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老农人打造品牌更贴近本质 新农人难打品质牌?

「颠覆认知」老农人打造品牌更贴近本质 新农人难打品质牌?

【板砖观察:农业生鲜第一站。帮助新农人进入农业,帮助老农人了解新趋势。ID:banzhuandayu】

各位农创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板砖大余。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新农人和老农人都在问的问题:我做基地一定要打造品牌吗?或者说品牌到底应该如何打造?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既然这么多人关心,我今天就和大家沟通下这个问题。

我从两个维度来看下大家对于品牌认知的差异。从老农人角度看,老农人都会讲做品牌很容易,就是一个包装盒的问题。只要把水果按照标准放到包装盒里,把包装盒设计出来就是品牌了。

如果从一个新农人角度讲,品牌是一种优质的体验,是一种品位。同样是包装盒,他们要求包装盒设计的比较有品位。这两种认知的差异恰好代表了我们做品牌的两个维度,一个由微观向宏观做,一个由宏观向微观做。

如果按照通用品牌的定义,品牌叫做消费者的印象总和,它包含着你的产品、以及产品属于哪个品类、也包含着你的品味和体验。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再给一个比较土的定义,可能定位的更加准确:品牌等于品质加品类加品味。

我们可以看出,老农人先关注品质:产品品质是否能做好,接着是否能做出一个好的包装箱来规范化的包装。至于品味这个问题,他可能就很难关注了。

对于新农人来讲,他首先关注的是产品做出来后其体验是有品位的。产品隶属于哪一个品类,做的是水果还是蔬菜,从品牌名上可能就会进行一定的区分。他对于品质的关注可能就会少一点。

从这个维度上,我们就能够看出新农人和老农人在做品牌的时候各自的缺点是什么。实际上,在做品牌的时候,对于老农人来讲,他们只要愿意使用第三方,比如说有一个好的广告公司能够把包装、整个的形象设计好,老农人做品牌是更接近于品牌的本质的。

而新农人做品牌却有一个硬伤,他们由于对水果种植不懂、分类不懂、分级不懂,所以他们很难把产品做出很好的品质。

所以老农人和新农人都在问,我是否一定要打造品牌?我如何打造品牌?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我可以清晰的回答,任何经营都必须要品牌化,一定要打造品牌。如何打造品牌取决于团队的基因和基础的能力,我们要知道打造品牌的短板在什么地方,进而我们才能够将品牌打造出来。

我特别想分开讲一下。关于打造品牌的产品的认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说一个老农人卖赣南脐橙,那脐橙是他的产品吗?其实脐橙不是他的产品,比如说他在做代卖,橙子就不是他的产品。他核心卖的是一种为产地提供销售的服务,这个才是他的产品。

比如说他做配送业务,那橙子是他的产品吗?橙子也不是他的产品,他是为下游的超市提供采购和配送服务的,这才是他的产品。

我为什么要重点把产品这个点拿出来讲,因为老农人不会定义自己的产品,新农人也定义不好自己的产品。但定义自己的产品这是品牌的根,只有确定了做的是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知道我这个服务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举例说,我们做代卖这个服务,需要什么样的品质?那我给产地的回款一定要快,我们对产地一定要有比较好的服务质量,我们要能够有持续获取客户的能力,这是做代卖模式的一种特征。

对于新农人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所以产品和服务品质的定义才是我们做品牌的根基。进而你在服务或者产品销售的品类上成为第一,成为细分市场的第一,你才能够占据口碑,最后才能做出品味,你就能成为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