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爲什麼要保持隨訪?

乳癌術後隨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手術在醫院待的時間至多隻有1-2周,術後的輔助治療至少半年,康復觀察期需要5年。

不要因為手術成功就掉以輕心,忽視術後隨訪。

乳癌術後的隨訪就是為了及時的發現問題,給康復再加一道長期保險。

它關係到乳腺癌患者手術後的恢復情況,定期的隨訪可以幫助醫生及早的觀察患者的康復情況,監測癌症是否發生轉移。

同時,有些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統統歸咎於藥物原因而錯過了癌症復發的最佳治療期。

曾經有一項大型國際調查結果顯示:

41.8%的臨床乳腺專業醫生認為:最糟糕的情況是告知他的患者,乳腺癌復發了且很難治癒。72%的醫生認為:告知患者乳癌復發比告訴患者診斷為乳腺癌要更困難。

不管對於醫生來說患者來說,乳腺癌的復發都是不願意見到的。乳腺癌復發對於經歷了手術,身心都受到創傷的病人來說無疑災難性的打擊。

在乳癌治療的過程中,常常能從醫生口中聽到“五年生存率”這個詞。臨床上用五年的生存率來表示乳腺癌手術後的治療效果。

手術後的五年是關鍵性的,根據統計,80%的乳腺癌術後復發轉移都發生在術後的2-3年裡,4-5年的也有一部分復發轉移的情況。

通過隨訪可以及時的觀察患者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因此不要因為醫院遠、掛號等等其他原因不重視隨訪。

術後的隨訪頻率是什麼?

1.術後兩年內:每3個月隨訪一次

2.術後3-4年:每6個月隨訪一次

3.術後五年:每一年隨訪一次

早期隨訪主要是為了檢查手術傷口的癒合情況,監督化療、放療這些輔助治療的藥物情況,有沒有不良反應等等。

而後期的隨訪則是檢查有沒有癌細胞復發或者轉移,評估整個手術的治療情況。

隨訪都檢查什麼?

常規檢查

1.乳房體檢

2.鉬靶胸片

3.B超(乳腺、腋下、腹部器官、婦科檢查等)

4.血常規

5.腫瘤指標

其他特殊檢查

1.乳房x線(每年1次)

2.婦科檢查(三苯氧胺治療中每年1~2次)

3. 骨密度(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中)

針對性排查

骨掃描、CT或MRI等可用於有症狀的患者。

這些都是常見的隨訪檢查,一般情況常規檢查足夠了,至於用哪一種檢查,還需要遵醫囑。

想要康復,除了專業醫生的手術治療、新輔助治療外,患者也要對自己的身體有足夠的重視。

積極的做術後隨訪,不要有牴觸心理,保持輕鬆樂觀的心情,積極面對,才能更好的幫助身體恢復,迴歸到原本的生活中去。

比癌症更可怕的是有一顆癌症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