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都护府仅2万唐军,为何能控制300万平方公里的西域?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强盛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中国国力强盛,威震四海。此时,唐朝的军事实力也空前强盛,不仅出现薛仁贵、郭子仪、裴行俭等名将,其疆域也一度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公元640年,朝廷在西北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主管西域(今新疆和中亚地区)事务。安西都护府的管辖面积多达300万平方公里,西至咸海,甚至还包括波斯地区。按道理说,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如此之广,其驻军也应该和它成正比。事实上,安西都护府虽然辖区广大,但只有两万兵力。据史书记载,“安西都护府,镇兵二万四千人”。那么安西都护府仅2万唐军,为何能控制300万平方公里的西域?

安西都护府仅2万唐军,为何能控制300万平方公里的西域?

首先,镇守安西四镇的虽然只有两万军队,但这两万士兵都不是等闲之辈。这两万士兵全都是唐朝的精锐部队,他们经受过多次战争的历练,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此外,这支部队有着非常先进的军事装备,还配备了陌刀兵。陌刀兵虽是步兵,但他们也有战马,他们装备的是价格不菲的明光铠和陌刀,这一身装备一点也不比骑兵差。《孙子兵法》中曾说过:“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唐军虽然人数少,但他们实力强大,以一当百,走的正是这样一条精兵悍将之路。其次,虽然西域有很多小国,但这些部落大都不成气候。这些部落实力较弱,规模很小,不足以对大唐形成威胁。

安西都护府仅2万唐军,为何能控制300万平方公里的西域?

除非他们联合起来,但话说回来,各国实力弱小,又因利益分配很难结成联盟,因此,这些小国根本不足为惧。公元647年,唐朝出兵西域,打败了突厥,拿下焉耆、龟兹等地,唯一一个对大唐有威胁的突厥,也被唐朝打败了。此外,大唐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早已名声远扬,周边小国根本不敢和唐军动手。各附庸国在向唐军提供粮草支持的同时,还要与唐军共同作战。有了这些附庸国的帮助,唐军的实力大大增加,在作战中,也不会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后一条原因与唐朝对外政策有关。唐朝在统治西域时不是简单的镇压和武力控制,而是采用了武力与安抚相结合的方式。

安西都护府仅2万唐军,为何能控制300万平方公里的西域?

唐朝对西域各国恩威并施,除去武装力量外,唐朝对西域诸国非常友善。大唐带去的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对西域的发展大有益处,致使西域人对大唐十分向往。同时,唐朝与西域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推动了西域的经济发展。如此一来,西域各国能从中获益,也就不会与唐朝针锋相对了。笔者认为,当时的西域地区虽然面积广大,但人烟稀少,控制这样一个地区并不困难,只需牢牢地把握住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和一些重要的战略点就可以了。再加上唐朝有两万精锐部队,各附属国又会施以援助以及朝廷恩威并施的政策,镇守西域根本不在话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