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洋經濟》周刊: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半導體(日本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曾經佔據絕對優勢的日本半導體產業,已走上衰退的下坡路。在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1989年日本公司佔據一半以上,現在日本被美國、韓國壓制,只有東芝存儲器一家公司上榜。在日本企業衰退的情況下,新興中國企業在切實拉近距離。

實力增長特別明顯的,是從事半導體設計等的中國國有企業清華紫光集團。該公司在2016年設立的子公司長江存儲科技致力於閃存開發,可望在2019年投入批量生產。

據說,美國蘋果公司也注意到該公司的技術,正研究採用該公司產品來製造面向中國市場的iPhone。紫光集團打算在今後十年裡進行1000億美元的追加投資,直追在閃存技術上領先的韓國三星電子和東芝存儲器。

紫光持續進行鉅額投資的原因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中國政府在2014年發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2015年又提出了到2025年將半導體自給率提升至70%的目標。

投入的補貼金額也有很大增加。政府從2014年設立的半導體投資基金中撥出了總額為1390億元的補貼。據說5月又新設3000億元的基金,通過補貼來進行的支持力度將越來越大。

中國也大力吸引人才,每年讓30萬名博士畢業生投入到高科技領域。這些工作的確取得了效果。某公司首席分析師南川明表示肯定說,“在設計領域已經達到不遜色於美國、韓國的水平”。

不過,把製造領域也加進去看,目前日本和中國在技術上還有距離,中國還在日本後面追趕。野村證券公司分析師和田木哲哉指出,“在閃存方面,東芝存儲器領先紫光兩年以上”。東芝存儲器公司社長成毛康雄充滿信心地表示,“雖然認為面臨威脅,但盡力做得最好就能戰勝”。

對於得到國家政策支持而進行追趕的中國,日本能夠在多大程度維持現在的優勢地位呢?技術進步是事關日本半導體存續的關鍵。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智能手機(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中國的智能手機超越了美國的蘋果手機。據IDC市場研究公司統計,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技術公司在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41%,達到5420萬部,超過了蘋果的4130萬部。雖說只是一個季度的數據,但畢竟升至了全球第二。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餘承東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要在今年、最晚明年做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二。智能手機市場延續了七年的三星、蘋果兩強格局就此瓦解。不僅是華為,從2017年的出貨量看,OPPO和小米等中國企業也紛紛躋身前列。

中國智能手機得以在全球擴大份額的一個原因就是價格。各家公司均以售價在1萬日元(100日元約合6.1元人民幣——本網注)左右的低價商品作為主力,中國國內自不待言,還藉此逐步滲透東南亞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甚至有調查顯示,OPPO在亞洲已經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大約半年前,一名在馬來西亞從事貿易的商人周先生將智能手機從蘋果換成了華為,理由就是華為手機有雙卡雙待功能和高品質的攝像頭。據周先生說,在東南亞,大家都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漂亮的照片,中國手機價格不貴但功能強大。

中國手機的性能和功能的確有了顯著的提升。今年3月發佈的華為P20 Pro配備了德國徠卡公司的攝像頭。緊追華為的OPPO更是將自己的手機定義為“拍照手機”,足見對攝像頭的重視。兩家公司都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修補照片,賣點就是普通人也能拍出專業級的照片。

相對於即將問鼎全球的中國智能手機,日本手機主要都是在國內銷售,規模最大的索尼2017年的銷量不過456萬臺,差距巨大。今年3月,富士通更是拋售了旗下的手機業務。日企在這方面的劣勢可見一斑。

但日本企業在智能手機關聯技術和材料供應方面仍然握有優勢。中國的智能手機也使用了很多日本的技術。去年進入日本市場的OPPO早在五年前就已在橫濱建立研發基地,足見其對於日本技術實力的重視。

在份額之爭日益白熱化的智能手機市場上,日本企業已無力對抗。如果不能繼續提高全球智能手機生產商都離不開的技術實力,日本甚至可能失守零部件這最後一塊陣地。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顯示屏(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BOE,是“Best On Earth”的縮寫,意為地表最強,體現出公司成為地球上最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這一理念。如今,京東方的確正在向著全球第一顯示器生產商邁進。

