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風流事,八年爲君王-風流名相謝安

東晉是世家豪族的天下,但不是所有的世家豪族都能輝煌一生。而東晉最有名的兩大家族非王、謝莫屬。有詩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家自不必說,王導、王羲之、王獻之等等,都是一時名士。謝家的謝安從才能和名氣上確實不差,但是早年卻也只能是個風流名士,晚年才在政務上走向巔峰。

早年的謝安,神態沉著,思維敏捷,風度條暢。曾有當時名士桓彝稱讚他:“這孩子風采神態清秀明達,將來不會比王東海(即東晉初年的名士王承)差。”而他早年的經歷確實也驗證了這點。謝安少年時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導的器重,已在上層社會中享有較高的聲譽。然而謝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

半生風流事,八年為君王-風流名相謝安

年輕時候的他主要是一個名士。謝安曾到臨安山,坐在石洞裡,面對深谷,悠然嘆道:“此般情致與伯夷有何區別!”又曾與孫綽等人泛舟大海,風起浪湧,眾人十分驚恐,謝安卻吟嘯自若。船伕因為謝安高興,照舊駕船漫遊。風浪轉大,謝安慢慢說:“如此大風我們將如何返回呢?”船伕聽從吩咐立即駕船返航。眾人無不欽佩謝安寬宏鎮定的氣度。謝安雖然縱情于山水,但每次遊賞,總是攜帶歌女同行。絕對東晉名士的巔峰,瀟灑倜儻,風流不羈。

但是每個讀書人都有一個治國、平天下的夢。謝安也不例外。雖然迫於當時的權臣恆溫出仕,但是他卻也並不感到惶恐。溫部署重兵守衛,接待百官,當時有官位聲望的人都驚慌失色。王坦之汗流浹背,連手版都拿倒了。只有謝安從容就座,他坐定以後,對桓溫說:“我聽說諸侯有道,守衛在四鄰,明公哪裡用得著在牆壁後面安置人呀!”也因此化解了東晉的一場危機。

半生風流事,八年為君王-風流名相謝安

而隨著恆溫的身死,謝安實際上是東晉朝廷最有智慧的人。他一方面緩和矛盾、穩定政局,實行了著眼於長遠、以和諧安定為重的執政方針。另一方面也重視軍事實力。並且通過緩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攻抗外敵,因此取得了前秦的淝水之戰的勝利,穩定了東晉的政權。而且他也懂得急流勇退,在政務和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後,謝安藉口救援苻堅,主動交出手上權力,自請出鎮廣陵的步丘,建築新城來避禍。最終不僅抱負得以施展,也讓君臣關係得以善終。

半生風流事,八年為君王-風流名相謝安

真名士,自風流。謝安完全體現這幾個字的特點,出為名士,怡然自樂,大山名川,曲高和談,友人無限。入為人臣,盡心盡力,謀略得當,功成身退,不盈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