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 为何在市场上大爆冷?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称,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简称“以房养老”)在试行了4年之后,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试点要推向全国,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吗?很抱歉,事实却不尽人意。据统计,“以房养老”试点4年以来,不到百户承保,就连曾经成都的“以房养老第一人”钟大爷还在签约协议之后就反悔了。

一时之间,“以房养老”这一话题引发议论纷纷。那么,究竟什么是“以房养老”?它又为什么遭遇了这样的推广困局?

“以房养老”是什么?

“以房养老”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简单来说,就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看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 为何在市场上大爆冷?


目前,“以房养老”有三种形式:出售住房养老金、租赁养老金和反向抵押贷款。前两种形式要求老年人必须同时拥有至少两套产权才能住在一套,然后出售一套或租一套,并使用出售房屋或收取租金的形式房主的补充收入。

试点4年仅签约百单

据统计,试点4年以来,全国共计签约意向客户201单(141户),承保139单(99户)。全国仅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实际开展了以房养老业务,而且它仅仅推出一款产品。

从签约数量来看,推广确实不尽如人意。参与者多为城市贫困老人,无子女老人占到40%,以月领养老金5000~10000元居多。


看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 为何在市场上大爆冷?


“以房养老”困局在哪?

“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何以在推进过程中阻力重重?

首先,在普遍的社会观念下,老年人认为房产及存款要留给子孙后代,而年轻人更是继承父辈房产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种传统的观念,是推行“以房养老”的巨大阻力。

此外,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未达到长期的平稳状态,房价的涨跌不定,也是“以房养老”最大的绊脚石。因为楼市的不稳定,老年人会担心房价上涨,导致自己吃亏,对于承保有一定顾虑。同时,保险公司也会认为房价泡沫严重,尤其房龄较高的二手房还存在不小的风险。


看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 为何在市场上大爆冷?


也许只有当楼市真正进入平稳阶段,房价不会大涨大跌的时候,“以房养老”才会被更多人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