根據英國IHS馬基特公司的統計,2017年京東方生產的電視用大型液晶面板的出貨量佔全球市場的兩成以上,超越韓國LG公司躍居榜首。在智能手機使用的中小型面板方面也位居第三。目前,該公司正在加緊推動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有機EL)的量產。

過去,京東方的客戶主要是中國本土企業,現在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京東方日本分公司社長、同時兼任集團副總裁的久保島力充滿自信:“現在,我們的銷量中有近五成來自海外市場,日本的一家大型電視機生產商已經將京東方作為供貨商並給予了最高的評價。”

京東方目前在中國擁有15家工廠。2017年,京東方先於LG等提前投產10.5代生產線,用於生產全球最大尺寸的玻璃基板。此外,京東方還不斷宣佈開建新的工廠。

一直以來,京東方產品的品質總是被認為“距離韓國企業還差一步”,但眼下變化已經出現。華為公司宣佈,即將在10月發售的最新旗艦版Mate 20手機會首次使用京東方生產的有機EL,而非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三星公司的產品。據說華為可能將於年內發售的“可摺疊智能手機”也將使用京東方的產品,而三星多年來也一直在致力於該產品的研發。

在日本,Japan Display和JOLED公司也在推進有機EL的研發工作,但是影響力有限。經濟產業省相關人士透露,經產省內部至今甚至都沒有商討過顯示器的問題。從很早以前開始,研發的最前線就已經轉移到了海的那一面。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短視頻和動漫產業(日本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提起動漫,中國在很長一段時期曾是盜版的代名詞。然而今非昔比,中國早已開始購買海外的動畫版權並向觀眾播放正版動畫。從前在盜版橫行年代應運而生的“字幕組”也基本上被正規企業收編,從事正版字幕工作。現在,盜版在中國的存在感已經逐漸被正版取代。

中國的國產原創動漫產業也正在蓬勃發展。根據《中國動畫產業發展報告》,2016年中國的動畫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甚至出現了不少可以與日本動漫作品相媲美的“神作”。

今年3月,動畫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和視頻網站“愛奇藝”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從股市募集的資金可以繼續用於購買海外動漫版權和支持中國原創動漫。在“騰訊視頻”等中國各大視頻網站上,國產原創動漫的播放量也在逐年遞增。

儘管如此,日本動漫的國際認知度仍然是中國無法匹敵的。在谷歌搜索上比較日本動漫和中國動漫,日本動漫檢出詞條的數量是中國動漫的約七倍。中國國產原創動漫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影響力仍然侷限在中國國內。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金融科技(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使用智能手機支付日常開銷,在中國這個“無現金髮達國家”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走在該領域前列的就是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金融服務集團開展的支付寶業務。從2004年開展第一筆業務以來,支付寶迅速在中國佔領市場,目前用戶數量已達5.2億人,搶佔了中國54%的市場,與其競爭對手騰訊公司的微信支付拉開了16個百分點的差距。目前中國的無現金支付比例已達近60%,日本還在20%左右徘徊。

螞蟻金服的目標不僅僅是移動支付,還有其他領域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例如保險和貸款等等。他們的業務正在衝擊效率低下的傳統金融業。

現在,螞蟻金服已經在亞洲九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移動支付業務,同時還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進行全方位合作。在印度,支付寶從2015年開始與Paytm合作,目前用戶數量已達2.5億人。2016年和2017年,支付寶又分別進軍泰國和菲律賓市場。

面對勢如破竹的支付寶,日本的金融機構如坐針氈。日本目前已經有超過5萬家便利店引進了支付寶系統,但由於使用支付寶需要關聯中國的銀行賬戶操作,因此使用支付寶的人基本上仍然侷限於訪日的中國遊客。但去年秋天,一個消息不脛而走,稱支付寶要開展面向日本人的金融服務。這讓日本的金融機構如臨大敵。雖然螞蟻金服的負責人曾多次表示他們沒有開發針對日本人的金融服務計劃。因為對於螞蟻金服來說,開發金融尚不發達的新興國家市場才是最優先的課題。畢竟日本的金融產業規定嚴格,准入門檻很高。但考慮到先前螞蟻已經通過與當地大企業合作的方式順利進入了香港地區和韓國。未來如果他們找到了合適的合作方,進入日本市場也並非全無可能。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互聯網平臺公司(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

