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最後會流向哪?

央行貨幣政策微調已經是板上釘釘了,2018年7月以來,央行向公開市場累計淨投放(含國庫現金)14605億元,而去年同期央行累計淨投放(含國庫現金)僅為3310億元。年初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在流動性環境的逐步紓解過程中不斷確認。

房地產市場是一個資金黑洞,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據東方資產報告,在2017年人民幣貸款餘額中,房地產貸款、地產開發貸款、房產開發貸款、個人購房貸款、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等房地產類貸款佔據了較大比重,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分別高達55.8%、56.3%和57.2%。地產之所以沉澱了大量資金,就在於樓價只漲不跌。吸引了各方資金參與其中。

熱錢最後會流向哪?

遏制房價是一個關係民生的大事,房價上漲過快是我們大部分老百姓心中的痛,其實央行釋放流動性和遏制房價沒有什麼直接關係。這次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定調由遏制過快上漲變成了遏制上漲,應該是會相繼出臺一些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引導居民理性投資,讓房子迴歸住宅的本質。

如果房價不漲了,那麼什麼會漲,樓市的熱錢會流向哪裡呢?

就一句話可以解釋,資本永遠都是逐利的,當年投資者之所以會前赴後繼的把錢扔進樓市,看中不是住而是投資,這也是政策調控的根本原因,因為這樣的趨勢把房子這個商品慢慢演化成了一個投資品,這已經偏離了民生類商品的軌道。

那麼如果房價都不漲了,投資者的錢就要找其他的獲利途徑,我們平時接觸的獲利途徑有哪些呢,其實很少:1.樓市、2.股市、3.實體、4.儲蓄

熱錢最後會流向哪?

這下來問題就簡單了,房子不漲了,資金自然不會再向樓市投了,那麼下來的選項就是股市、實體經濟和儲蓄理財,這三項按照目前的形式會流向哪裡?2700點的大A股,大部分人對股市並沒有信心,那麼下來就只有兩條途徑了:實體經濟和儲蓄理財。

這兩者之間最希望看到的是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和貨幣政策一起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如果資金流向了實體經濟,那麼接下來什麼會漲?毫無疑問居民收入會漲、生活水平會漲伴隨的物價也會漲。

當然也有一部分資金,一些低風險偏好的人群會把樓市的錢重新放進銀行存款、放進銀行理財、放進銀行的過渡產品類貨基,如果資金迴流比較大,那估計為了刺激消費就會出現下一輪降息了,抑制居民儲蓄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