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全面敗亡就已經昭示了日本後來侵華的全面成功,對這一段歷史的描述,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歷史課本上一直是諱莫如深的。將它描寫的或許有些悲壯,甚至不放過那條鄧世昌的狗。但是少有文字提及,甲午中日海戰,特別是北洋水師在黃海戰役中的慘敗退守威海衛,日本成功登陸朝鮮半島,清政府的海關防線全面潰敗的戰爭細節。今天,小編藉由經遠艦的發掘成功,給大家好好地捋一捋。

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今日,長達數月的遼寧河道經遠艦發掘工作宣告全部完成。從這艘於甲午中日海戰中沉沒的殘艦中發現了不少清末的軍備。包括箭矢、火槍、大炮等武裝,讓人意外的是,這艘艦艇中還有玻璃等工業建材。業餘在很多人眼裡甲午中日海戰中,中國對日本就相當於雞蛋對石頭。但是在1888年北洋水師剛剛成軍的時候,他的戰備能力是亞洲第一。只不過到了1894年,北洋水師由於清政府內部的腐敗,和財政支持的困難,甚至連彈藥都不曾增添過。

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於是當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打響的時候,中日雙方的實力差距大多數的原因不是因為清軍的戰術和人員的問題,差就差在真槍實彈的儲備上。而在考古學家對經遠艦的資料整理中,並沒有發現關於它的製造和出廠記錄,也就是說這艘“遠”字背的艦艇,很有可能是為了應付當時的後繼不足而補建的,只不過還未來得及出海就給擊沉了。

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關於北洋水師為什麼大敗卻仍舊缺乏財政支持的原因。這個痛點,還得去問一問當時的圓明園在幹啥。眾所周知,慈禧掌握著當時的軍政大權,即使通過了十餘年的洋務運動,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是當時清政府內部賣官鬻爵的行為橫行,慈禧本人更是一個斂財的大佬。甲午中日戰爭期間,在皇城養尊處優的慈禧太后本人,正在大肆修建圓明園,為了給自己過生日。而本來用於軍事儲備的銀兩,爆過當時的兩廣告祭官員在內的,將地方稅收上交給慈禧在圓明園大肆修建福山壽海的景觀“湖挖成壽桃形狀,湖中的山挖成蝙蝠的形狀”。

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據當時的戰爭實錄,本來北洋水師在作戰策略上已經想好利用以圓打點,用包圍式將日軍主軍環繞進行群殲,這樣一來就能用最少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勝利。可是當時除了幾艘全裝備的“遠”字艦,其他的缺炮少熗,即便已經實現了圍攻的態勢,但是許多艦艇兩側連炮臺都沒有,更別說能對裝備齊全,彈藥充足的日軍造成重大傷害了。這樣一來,中國會輸,輸的情有可原。

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往事不堪回首,經遠艦的出海也讓人們對那一段往事再度唏噓不已。更多精彩歷史關注,須彌山通史,感謝您的閱讀。

甲午中日海戰沉艦發掘出海,真相讓人痛心,專家:怪不得中國會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