日本沒有BAT這樣的企業

日本對中國註定“不戰而敗”的領域是平臺公司。平臺公司指的是谷歌、蘋果、臉書和亞馬遜那樣通過對外部企業提供可成為事業基礎的產品和服務,從而獲取高收益的企業。

日本沒有這樣的企業。而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家互聯網平臺公司正迅速成長。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不斷推進使人們生活基礎設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革新。

在上海市郊區的一家食品超市的天花板上,各種顏色的包裹隨著傳送帶迅速移動,簡直令人無法想象這是在一家超市看到的光景。這裡是阿里巴巴集團推出的新一代超市盒馬鮮生。

盒馬鮮生融合了傳統零售店、電商和物流的功能。如果收貨地點距離店鋪3公里以內,顧客用手機APP下單,30分鐘內就可送貨上門。不管是在店內還是家裡,只要有智能手機在手,在哪裡都可以完成購物。

盒馬鮮生在上海和北京開設了約70家店鋪,計劃今年內將擴大至100家。阿里巴巴之所以大力發展零售店,是因為創始人馬雲抱有危機意識。

在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馬雲說:“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

“新零售”革命席捲中國

阿里巴巴通過支付寶獲得了大量購物數據,有效利用這些數據掌握消費者特點,進行相應的促銷和廣告活動。

儘管電商在中國消費市場所佔比例有所擴大,但現在還不過是15%左右的水平。於是,馬雲提出了將電商、實體店和物流結合起來的“新零售”概念,將觸手伸向佔消費市場80%多的線下市場。

外資企業也開始緊追“新零售”潮流。韓國悅詩風吟化妝品公司在杭州市的一家實體店利用了阿里巴巴的AR技術,讓顧客進行AR試妝。測試儀還可以檢測毛孔和肌膚敏感度情況,將適合顧客肌膚的商品自動顯示在屏幕中。這一服務吸引了許多年輕女顧客前來。

騰訊也不甘示弱。其業務包括在線遊戲、視頻網站和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絡服務。說騰訊是靠微信實現了成長也不為過。微信用戶有10億多人,微信上還有“小程序”和“微信支付”等,成為中國人的生活基礎設施。為增加支持微信支付的加盟店和用戶數量,收集更多的數據,儘管略晚於阿里巴巴,騰訊也在積極發展“新零售”。

與阿里巴巴不同,騰訊沒有自營的強有力電商。於是,2014年,騰訊對在物流方面頗具優勢的中國第二大電商京東集團出資。

除對法國家樂福出資外,騰訊還與全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美國沃爾瑪合作。

新一代超市方面,騰訊出資的永輝超市開設了約50家“超級物種”。“超級物種”開店速度目前不如盒馬鮮生,但騰訊宣佈今後的戰略投資集中在遊戲和新零售上,今後可能加快發展新零售。

平臺公司主導零售革命。野村綜合研究所一位副主任諮詢顧問表示,有關通過新零售蒐集到的數據的有效應用方法,今後應該會出現具體例子。

在上海推動中日合作創新的匠新公司CEO田中年一指出,現在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在派員工學習日本的零售經驗。此舉目的在於,學習實體店運營經驗和提升服務質量。

企業間激烈競爭催生創新

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家公司在主營支付軟件、遊戲和電子商務的同時,還陸續將共享單車、外賣、約車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大公司收歸旗下。

兩家公司出資的約車平臺滴滴出行和外賣平臺美團點評是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不斷收購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還提供支付軟件和雲服務等基礎設施,迅速成長為支配中國經濟的平臺公司。

