念,在這個理念下,碧桂園堅持“建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同時在生活、教育、醫療、旅遊、創業等方面提供完善的社區配套,將領先的生活方式推廣到二三四五線城市,提升居住品質和區域綜合形象。

不光是建好房子,還要提高性價比。截至2017年末,在一二線銷售已佔半壁江山的情況下,碧桂園合同銷售均價約為9080元/平方米,繼續保持了十強房企中的最低價格水平。

為了實現工程質量和建造速度的雙向優化,讓更多百姓更快地住上好房子,碧桂園近年還提出了“好房子戰略”。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碧桂園自主研發的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Safe&share安全共享、Sci-tech科技創新、Green綠色可續、Fine&fast優質高效)。這一體系的關鍵在於建築模具一體化深化設計和全穿插施工,實現精細化管理,從根源上解決房子開裂、滲漏等常見質量問題。由於勞動力成本比傳統工藝少1/3,建造速度比傳統工藝加快約1倍,用戶以更經濟的價格購買到更好房子、更快入住都成為可能。

作為全球最大房企,碧桂園的成功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秉承著與沃爾瑪、亞馬遜等全球知名企業同樣的發展理念,以提供高性價比產品、惠及萬眾為經營宗旨,以最廣泛的消費者群體為土壤紮根成長,汲取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回到田間地頭

2018年碧桂園的最新動向,一方面是發展長租公寓,發佈產城融合戰略,進軍智能製造;另一方面,40年前種過田的楊國強選擇再回去種田。他與袁隆平強強聯手進軍現代農業,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

40年前的種田和40年後的種田,區別在哪裡?楊國強說,他在農村長大,鋤過田,犁過地,開過手扶拖拉機,但那時還不是現代農業。前不久他去荷蘭和以色列考察農業科技產業,覺得自己又變成了小學生,要重新學過。不過,有一點昨天和今天都是相似的,就是農業的週期長、回報慢,需要足夠的耐心。

楊國強心中的碧桂園農業版圖,包括現代設施農業、現代化農機、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等,將覆蓋從土壤、種子、品質到生產流通的全過程。楊國強認為,供給端突破了,銷售不是太大問題,碧桂園旗下的連鎖超市“鳳凰優選”可以直接向產地訂貨,無論是品種還是貨量,都以銷定採。

那麼“鳳凰優選”的競爭力在哪裡呢?楊國強的方案是,“鳳凰優選”的利潤率不能超過1%,保證價格最低。如果是業主購買,還會按更優惠價格結算。

在楊國強看來,進入農業、用創新的方法做農業,是回饋社會的最好方式。除了自建基地外,碧桂園在生產端主要採取合作模式,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生產計劃,通過與農村合作社等簽訂採購合同,由後者來生產。“我們不是去要農民的田,我們推動他們成立合作社,以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現農業項目發展盈利。”楊國強說,碧桂園會和農民一起分享利益。

楊國強投身農業,當然不只是因為情懷,更因為時代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府隨後出臺系列扶持政策,突出強調始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中國農業發展就此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是捆綁在一起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認為,所謂現代農業,就是把村民變市民,把農民變工人,把農村變城鎮的過程,把農業變工業的過程,農產品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農業不僅僅是原料的環節,加工、保鮮、物流組建成為農業的主體,“這是革命性的變革”

碧桂園正投身於這種“革命性的變革”中,改變生產方式,改變農民,最終作用於整個中國的鄉村,作用於中國的新型城鎮化。

在過去四十年間,中國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7年58.5%,預計到2030年左右會達到70%左右。在這一進程中,農業人口市民化將是未來城鎮化的動力之源。

如果說,碧桂園過去26年的發展得益於中國城鎮化的進程,那麼碧桂園如今投身現代農業、投身鄉村振興,也同樣是在順應著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滾滾車輪。

碧桂園一本《進軍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的宣傳手冊中寫道:“這個時代,就是全面開啟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偉大新時代。”

順應時代,影響時代。對於世界500強排第幾名,或許楊國強醉翁之意並不在此,但對於農業領域的社會創新,他像個孩子充滿熱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