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还滴滴打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原题:我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打滴滴和顺风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还滴滴打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近期关于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热点:

1、9月13日,苹果喜发新机!但原本热切盼望的果粉们被苹果新机的最低6499到最高12799的售价惊呆了,纷纷表示不买了,自己的果果还能用!苹果的新机发布也被戏称为这届苹果在消费升级,这届中国人民在消费降级。

2、前几日,媒体报道榨菜、泡面和二锅头等底层民众最爱的消费产品,有砖家们认为原本喝不起酒的老百姓现在喝得起二锅头了,这是“消费升级”了。

3、再往前的7月初,3亿用户都在拼的拼多多上市,被热炒的假货山寨风波让人们突然发现,原来5环外和三四线人民群众,处于低级消费的群体,竟然如此之多!

4、今天,关于全国三四线城市中67城房价上涨的早新闻,又让很多人吓了一跳,很多 1.5线城市因为买不起房、租不起房已经消费降级到木地板了,三四线房价又有这么多城市上涨,看来三四线的消费等级也要降到五环外了。

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还滴滴打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榨菜和泡面、二锅头提醒了我,原来我消费降级很久了!

曾经,从不知名的犄角旮旯的小山村,十年苦读,好不容易到大城市了。

十年职场,也想着买个房、买个车、用上高端手机,消费升个级,混个出人头地来!

慢慢的,人到中年,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但是,不敢再想着苹果了,买菜要挑便宜的了,不开车出门只能滴滴了,只能网购淘宝了(因为烦朋友圈广告,所以还没用拼多多),买衣服总想着特卖和奥特莱斯了,喝酒也只能喝牛栏山二锅头了。

曾经一直想不通,一直很努力,咋会越来越没钱用呢?

拼多多提醒了我,榨菜和二锅头又再次提醒我,原来我消费降级很久了!

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还滴滴打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1、吃榨菜,喝二锅头,是因为我要省钱!

对不起,让某报和专家们失望了,我消费降级了。

曾经月薪5千时,还没买房,也算是一个部门的小领导,隔三差五可以带着几个部门同事下馆子搓一顿,好不快活。等七拼八凑付了首付买了房,再也不敢下馆子了,每天老老实实吃公司食堂。便有女同事好奇问,为啥食堂这么难吃你们还天天吃得下呢?我回:你看看吃食堂的是不是都是男人们?为啥,为了让自己的女人们在公司不用吃食堂!从此这段对话成为经典,多年以后还被同事传说。

有一段时间,在异地工作,一个人租住公寓,房租挺贵。一开始尝试自己做饭,发现不合算。于是经常超市买点瓶装榨菜、下饭酱菜之类,再备两瓶二锅头。下班了,电饭煲煮点饭,设为煲仔饭模式,饭半熟后,将榨菜、酱菜再切几片火腿肠下锅,饭熟后简单美味晚饭解决。至于泡面,去年家里事情多,每两个月跑一次长途,还真吃了不少泡面。但即便是十几块钱的高端泡面,也比服务区的30几块的简餐省钱。至于喝酒,就更不敢喝贵的呢,牛栏山的二锅头口感还不错,家里常备,每天喝两杯解乏。

关于某报和专家们说的,十几块钱的榨菜、泡面、二锅头是消费升级,我真想扔他板砖。为什么买瓶装榨菜,因为可以吃好多天,也可以放好多天;袋装的一拆开一顿早餐就没了,或者没吃完就坏了,没吃过榨菜的专家你明白么?!至于泡面,是为了比服务区三十几块钱的便宜!还有二锅头,我也想喝海之蓝,没钱!

最关键的,吃榨菜、泡面,喝着二锅头的,不是专家你们以为的农民,而是一个生活在1.5线城市、住在房价3万的小区、月薪1.5万的十年职场人,你说这是消费升级?或者本就是我错了,原来我一直是某报和专家们眼里的底层,现在喝上二锅头,确实是消费升级了!

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还滴滴打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2、购物:我网购我淘宝,实体店只选特卖和奥特莱斯。

对不起专家们,我真没有消费升级!

我淘宝买家等级4钻,支付宝信用分806。家里装修的电器是我在淘宝电器城上买的,日用品选天猫超市,日常买菜逛菜市场,大润发超市我最喜欢大拇指推荐!至于家人穿衣戴帽,因为在商场上班,特卖场、特价打折更是近水楼台,再想好点的,就逛奥特莱斯折扣店。

为什么,因为我要省钱!

3亿用户的拼多多成功上市,其实我很能理解。因为在商场工作很多年,所以可以不用拼多多;但农民和农民工兄弟们,只会用朋友圈,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等要绑卡验证支付的,不会弄,就只能拼多多了。

其实,我只能算多识几个字可以用淘宝,与我的农民兄弟用拼多多没有两样,都是缺钱。

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还滴滴打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3、出行:不敢开车,不敢打出租,我只能滴滴快车或顺风车。

很抱歉,又让有关部委和专家们失望了,我的出行需求没升级。

虽然有车,但是油价太高。上个班,每天挣不到几百,油钱烧掉几十块,还有每个月停车费几百块,烧的心痛。还是能不开就不开吧,出门近距离电驴,远距离滴滴快车或者顺风车。

出租车更安全?曹操专车服务更好?我想说,滚蛋!出租车能5公里内9块钱么?曹操专车能么?滴滴快车费用只要出租的8折以下你能做到么?顺风车只有出租车费用4折你能做到么?滴滴和顺风车车况更新更好,司机素质也不错,态度也好,出租能做到么?