前日本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現任NTT數據集團中國業務首席戰略官的新川陸一指出,對於年輕的創業者們而言,創業公司能獲得阿里巴巴和騰訊出資或被這兩家公司收購是他們求之不得的。

兩大平臺公司在相同領域投資,引發了激烈的競爭。代表性例子是兩家出資的約車平臺滴滴出行。

阿里巴巴向共享單車公司ofo出資,騰訊也讓美團收購摩拜進行對抗。兩家公司創造了激烈的競爭環境,激活了創業公司的併購,給創業者和投資家們帶來了鉅額利益。其結果是,中國形成了可以催生諸多創新的風險生態系統。

兩家公司在中國國內確立了壓倒性地位。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金服在東南亞和印度提供結算服務等技術。2017年,螞蟻金服收購在東南亞開展電子商務的拉扎達公司。今年3月,螞蟻金服追加出資2100億日元,防止被亞馬遜和京東集團趕超。

騰訊謀求向海外出口自己公司開發的遊戲。不過,也有人指出,騰訊在海外的品牌力還較低。在沒有“保護牆”的全球市場,騰訊能在多大程度上顯示存在感還是未知數。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電池(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今年5月,在中國福建省寧德市一棟山間宅邸內,本田公司的幾位高層與某人正在推杯換盞。此人便是車用鋰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曾毓群。就在不久前,本田剛剛與寧德時代達成共識,本田將在投放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上採用寧德時代的產品。

除本田外,急於在中國市場推出電動汽車的日本車企也在謀求與寧德時代合作。日產已經決定在面向中國市場銷售的電動汽車上配備該公司的電池。豐田可能也準備在合資品牌電動汽車上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

2011年成立的寧德時代以大規模生產標準化電池的模式實現增長。2017年,車載鋰電池出貨量超越松下,目前的交易對象超過100家企業。雖然主要是中國本土企業,但與德國寶馬等外資企業的合作也在擴大,並於2017年在日本開設了分支機構。

寧德時代發展壯大的背後的確有中國政府致力於發展電動汽車相關產業的政策助推因素。但是其技術實力的確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松下電子旗下的汽車電子和機電系統有限公司副社長田村憲司仍然態度強硬,認為松下與寧德時代並不在一個層次上,松下比拼的是技術實力而非成本低廉。但是車載電池正在逐步普及,競爭力能夠維持到哪一天還不得而知。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自動駕駛(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8月中旬,日本《東洋經濟》週刊記者造訪百度北京總部,看到了正在園區內行進的世界首款使用自動駕駛技術的巴士“阿波龍”。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實驗每天都在進行,據一位試乘過的汽車產業相關人士介紹,“阿波龍”通過車載的傳感器識別行人,然後成功地避讓行人。

全世界都在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而在中國,可用於實驗的廣大國土和政府的援助促使研究活動快速推進,其中尤其引人關注的就是百度。

該公司的“阿波羅”平臺上線已有一年時間,參與的企業和團體也從最開始的50個增加到了100個以上,其中不乏來自其他國家和領域的大型車企和零配件供應商。

“阿波羅”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所有自動駕駛所必需的技術和數據都是公開的。從自動駕駛所需的軟件和人工智能算法,到判斷路況的攝像頭、傳感器技術,一應俱全。即便是沒有技術的新興製造商也可以藉助這一平臺給自己的汽車裝上自動駕駛系統。更大的好處在於,該平臺還能夠用於精度更高的3D地圖的研發。

百度方面也有利可圖。通過集合其他公司的技術和數據,加速自己的自動駕駛研發,一旦本公司研發的車輛面世,又可以通過行駛在各地的汽車收集以消費者的移動信息為主的各種數據,將之應用於百度自己的廣告業務。

在日本,日野汽車和五十鈴汽車等四家企業也在推進卡車的隊列自動駕駛技術聯合研發。但是對於加入可以自由使用其他公司資源的開放式平臺一事,日企普遍持謹慎態度,參與“阿波羅”平臺的日企僅有三家。

