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多措並舉 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

山西新聞網9月26日訊(實習記者 趙億)“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今年以來,大同市成立了市脫貧攻堅指揮部,下設12個工作組連明晝夜奮戰在決勝貧困的第一線,多舉措並舉,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4年,大同市共識別出745個貧困村、31.14萬貧困人口。截至2018年8月12日,大同剩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為121759戶283540人,其中未脫貧總數為57645戶130958人。

當前,大同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已竣工41個,完成投資13.6億元,投資完成率83.31%;拿出10億元用於貧困縣鄉村提升工程,預計可撬動縣區資金近38億;光伏扶貧項目於6月30日率先在全省併網發電;小額信貸率先完成省定任務。

今年以來,大同市委市政府提出精準扶貧新模式——“扶貧超市”,以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自願無償捐助為主導,以貧困縣的貧困村為被幫扶主體和實施單元,由貧困村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重點把農業產業需幫扶的具體項目放進“超市”裡,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公益性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目前,共有85位企業家和各界人士認領152個鄉村、372個項目,募集3217.01萬元。

為了攻克“兩房”難題(搬遷房和危房),大同市確保貧困群眾搬出的有房住,不搬的絕不住危房。今年我市易地扶貧搬遷任務量佔全省的1/4,危房改造佔全省任務總數的35.6%。截至目前,全市2016年77個集中安置點工程全部竣工,入住3616戶、8191人;2017年99個集中安置點已竣工98個,竣工率127.7%,投資完成率125.99%,已搬遷入住29155人,入住率106.44%;今年96個集中安置點已全部開工建設,已竣工41個,竣工率25.59%,完成投資13.6億元,投資完成率83.31%,已搬遷入住4725人。

聚焦“兩業”(產業和就業)難題,大同市通過緊抓特色產業、旅遊、光伏和電商四大扶貧產業,全市6個貧困縣344個貧困村基本符合“五有”標準,全部確立了主導產業。推進實施全省“8311”工程,以“一村一品一主體”為主要抓手,大力發展畜牧、雜糧、蔬菜、杏果、中藥材、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等七大產業扶貧工程,扶持了一批特色種植、養殖項目,新建農產品加工廠、扶貧車間(工廠或園區)。

大同市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中,有就業能力且有就業願望的約4.1萬人,他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職業技能缺乏。大同市摸清家底建臺賬,建立了貧困勞動力實名制臺賬。目前,全市共輸出農村貧困勞動力1858人;就近轉移促就業,全市圍繞農村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生態農業、現代種養殖業。

目前,大同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醫療保障幫扶住院政策13萬人,住院總費用1.7億,共報銷1.4億,實際報銷比例 81.52%。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給予全額救助,個人繳費部分5497.9萬元已全部落實到位,參保率達到100%。對患有35種特殊慢性病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醫保目錄內的費用按病種支付限額100%報銷。

今年,大同市在提升貧困鄉村環境上力度空前,安排專項資金10億元用於鄉村環境提升,3個摘帽縣實現村容村貌整治全覆蓋,同時打造100個鄉村環境提升示範村。抓好安全飲水提升專項行動,全市已落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建設資金5522萬元,計劃解決98個貧困村,3.35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