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爲先生爲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魯迅先生最後的留影》,沙飛,1936年

照片拍攝於1936年10月8日,先生身著長袍,挺著胸脯坐在藤椅上,左手還夾著一根香菸。在他的身旁坐著四個青年,他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先生說話。這就是那張有名的《魯迅先生最後的留影》,由攝影家沙飛拍攝於第二屆全國木刻展覽會場,而在拍攝的第11天后,魯迅先生便與世長辭了。這張照片成為了先生的絕唱,也成為了他為木刻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在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有這樣一段話:“在病中,魯迅先生不看報,不看書,只是安靜的躺著。但有一張小畫是魯迅先生放在床邊上不斷看著的。那張畫,魯迅先生未生病時,和許多畫一道拿給大家看過的,小得和紙菸包裡抽出來的那畫片差不多。那上邊畫著一個穿大長裙子飛散著頭髮的女人在大風裡邊跑,在她旁邊的地面上還有小小的紅玫瑰花的花朵。記得是一張蘇聯某畫家著色的木刻。”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文中所說的那張畫,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版畫”。對於很多人來說,魯迅先生是一位文學巨匠,他用犀利的文筆,深刻的文字激勵抨擊著黑暗的社會,喚醒處於絕境的人們。作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他的文學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中國文學的現代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然而,他的影響卻不止於他的文學創作,在藝術領域他也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或許只是因為他的文學成就太高,才把他對藝術的貢獻掩蓋了。

童年時期的魯迅就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臨摹,曾臨摹《蕩蔻志》和《西遊記》。後來到日本留學,雖沒有選擇美術專業,但這並未減弱他對藝術的喜愛。他利用留學的機會,接觸到了國外的美術,閱讀了西洋文藝史,開闊了視野,這為他日後推動中國美術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魯迅在木刻講習會》,李樺,1973年

當然,藝術也分很多門類,魯迅先生卻唯對木刻情有獨鍾。這並不意味他不喜歡油畫,不喜歡雕塑,而是因為在當時,木刻可能更容易“為社會而藝術”。1929年,魯迅與柔石等人創立了“朝華社”,社團的主要目的除了介紹東歐和北歐的文學外,還有就是輸入外國的版畫。在出版的《藝苑朝華》裡,魯迅就提到“中國製版之術至今未精,與其變相,不如且緩,一也;當革命時,版畫之用最廣,歲極匆忙,頃刻能辦,二也。”因此,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引入並發展版畫是最為合適的。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魯迅在木刻講習會上》,李樺,1956年

1931年,在魯迅的倡導下,木刻團體在上海成立,舉辦了“木刻講習會”,這便是新興版畫運動的開端。

正是魯迅先生對木刻的支持,從“木刻講習會”走出了一批優秀的版畫家,許多學生也都在魯迅的影響下走上了木刻的藝術之路。在那期間,版畫藝術發展迅速,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代表著木刻藝術的高度,印刻下了時代的烙印,鼓舞了處於黑暗處的中國人,這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高潮,也是“為社會而藝術”的典範。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魯迅像》,趙延年,1961年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怒吼吧!中國》,李樺,1935年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賣血後》,黃新波,1948年

版畫家趙延年曾說:魯迅先生是中國新興版畫的母親。由此可見,魯迅是中國新興版畫的領路人。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國版畫收藏第一人,一生收藏了兩千多幅外國版畫,最為讓他欣賞的便是德國版畫家凱綏·珂勒惠支。魯迅曾這樣評論珂勒惠支:“她以深廣的慈母之愛,為一切被侮辱和損害者悲哀、抗議、憤怒、鬥爭。”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凱綏·珂勒惠支(KaetheKollwitz,1867—1945)原名凱綏·勖密特(Kaethe Schmidt) 德國版畫家、雕塑家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犧牲》,凱綏·珂勒惠支,1922年

如今,版畫藝術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我們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再去碰觸版畫藝術,更談不上去了解版畫藝術的歷史了。慶幸的是,如果願意,我們仍然可以再去品味,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優秀的版畫作品,去體味那曾讓魯迅先生付出一生的偉大藝術。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阿詩瑪》,黃永玉,1956年,中國美術館藏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老街新貌》,李少言,1960年,中國美術館藏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雨後》,張路,1961年,中國美術館藏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初踏黃金路》,李煥民,1963年,中國美術館藏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皎皎江月夜》,張禎麒,1979年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五顏六色》,宋恩厚,1984年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古柏》,李樺,1988年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韶山油燈》,徐旭,1996年

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成為先生為藝術終其一生的見證

▲《都市建設者》,顏冰,200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