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智逢源:方便面热销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结构升级”?

“晚饭吃榨菜,出门靠摩拜,一口二锅头,购物9块9.....”

这不是调侃,这是尚智逢源“消费降级”的真实写照。

尚智逢源:方便面热销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结构升级”?

据尚智逢源了解,一些数据似乎也在印证着消费降级:比如,顺鑫农业和涪陵榨菜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主营二锅头的顺鑫农业上半年净利润增长96.78%,主营榨菜的涪陵榨菜上半年净利润增长77.52%。在行情不大好的证券市场,两家企业的表现也颇为亮眼,股价涨幅双双超过100%。

升降之争引热议

而面对大家对消费降级的关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9月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则表示,“消费降级”的说法是失之偏颇的。那么,榨菜、二锅头的热销是不是证明了消费降级?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 “结构升级”?

尚智逢源:方便面热销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结构升级”?

对此,有专家表示:以目前热销的方便面为例,康师傅食品的热销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和特点,刨除价格因素之外,更多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便利消费需求的一种增加,对于消费的方便面本身来说,也是中高端品类消费在增加。而且国外的方便面也在大批量的进入到消费市场,比如日本、意大利、等等各种各样的品种和口味,商品从原来标准化单一化向更加丰富的品类发展。

尚智逢源:方便面热销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结构升级”?

专家说的好有道理,尚智逢源竟无言以对,看来尚智逢源吃得起多种口味的方便面也算的上是“有品位”了。

不以价格论升降?

专家表示,其实对于普通的居民来讲,吃已经在消费中间占比非常少了,我们现在再用吃来判断消费升级和降级是很不合理的,现在居民大部分的钱都是用在别的消费上面。

尚智逢源:方便面热销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结构升级”?

“比如,一个暑期的电影票房就已经达到171亿人民币了,去年有战狼2,今年有我不是药神、西红柿首富等,这都是过了二三十亿以上的票房,这之前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等,也都是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收入。另外旅游也是很重要的占比,比如今年6月的俄罗斯世界杯,中国人一共去了十一万三千多人,拉动了当时俄罗斯旅游的40%,我们出境游非常的厉害,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七千多万人出去了,所以钱花在哪,贵不贵不重要,而是要生活品质好才是最重要的。”该专家表示。

尚智逢源:方便面热销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结构升级”?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我国消费目前面临着三大“结构升级”:第一是消费对象结构升级,从买传统的食品衣着到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的服务消费的升级;第二是消费方式的升级,从传统面对面的交易变成网络消费,变成更重视体验型消费;第三是消费理念的升级,从追求奢侈大牌的盲从性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成熟;第四是消费层次的升级,从物质的需求,提升到精神文化的需求,从最基础的生存型的消费到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

其实,尚智逢源认为,我们实在没必要花费力气争论当下的消费究竟是降级还是升级,而应该慎思于究竟哪些因素有可能让我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出现被降级的隐患。

有人说,我们不妨把“消费降级”看成是“消费焦虑”的另一种说法。个税征收机制的调整、社保基金未来的改革,都密切关联着我们的消费层级和水平。而关注民生、保障就业,以及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切实提升消费者购买力和市场获得感,这才是“消费降级”舆情汹涌背后的真民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