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唤醒村域沉睡资源

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边角经济

边角经济是指利用村民房前屋后、沟渠路旁土地的“边角资源”做文章,通过干群联动、统筹规划、变废为宝,发展苗木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产业,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其最主要的优点在于整合盘活村庄闲散土地,达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良性循环。尤其适用于人口较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的“空心村”与集体经济薄弱、无其他收入来源的“空壳村”。

1

古邵镇的探索与实践

十九大以来,古邵镇有效利用美丽乡村建设与港航物流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红利,借助成功申报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的契机,通过整体规划、多方投入、精准施策,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努力让闲散资源活起来、分散资金聚起来、村内产业立起来、增收渠道多起来、生活环境美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探索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和乡村持续振兴的好路子。

一、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古西社区位于峄城区古邵镇政府驻地,东邻206国道,西邻古西村耕地,南邻康庄路,北邻文化路。该社区是古邵镇探索农村新型社区的试点,曾获得国家无邪教示范村、山东省“农村新型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古西社区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整合村内废弃闲置土地50亩,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企业进驻,引进枣庄永盈真维斯服饰,投资5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服装加工车间。目前,枣庄永盈针织公司已于2018年1月份正式生产,每年的土地租金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同时,吸收社区居民150名就业,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集体村民双重增收。

二、设立“林业银行”,绿水青山巧变“金山银山”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核桃、枣树、杨树等经济树种

大汪村是我镇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为了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充分整合村内空闲地、道路两侧、沟河沿岸,发包给承包户种植经济苗木,打造了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提高了集体经济收入。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道路两旁的法桐、皂角、女贞等树种

马庄村是我镇今年重点整顿的软弱涣散村,村内一直选不出支部书记,班子凝聚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今年6月,市林业局下派干部刘加云经过选举当选为党支部书记。新任支部书记的到来,也为马庄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刘加云书记详细考察了马庄村的地理环境和村内现状,利用派出单位优势,协调法桐、女贞、皂角等经济苗木1000余棵,种在道路两侧、沟渠沿线及村内空闲地;利用村机动地,计划发展花卉种植10亩,为下一步村集体增收打下基础。

三、共享美丽乡村政策红利,助推集体经济成功“破壳”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大王庄村是我镇名副其实的“生态宜居村”,村内树木众多,环境优美,颇有阡陌交通,炊烟袅袅的桃源之姿。但是村内收入仅依靠三年一缴的土地流转承包金,近几年村集体收入大多用于修路等公共设施建设,“饱一年饿两年”的光景成为常态。今年年初,无村级集体收入的大王庄村被我镇列为集体经济空壳村,作为重点突破的对象。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与我镇“边角经济”探索的不断深入,终于为村庄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今年村支部书记在我镇组织的集体外出学习中受到启发,转变以往涸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利用今年上级拨付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到荒废的河滩地整顿中,在整顿后的河滩地上种植生长期较短、经济价值较高的苗木,实现巩固美丽乡村建设与集体经济循环发展双重受益。同时,重新签订机动地发包合同,将三年一交的支付方式改为一年一交,成功为村级集体经济破壳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2

不断扩展的“边角经济”外沿

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古邵镇不断扩展“边角经济”外沿,将目光放在整合土地资源上,不断丰富其内涵,将做好土地文章作为延伸“边角经济”的新方向。

1

选好村级带头人,依法整合集体资源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花园村村级班子薄弱,村级发展动力不足。村“两委”换届前,古邵镇党委政府成立工作组多次到花园村座谈走访,物色出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群众威望高、农村经验丰富的同志作为预备人选,同时,在村内依法按照“两推一选”等程序推选该同志担任村负责人,当选后,该同志根据村内情况整理发展思路,做好班子与党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党员对村级事务参与热情。亲自带头入户做工作,将130亩多年未收回的村内机动地依法收回并重新发包,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为后续村级工作奠定了有力的组织基础、经济基础。

2

兴业富民欣比翼,产村互惠共双飞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梅台村多年来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2017年,梅台村结合省级特色种养加基金和电商基金扶贫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了古邵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时村党支部以土地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成立合作社,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有效减少了农田边角间的浪费情况,提高使用率。同时带头整合土地、荒地、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废弃沟塘、垃圾场等填埋改造为农田,在此基础上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大棚归集体所有,采取竞标的方式进行租赁。2017年梅台村争取省级发展集体经济试点资金10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蔬菜大棚7个,通过拍卖租赁权的方式,当年实现集体增收11.4万元。今年以来,梅台村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以“一水、二园、三基地、四中心”十大工程为抓手的田园综合体,在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实践道路上不断前行。

3

发展飞地经济,多方助力“边角经济”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马庄村、程庄村2017年分别争取到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75万元,经村“两委”研究,村党群议事会决议,当时村内没有合适增加项目,程庄村将75万元入资到古邵招商引资企业山东汉旗科技有限公司,入资时间为2年,汉旗科技每年拿出程庄投入资金的10%即7.5万元资金占用费,程庄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7.5万元,程庄2018年利用7.5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胜利渠北岸拆除养殖厂3000余平方,打造知青文化,建设采摘园1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马庄村将75万元入股到大刘庄国家级汇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促进了大刘庄合作社实现了合作社规模扩张,效益增加的良好效果。而且村里利用集体收入7.5万元整理村内闲置土地、实施涝洼地治理,修复生产桥涵,努力发展林果花卉种植,进一步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古邵镇通过不遗余力发展边角经济、力争今年年底前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持续探索“边角经济”和集体经济增收的契合点,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动力。

1、“峄城组工”是中共峄城区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欢迎大家积极投递原创稿件。

联系电话:0632—7712629

「探索」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古邵镇发展“边角经济”引发乡村蝶变

征稿启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