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基礎: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首先這幾個概念不是獨立的,他們有時是相互交叉的。古代詩歌分兩類,一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絕句


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

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

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為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後面還有詳細說明)。


詩詞基礎: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

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

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

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 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總而言之,區別在於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

詩詞基礎: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古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七言較多。五言簡稱“五古”,七言簡稱“七古”。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

近體詩


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

它是指唐代形成並定格的格律詩體,由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求四聲、八病等聲律、對偶的新體詩發展而來,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始定型,為唐以後人常用的詩體,因與古體詩相對而言,故稱。其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定。

詩詞基礎:古詩、律詩、絕句與樂府詩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漢樂府


在中國中古時期的漢魏兩晉南北時代,中央政府一直設置著管理音樂和歌曲的專門官署樂府,負責採集和編制各種樂曲,配詩演唱。這些配樂演唱的詩歌,就稱為樂府詩,也簡稱樂府。 在體式上,樂府詩以五言為主,兼有七言及雜言。句式比較靈活自由,語言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它與近體詩的區別是:句式比較靈活自由,比興的大量運用,形式多樣,語言活潑生動。而絕句,律詩講究嚴格的格律、平仄、押韻,講究語言的凝練,意境的營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