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告诉我们:养成这三种性格,命运最好,看看有你吗?

《道德经》告诉我们:养成这三种性格,命运最好,看看有你吗?

人的一生性格很重要,性格与职业,性格与人际交往,性格与形象,性格与健康等,都有不可牵连的关系,因为它影响你的思想,影响你对人生的态度,影响你的做人。所以从个体来说,性格肯定会影响人的命运。比如,在相同的环境里,在同等的条件下,不同的性格可能会形成不一样的命运。虽然性格不是决定因素,但可以说是影响命运诸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无法掌控左右命运的决定因素,自然力量的影响和天赋,有时我们也很难选择,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养成好的性格,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这些好的性格对我们的命运多少发生一些积极的影响。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运也不会错。如果你拥有或养成下面的三种性格,那你的命运也错不到哪!

一、随和的性格

《道德经》告诉我们:养成这三种性格,命运最好,看看有你吗?

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我们常说“百炼钢不如绕指柔”,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柔和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柔和还是不曾剑拔弩张就扼守尊严的艺术。《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无尤”,随和的人就像水,看上去柔软,却隐藏着无穷的力量。中国有句话叫“粗暴者所得甚微,温顺者所得甚多”。是说,人在做事时的性格很重要。同样一件事,由于性格不一样,可能导致其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别。老百姓中还流行一句话叫“强索不如弱要”。都是说,性格粗暴的人做事的结果往往不如性格温和的人。性格温和的人做起事来容易被人接受,其成功率也远比那些性格粗暴的人高。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能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能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能更准确地表达与人平等的信念。总之,养成温顺柔和性格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做事像山。山因形走势,因势走形,一切皆因之挺拔、高峻。山,从千峰峥嵘、万壑竞秀、云海飞瀑、蜿蜒起伏中展示大气磅礴;山,从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或澄澈清净中透出阔远幽、空灵清秀。所以做事,就要像山一样,要有山的胸怀,山的风骨,山的品格,山的内涵和山的原则。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一旦能够做到虚怀若谷,便能够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人如能做到无欲无争,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然而话是说不全的,水之种种亦是无限,皆要由自己去体会。

做人随和,说话做事给人留有余地。做人做事随和,不钻牛角尖,别人才对你有好印象,有好印象自然就有好人缘,人缘一好,路就宽了,运气就会好。

二、简单的性格

《道德经》告诉我们:养成这三种性格,命运最好,看看有你吗?

简单的人想的事少,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更专心,不会拐弯弯绕绕。简单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喜欢的简单的人,不喜欢生活中有太多选择,太多犹豫,太多的纠结,他们喜欢单纯的活着,喜欢也会喜欢的很干脆,不喜欢也就是不喜欢了。一般来说还是挺好相处的。

《道德经》中说:“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想得越多,越算计,反而越为生活所累。总之,有得必有失。因此,圣人重在心灵的感悟,不去追求表面的奢华。所以,为人处世要懂得取与舍的关系,得到这一方面,必然失去另一方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事事算计最终葬送性命,而简简单单的刘姥姥,反而结局最好。

多人认为生活越丰富越好。诚然,丰富是一种美,而简单则是另一种美。简单绝对不是单调,无为和空虚,而是摒弃复杂,还原生活本质。简单的人,就是欲望少的人。无欲才会无求,人也就简单了。多人认为生活越丰富越好。诚然,丰富是一种美,而简单则是另一种美。简单绝对不是单调,无为和空虚,而是摒弃复杂,还原生活本质。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主动去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一切顺应自然。“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尝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欲望太多了,付出越多,如果得不到就会想办法去争,争就会有矛盾有斗争。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道体似虚而实,所以体内蕴含用之不竭的物质和能量,但不会因自满而溢出。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天地之间。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里的"自然"字面解为自己如此,但是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也即"国中四大"皆应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从而保持自身"天长地久"。道法自然说到做人,也就是“简单”的体现。《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悟出好多道理。就从简单做人就能枚举很多。

做简单的人就是要在最有限的时间里做最实在的事。时光不老人易老。穿行在人生之旅上,我们可曾朝迎晨曦,暮染晚霞,往脉里注入拼搏的血与泪,把每一页空白的日孑都在描绘成一幅色斑的图画? 做简单的就要抓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核心,分清主次,一针见血地深入实质,精益求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做简单的人正是善于从主体上把握事物的脉络,高效率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做简单的人就是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朝着既定的目的地轻装上阵、执着地前进做简单的人。做简单的人就是圆滑世故、不虚伪,不自欺欺人,不故做高深,不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做茧自缚。 做简单的人需要真诚,需要坦率,需要勇气,需要宽容,需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有的个性与品质。

做简单的人并不是我们头脑简单,不求甚解,而是要我们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思想的警惕,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简单的并不是要我们与世隔绝,独守寂寞,而是要我们洗净心灵的积垢,保持心灵的纯洁与宁静,不为世信所扰。做简单的人不是变得幼稚,更不是一种退化,而是在经历人生的风雨后对生命做更高层次的回归。做简单的人。

做简单的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深刻感悟。因为简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轻松而又自由的空间,使心灵得到充实。简单的人不一定是旁征博引的人,却一定是一个同悉世界的智者。认识靠博闻强识,更重要的是需有一颗简单的心。做简单的人,让思想和行动做一次坦荡的亳无遮掩掩的交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蓄势待发,满怀执着,放眼未来。

做简单的人,给了我们返璞归根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守住心灵在任何羁绊前驻足停留。做简单的人,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我们依然年轻,美丽如被。简单的性格,做简单的人,符合道法自然的思想,所以生活的会更好,命运自然也会很好。

三、内敛的性格

《道德经》告诉我们:养成这三种性格,命运最好,看看有你吗?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以下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真傻,而是都学精了。人所共欲而不言,言者乃大傻也。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锋芒太露,容易招惹祸患。《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大意就是东西累积多了会溢出来,不如不去做。再怎么千锤百炼,还是不能长久保持.。说的很简单明了,就是,"凡事都不能做过头了,有缺陷才是真正的完美。"但是,我觉得,其中蕴含一种,就是叫你凡事不需要做的太好,因为做的再好,总是会有用不着的时候,不必去强求。锋芒太露的人在言行上不注意,很容易伤害他人,而这种伤害也是一种树敌。三国中的杨修因为一句话被杀,就是因为锋芒太过。做到内敛,会让你成为一个从容大气的人。做一个内敛之人,守住口,”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保持低调谦虚之心,不刻意炫耀。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也是光芒太盛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所以做到内敛,其实也是明哲保身。

据《史记》中记载

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这就是说,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而据《庄子》记载,当杨子去请教老子时,老子也谆谆告诫他不要太盛气凌人,而是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有些人会觉得谦虚和谨慎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然而,如果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懂得内敛之人,做事懂得轻重,能分清主次,懂得守中,懂得谦卑,更容易平易近人,不会得罪人,人气和谐,运气不会错。

所以,《道德经》告诉我们:柔和,简单,内敛,养成这三种性格,品性高尚,人气最高,命运最好。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的处世原则和方法,刻意去改变我们的性格,做柔和、简单、内敛之人,哪怕每天一点点,我们的运势会越来越好,福报越来越多。

《道德经》告诉我们:养成这三种性格,命运最好,看看有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