在由數據量左右成敗的自動駕駛研發領域,百度在規模上已經領先。在百度向其他企業敞開大門的背景下,日本企業又該如何與之競爭和協調?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新能源汽車(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中國政府正試圖通過培育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改變汽車業的遊戲規則。

中國政府2017年公佈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在2025年成為“汽車強國”,培養多家躋身新能源汽車行業全球前十名的企業。

在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上,中國以77萬輛、將近五成的佔比一枝獨秀。

在中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九成以上為民族品牌,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據說已經突破十幾家,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局面。其中一些獲得中國IT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出資的企業在籌資能力等的增長潛能方面已經拔得頭籌。

前文提到的規劃中有一點引人注目,即不僅謀求在中國國內的增長,還旨在2020年實現對發達國家的出口。實際上,廣汽和吉利汽車已經制訂2019年之後對歐美出口計劃。多家企業已經在美國建立了研發基地,還有說法稱今後可能會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

但是從現狀看,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在年均100萬輛左右,出口目的地也集中在伊朗、孟加拉國等新興國家。熟悉中國市場的一位日系車企相關負責人承認中國的確取得了快速增長,“設計和技術實力都有進步,已經成為無法小覷的存在”,但是他也指出,“汽車是性命攸關的產品,(中國車)在市場上的信譽度較低,很難邁出在發達國家銷售的步伐”。從在發達國家市場的業績看,中國在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方面都尚未達到日美歐的水平。

但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相關技術革新的確是由中國引領的,這一點也已成為業界共識。除了日產汽車在中國建設新工廠外,豐田和本田也決心擴大在華產能、加大對華投資,這是因為無論在銷售還是在技術層面,他們都已承認中國才是主戰場。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機器人與機床(日本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在機床和工業機器人領域,日本已經確立起世界市場主要玩家的地位。在機床領域,日本和歐美企業佔據了中高端市場,中國主要存在於無法進行更高精度加工的低端市場,國際競爭力不強。

從機床的進口額來看,中國排名第一,但在出口額排名中位居第五,數額不足排名第二的日本的一半。從數控機床等高性能產品在總出口中的佔比來看,日本為95%,中國僅為35%。

相較於日本企業佔據優勢的機床市場,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存在感更高。被視為業界四強的發那科、安川電機、德國庫卡和瑞士ABB四家企業的銷量就佔到全球的半數以上。除了剛才提到的兩家日本企業外,日本還有川崎重工業、三菱電機、不二越這些中堅力量,完全稱得上是機器人強國。

然而,2016年發生的一件事大大改變了這一勢力分佈圖。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收購了德國庫卡。表面上看,此次收購的目的是要將庫卡的工業機器人用於美的的家電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

但美的對庫卡的收購也透露出基於發展本國機器人產業的中國政府的意圖。中國政府將工業機器人列為十個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但是控制機器人動作的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研發沒能如期推進,尚未成長起具有實力的企業。所以購買外資的技術也是業內根深蒂固的想法。

以收購庫卡為契機,日歐企業對於已經被納入中國資本的庫卡將會擴大在華的市場份額提高了警惕。但在兩年後的今天,美的與庫卡並未產生巨大的協同效益。

日本的優勢在於,四強中只有發那科和安川電機能夠自主生產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按照瑞穗銀行產業調查部的吉田樹矢所說,不僅是產品品質,日本在售後和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上也超過中國。日本企業有必要進一步錘鍊自己已有的優勢。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空調(各有千秋)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2017年,空調行業的霸主“恐怕”已經易主。當年,中國格力電器取得約2.5萬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1元人民幣——本網注)的銷售額,而大金工業的空調銷售額約兩萬億日元。之所以說“恐怕”,是因為格力的銷售額數據中包含冰箱等其他產品。但格力已經與大金比肩卻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稱格力為空調行業霸主可能還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其業務範圍主要偏向於中國國內的家用空調,而在國外,除拉美、中歐、中東的部分區域外,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即便如此,大金公司常務董事峰野義博仍然斷言,格力和美的等中國企業的確有了長足進步。