只能说咱也辜负了交通部的网约车应比出租车提供更高服务的一片好心了。

只是,各种专家们,你知道老百姓真正的需求么?8亿农民、3亿农民工、城乡居民中3亿中低收入群体,有几个跟领导和专家们一样出行有公车、专车、专职司机的?有几个可以不用愁住房、子女教育和养老的?还能出个门都做专车、豪华车?可惜,让交通部和专家学者们失望了,咱老百姓的出行需求还真没到那份上,这几年网约车迅速发展到日均3000多万订单,不就是打脸专家们的出行消费升级么?

而我,也恰恰是3亿中低收入中的一员。

对不起,我只能快车、顺风车,而且我还想带顺风车补贴油钱,我消费降级了。

可是,我为什么消费降级了?

因为房子,因为车子,因为老子,因为孩子,票子不够用。所以消费要降级,自己就得装孙子。

1、因为房子,我消费能升得了级吗?

房子太贵了,房价太高了。动辄数万每平米的房价,如何让年轻人成家立业?当下不仅一二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逼近万五。要买房,啃完父母、岳父母,缩紧裤腰带,等到交了房,还得装修。每月数千元的房贷,对年青一代来说,那是几十年的紧箍咒,时刻不敢消费升级。所以说,中国的房地产,消灭了中国的中产,一点不假。买不起房的,原本指望租房,房租也是一涨再涨,距离也是越来越偏,都快没地方住了,还敢消费升级?

算了算,我的房贷还有20年。大房子更是换不起了,因为现在房价,比起我最初买房时,翻了3倍。虽然收入也算翻了三倍,但是没有余钱,不敢买买买!

2、因为车子,油都烧不起了,哪敢消费升级?

油价从5块多,到逼近8块,以前一箱油250块,现在要多花100块。天天开车的话,油钱一个月1千多。电驴加地铁一个月不过300块,省下来的1千多,可以够家里两个礼拜的买菜钱了。

还有车子的保险、维修保养成本,还有停车难停车费,还有小区里没有停车位,回来晚了就得跟叔叔们躲猫猫,要不然一天辛苦又得被罚掉50块。

所以,哪还敢消费升级?咱也就回老家的时候开车回去亮亮眼、装装逼得了。

3、因为孩子,成本太高,不敢消费升级。

养娃的生活成本不算,一个幼儿园,一学期6千大元,一年1.2万。还有暑期和平时的各种兴趣班费用,一年得一万多。不是我想报,也不是我为了让他早学点东西赢在起跑线,是我们得上班,没有人带孩子。幼儿园下午3点、4点放学,早晚接送,寒暑假,这些都和我们职场上班时间冲突,怎么办?父母年老生病,不在身边没法帮忙,只能通过各种班缓解一下。所以说,教育部的大员们,你们以为家长们仅仅是为了学习补课才上的各种兴趣班么?

学前教育国家不管,结果就变成了三年幼儿园比上一个大学的费用还要高,子女教育的两头如此高昂成本,你让咱还怎么敢升级消费呢?

4、因为上面还有老子,养老压力,也不敢消费升级。

人到中年,父母也已年老多病,养老就医等各项成本,压力山大。

都知道一进医院门,有多少钱也不够花。而对于老龄化社会来说,由于医疗体制问题,就医难、就医费用高等等,更使得老年人的生病就医,是所有子女们沉重压力。

最近,岳母因为肺部的真菌感染住院,就是因为一种抗生素意愿没有,得从医院下属的药房购买,不能报销,结果多花了3万元。

而去年跟随我们住在一起的父亲,脑出血住院手术,之后一直住院康复治疗,到今年5月出院回老家。将近一年,费用近50万,医保报销之外,缺口20多万。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要养房养车的中年男,还是多吃吃榨菜吧!

吃榨菜、啃泡面,喝二锅头还滴滴打车!对不起,我消费降级了!

背负着孩子、老子、房子、车子

怪圈:年龄升级,消费却降级?

养老、就医、教育、房价、养车,等等一系列成本倒是一直在升级,就靠职场人每月的薪水,不缺钱才怪呢。所以,因为缺票子,为了省钱,咱就只能装孙子了。

于是,作为油腻中年,作为职场中坚,每月工资几乎成了“白领”(领完就花光),咱也就只好让有关专家们失望了,拖国家后腿了,消费降级了。

所以我吃榨菜、啃泡面,虽然是瓶装的、套装的,但终究还是榨菜和泡面;所以我喝着二锅头,所以我骑电驴、滴滴打车和顺风车,所以我资深淘宝,所以我希望逛特卖场和奥特莱斯…..

因为,我人到中年,我也消费降级了!

最近,听说网约车今后要打不到了,看来我的消费又要降级了!


你觉得吃榨菜和泡面,喝二锅头,也是消费升级吗?你认为网约车本应该是出行的消费升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