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受邀看了一場伍佰的演出,但他並沒有唱《突然的自我》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生活在賽博朋克時代的朋友們,你們的歌單裡還有伍佰的歌嗎?

如果沒有,那你去你儲物盒裡翻愣翻愣,找出你十年前用的隨身聽,接上3.5mm的耳機,估計大多數人都能找到那幾首耳熟能詳的《挪威的森林》、《愛你一萬年》跟《突然的自我》。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如果你現在還在聽伍佰,那你會不會很好奇他的現場是什麼樣的?

剛好有機會,我們受邀去看看伍佰的演出到底是什麼樣的,看完之後我想說:這場演出的過程很驚喜,但我的心情很複雜。

很多朋友可能對伍佰很熟悉,但是對他的樂隊China Blue很陌生。因為在中國,樂手往往很容易被主唱的光芒給掩蓋,但伍佰和China Blue的幾位樂手:小朱、大貓和DINO其實從1992年伍佰出第一張專輯就開始跟他合作了,至今25年從來沒有散過,這一點是特別難能可貴的。

這場伍佰演出的名字叫做《Rock star》,曲目橫跨了他從1992年至今創作的12張專輯,從抒情到硬搖滾再到前衛風格無所不包。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除了固定的編制,伍佰還在這場演出陣容里加入了小號、長號、薩克斯、民族鼓和節奏吉他這樣的大型演出配置,而且每首經典作品幾乎都被重新編排,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總的來說,這場演出給了我兩個驚喜:一是伍佰在表演時候那種濃濃的old school風格,二是我沒想到北京的觀眾對伍佰這種搖滾老炮有如此高的熱情。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演出幾乎是在一開場就到達了高潮,包括伍佰在內的樂手們都穿著藍色西裝,戴著黑色墨鏡,有一種《低俗小說》裡烏瑪瑟曼和約翰·特拉沃爾塔在餐廳翩翩起舞的美式年代感。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除了穿著,伍佰的動作也給人一種老派藝術家的考究感和自我陶醉感,比如在唱《如果這都不算愛》的時候用手指向臺下,在唱《浪人情歌》的時候把胸前的西裝領子扒開撩撥一下,再加上他腳下有個鼓風機一直在吹他的長髮,讓他就像是日本動漫主題曲裡的中二男主角。

看著50歲的伍佰在臺上都這麼朝氣蓬勃,20多歲在臺下搖擺的我都感覺自己頹了。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伍佰的演出並不像很多樂隊那樣,唱到冷門的作品現場就冷下來,因為他的經典作品實在太多了 。有的人看起來都是因為伍佰才第一次走進Livehouse這樣的場所,第一次站著聽一場演唱會,但也很快就投入進去了。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演出在最後一首搖滾版的《愛你一萬年》裡達到了高潮,觀眾們都心滿意足了,不過我心裡還有個結沒有解開,那就是沒能聽到他唱《突然的自我》。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因為伍佰帶給我的回憶太多太多了,在他唱《挪威的森林》和《浪人情歌》的時候總讓我想起初中的時候騎著山地車,戴著耳掛式耳機,把Ipod shuffle夾在校服上聽歌的那些日子。

而《突然的自我》總能讓我想起高考之後和哥們在喝得五馬長槍,又轉場去KTV,一邊唱著“那就不要留,時光一過不再有”,然後在屏幕裡出現“來來來,喝完這杯還有三杯”的時候站起來碰杯,腦子裡都是夢想和明天,但是第二天除了頭疼就什麼都不記得了那些夜晚。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所以我也不知道《突然的自我》是怎麼火的,是什麼從五毛錢彩鈴神曲變成KTV人人都會唱的曲目的,我可能只是想從這首歌裡在追憶一下自己將要消逝的青春,相信來現場的很多人也是這麼想的。

因為是工作日的演出,所以大家基本都是下班之後過來看,穿成什麼樣的都有,有穿著鏈家式白襯衫的,也有穿裙子的,不過更多的人看著就像普通的上班族,很多甚至揹著雙肩背來看演出,在聽到經典曲目的時候大聲歡呼,在一首歌的時間裡短暫的從麻木生活中抽離出來,回到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我也不知道伍佰沒唱《突然的自我》是因為時間不夠還是嫌這首歌太俗,反正沒聽到這首歌我挺不高興的。

這種感覺就像明明後背癢癢,你卻給我拿來了一桌子滿漢全席,好吃是好吃,但我還是癢。

不過我轉念一想,如果在演出之前就把歌單給我,伍佰就像一架唱機一樣把所有金曲串燒一遍,可能確實可以滿足我的聽歌慾望,但卻失去了Livehouse的精髓所在。

1983年,皮爾卡丹在崇文門大街開了一個叫馬克西姆的西餐廳,崔健的ADO樂隊那時候就經常在馬克西姆演出,當時演出還不叫演出,都叫“衝party”,那時候的馬克西姆餐廳是全北京所有Livehouse的前身。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當年皮爾卡丹在中國的代理人,馬克西姆餐廳老闆:宋懷桂小姐

從那以後,北京的Livehouse越來越多,早期的有盲蜂酒吧、嚎叫俱樂部、現在有Mao、愚公移山、疆進酒,雖然跟東京的兩百多家Livehouse沒法比,但是最起碼每個樂迷在茶餘飯後都有了去處。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Livehouse都成了搖滾樂和電音的據點,風格上比較單一。以爵士樂為主的酒吧又太小,很難成系統的觀看到那些爵士樂大師或是Blues樂隊的精品演出。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但是Blue Note Beijing的開業給了所有北京樂迷一個劇院之外能坐下來靜靜看演出的選擇,首先他們面積適中,可以滿足大部分樂隊的巡演,其次他們的音響設備夠專業,可以滿足格萊美級別的爵士樂隊在這裡演出。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其實常態是這樣的

而且Blue Note Beijing的常態其實是坐著看演出的,就像當年的馬克西姆餐廳一樣,如果你喜歡的女孩比較文靜,你也可以約她到這裡來坐一坐,點杯紅酒,欣賞一場爵士樂、布魯斯、搖滾或是民謠演出,情懷和情調就都滿足了。

我们受邀看了一场伍佰的演出,但他并没有唱《突然的自我》

我不知道這三文魚好不好吃,反正富貴五分鐘就給吃完了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別怕聽不懂,有機會就去看看各種風格的演出,別天天下了班就在家裡窩著。

就算陶冶不了情操,能在一首歌裡找到曾經美好的回憶也很不錯,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