實際上,大金曾於2008年在小型空調的委託生產、共同研發、收購等方面與格力有過合作,並且向格力提供了變頻技術。這一合作對雙方都有好處。格力藉此提高了技術實力,大金不僅增強了在低價產品方面的競爭力,還在變頻空調加速普及的中國市場獲取了高額利潤。

合作主要以生產為中心持續推進,但在銷售環節,雙方卻展開了硬碰硬的競爭。未來,已經拉開空調普及序幕的東南亞將是兩家企業交鋒的最前線。目前在東南亞市場,大金、松下等日系企業居於壓倒性優勢,韓國企業的勢頭也很強勁。所幸由於工程項目不斷,空調的需求也源源不斷。已經領先一步的日本企業只要能夠提高在低價產品上的競爭力、拓展當地銷售網絡,就不會輕易敗北。

中日企業實力大對決|人工智能(中國勝)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東洋經濟》週刊9月15日文章,中國正在以舉國之力加速研發人工智能技術。2017年,中國國務院相繼公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將人工智能作為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引擎,置於國家發展推進力的高度。

據悉在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JCAI)的論文作者中,中國人已佔到四成,在研究人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從人工智能論文的國別數量來看,中國已經在2013年超越美國,更是達到日本的七倍。

一些企業也在政府的人工智能產業幫扶政策下獲得了飛躍式發展,總部位於安徽的科大訊飛便是其中之一。

該公司研發的自動翻譯機已經在翻譯性能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這種翻譯機使用的語音識別技術使科大訊飛在中國國內獲得了壓倒性的強勢地位,並且被華為和小米等智能手機制造商和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所採用。目前,科大訊飛佔到了中國國內語音識別服務的七成份額,用戶人數超過4億。

科大訊飛的歷史就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歷史。創始人、公司董事長劉慶峰還在科大讀博士的時候就已經躋身語音識別領域頂尖研究者的行列。

1999年,劉慶峰“為超越美國的IBM和微軟”成立科大訊飛,並且獲得了旨在實現高水平技術發展的中國政府的支持,成為“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

高技術水準的背後是強有力的研發體制。公司吸收了大量來自劉慶峰的母校,同時也是科大訊飛母體的理科名校中國科技大學的優秀人才。銷售額的四分之一被作為再研發投入,在追求更高技術方面心無旁騖。

2017年,科大訊飛又成為中國政府選定的自動駕駛、智能城市、醫療和語音識別等四個人工智能主要應用領域的領軍企業。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IT巨頭同時獲選語言識別技術領軍企業,使得科大訊飛一舉贏得世界的關注。

除了語音識別技術之外,中國在圖像識別技術方面也正在領先世界。其中的代表性企業是總部位於香港的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尤其在人臉識別技術方面握有優勢,並且被引入到中國城市街道使用的監控攝像系統中,將監控攝像頭拍攝到的人臉和車輛圖片與身份證等登錄信息進行一致性比對。行人的年齡、性別乃至手裡拿的包包的顏色,汽車的車型、顏色、車牌號等數據都能識別並存儲,也可用於維持治安。

商湯科技日本分公司CEO勞世竑表示:“我們能夠識別出20年前的照片與眼前的是否是同一個人,這已經超越人類的識別能力。”商湯的圖像識別技術已經得到中國本土企業的使用,包括以阿里巴巴為首的IT企業和一些金融機構。此外商湯的合作對象也包括日本企業,2017年就與本田公司就聯合研發面向自動駕駛的圖像識別技術建立了合作。

這家2014年才成立的年輕企業據說已經擁有可與谷歌和臉書匹敵的圖像識別技術。實際上,這家企業除了在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獲得論文發表機會外,還連續在國際性的公開技術比賽中獲得好成績,贏得了高度讚譽。

日本也有在圖像識別技術領域擁有強大實力的企業。NEC的圖像識別服務GAZIRU擁有全球最高水平的識別精度,能夠用於工廠的品質管理等環節。

但在日本,個人信息數據的處理是一個難題,使用起來仍面臨侷限,這導致在人工智能利用方面所必需的涉及數據獲取的大規模研發難以取得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