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險、醫療險,傻傻分不清?

健康保障

目前對於更大部分人而言,健康保障是從零到一的過程,Sue希望通過此文幫助大家梳理健康保障的兩大分類,以便大家一眼看穿市面上的產品,從本質上看看它們能解決哪些問題,是否適合我們的選擇。

一句話講,健康保障產品分兩大類——重疾險/危疾險,內地保險產品也稱大病險;商業醫療險,也稱住院醫療險。

大病險,顧名思義,受保對象是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臟病、腦溢血等等。

大病險的概念,於1983年在南非問世,是由外科醫生馬裡優斯巴納德最先提出這一產品創意的。

他的哥哥克里斯汀巴納德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醫生。

馬裡優斯醫生髮現,在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後,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已經陷入困境,無法維持後續康復治療。

為了緩解被保險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實施重大手術後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他與南非一家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重大疾病保險。

1986年後,重大疾病保險被陸續引入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並得到了迅速發展。

大病險、醫療險,傻傻分不清?

重大疾病保險在發展過程中,保障範圍逐漸擴大,保障功能日趨完善,但該類產品的設計理念一直延續至今。比如英國X誠的危疾加倍保、全護保等產品。

而商業醫療險,是時報實現限額範圍內的消費型險種,消費者依一定數額交納保險金,遇到生病住院時,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一定數額的醫療費用。

目前市面上包括互聯網投保、公司團隊保險都是屬於實報實銷的商業醫療險。說白了,可以理解為一種對賭協議,消費者與保險公司的一場對賭。每年的保費投入,賭身體健康,一旦有入院治療,憑發票向保險公司獲取醫療費用;如果一年健健康康,那麼這一筆保費則當保險公司笑納了。

大病險VS醫療險

市面上有關健康保障的產品,大致可以歸到以上兩種類別,置於前綴加上各種特定的字眼,比如或者投保流程線上或者線下,不影響其本質。

那麼,如何分辨這兩大類保障呢?

1、賠付資料不同

以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的重疾險為例,一旦診斷重疾,需要提供給保險公司的是診斷書,也就是醫生診斷結果,也包括影像資料,如X光片等,一旦確診即可獲得賠付,賠付金額即投保時的保額,一筆過賠付,至於這筆錢要怎麼花,是環遊世界還是窮盡其治病,這點香港保險公司不干涉,但國內有部分產品對於賠付金額的使用範圍有限制。

而住院醫療險,由於是實報實銷類型,故理賠時所需資料,發票是很重要的憑證,憑發票才能報銷費用。

2、保費概念不同

顯而易見,重疾險的保費事實上是儲蓄。

返本的說法在港險不多見,事實上,投保年期內儲蓄的保費,當重疾賠付時,賠付金額遠超過保費總額,並且加上多年儲蓄實現的現金分紅,小編更願意把它看做一份長期儲蓄,每年保費恆定不變,不同年齡首次投保的保費不一樣,為什麼越早投保越划算就是這個道理,兒童在於風險最小的年齡投保,保費更低,而且基本上整個投保期間保費都是恆定不變的,更低的保費推動更高的保額槓桿;

而國內保險返本的說法,需要細心分辨是其否真正的返本,還是“部分退保”的形式,事實上保額在降低,實際賠付的時候,已經不是當初的保額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住院醫療險,如上文所言,保費是一筆“賭資”,健康則保費打水漂(是的,小編就是這麼耿直),如有住院,則獲得保險公司報銷以及補貼,賭的是概率,而且每年的保費因年齡浮動。

3、病況類型不同

重疾險的受保疾病範圍一般分為早期疾病(輕疾)、嚴重疾病以及末期疾病,如保記的加倍保則對病況做了如下分類,每家保險公司在於病況種類的設計中大同小異,說實話,數量並不是最值得關注的,反而產品結構和設計值得斟酌。

大病險、醫療險,傻傻分不清?

而住院醫療險,以港險的醫療險為例,住院超過6小時,不包括因自殺自殘、整容、分娩、刑事、戰爭等原因引起的住院。總歸是人躺在病床上了,產生的醫療費用,就可以獲得報銷。而消費險一般分低中高級別,如我們社保的醫療保險、團體醫療險能夠解決基礎住院需要;再如需要私家醫院、私家病房或者境外就醫,那麼大概率需要買中端以上的商業醫療險,高端的則是醫療範圍更大,可報銷的額度更大了,比如保記摯為您高端醫療險,終身5000萬醫療賬戶,赴美治病,前段時間醫學圈熱議的CAR-T治療等等不再遙遠。

以上三點,足以協助你判斷市面上的產品是屬於重疾險還是醫療險了。

那是否二者選其一即可保障健康呢?從財務的角度看,Sue認為兩手都要準備。

為什麼?重疾險一筆過賠付,實際上是轉移因重疾帶來的財務風險,也就是人趟病床上無法獲取收入的風險,對於手停口停的工薪族來說,收入損失,是重疾險解決的問題。

而消費險,是解決支出損失,舉一些醫療費用的實例:腸鏡、胃鏡、內窺鏡的費用在1萬人民幣;心臟搭橋手術,俗稱通波仔,一次11萬人民幣;早期癌症治療費用,一個療程標靶治療20多萬,一般一年3-4個療程……再算上醫療通脹,再過幾年來看,或許就是更大的數字了,治療的錢是支出的,消費險可以緩解支出的損失。

大病險、醫療險,傻傻分不清?

所以,錢包的兩頭,收入損失的危機由重疾險賠付堵上,支出損失的危機由消費醫療險堵上,妥妥的。

讀了上文,相信你對健康保障的產品最初的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果目前遇到產品有看不懂的,歡迎找Sue,我知無不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