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來自網際網路創業者的吶喊

安迪格魯夫前幾天去世了,這位喬布斯的偶像,第一代硅谷精神的締造者永遠的離開了人世。人走了,但是有一點是帶不走的,那就是網絡上極力盛傳其經典傳世之作《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以及他的精神。

在書的開頭除了引用熊彼特曼的話之外,安迪格魯夫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只要涉及企業管理,我就相信偏執萬歲。”現在這句話被很多中國創業者奉為圭臬。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來自互聯網創業者的吶喊

其實在這本書中,安迪格魯夫也講到了他自己的經歷,少時從蘇聯紅色恐怖統治下的匈牙利逃出,因為他覺得蘇聯紅軍會弄死他。在後來到達美國創立英特爾之後,他也一直覺得英特爾隨時會死掉。

沒有人不擔心自己的企業隨時會死掉,這就是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部分意義。這書讀來頗有點兒像古代經典書籍《孟子》裡的一篇文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而在中國,在李克強總理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前前後後,很多創業者為了響應號召紛紛捲入創業大潮,一時間創業者多如牛毛,創業項目紛繁複雜,隨之而來各種依靠創業項目的詐騙犯罪案件頻發。在經歷了2015年年底的一陣資本的寒冬之後,很多偽需求的創業項目紛紛散去浮華,貨真價實的、有“需求”的創業項目逐漸浮出水面,面向世人。

至於說他們過了這關在後期的發展道路上能不能走得更加順利些,這個筆者無法評判。但是從以往的案例來說,有很多創業者成功了,他們成功的路上總會給自己一個比較特殊的標籤:偏執狂。

偏執狂的代表有很多,美團的王興,華為的餘承東,魅族的黃章,甚至我們最為熟悉的直接喊口號的錘子CEO羅永浩。

一個不成熟男人的標誌是願意為了某項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人的標誌是為了某項事業卑賤地活著。這是王興在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看到的話,並記住了。和他的創業相符合。在中國創業者圈子裡他已經“死了”兩次了:他先後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類Facebook的網站校內網、第一家類Twitter的網站飯否網,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兩個項目都失敗了。

偏執狂不會罷休啊,他再次領時代潮流創辦的美團網從團購紅海中殺出,成為市場第一,但這時候的熱點已經變成了移動互聯網,微信、大數據、可穿戴設備……團購再成功,也像“失去了氛圍的星星”失去了光環。但是至少在美團合併大眾點評併成為兩家公司的CEO,不得不說王興這個“偏執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成功者。

有人在知乎上問:作為互聯網從業者,你錯失了哪些創業機會?王興回答:“我一貫而且真實的想法就是:縱情向前。哪有什麼所謂錯過的機會,那本來就不是你的機會。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在美團的牆上,貼著一張海報,上書“縱情向前”四個大字。

“一賺錢就沒有一絲一毫想做下去的事情”是羅永浩在說道馮唐籌錢幫助他做英語培訓並在短期時間內盈利之後說的話,我相信除了老羅沒人能說出這話,要怪就怪老羅這個偏執狂,唐巖也來添油加醋:“你都40了,再不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來不及了”。

老羅終於在2014年將其內心裡潛伏很久的想法“做手機”付諸實踐,並且將已逝的安迪格魯夫的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奉為創業成功的信條。目前的錘子說不上是成功,並且拋開一切對於錘子的主觀評論來看的話,羅永浩至少將自己當初說的“大話”做成了實實在在的產品。

不帶有偏執狂的標籤的成功者的代表自然就更多了,華為的任正非就是其一,他的故事更加讓人信服。1987年,也就是任正非在44歲時,其在南油公司經營中被騙200萬,並被公司除名,隨後妻子與他離婚,他靠著借來的21000元創立了華為公司。沒有資本、沒有人脈、沒有資源、沒有技術的任正非最終逆襲成功。

任正非的成功絕不是靠著偏執求得生存,獲得成功。中國的商人喜歡建圈子、打標籤,可任正非並不這麼做,任正非的成功是老一輩企業家的成功,具有傳奇逆襲故事的成功更加讓人敬仰,這樣的案例一個就足夠。娃哈哈的宗慶後也是這樣的人,而且兩人也極為惺惺相惜。

但是一方面是偏執狂的成功,一方面不是偏執狂,但是都取得了成功。成功的哲學並不是偏執,而是洪波老師所說的《惶者生存》。安迪格魯夫在英特爾的成功不僅僅是偏執狂的成功,而是其硅谷精神引發的學習偏執狂的流行風氣的成功。這種成功讓不斷思考的喬布斯獲得了成功,讓新的時代形成新的思考流行大獲成功,並持續綻放出創新的光輝。

但是在喬伊羅特的一本著作《不是偏執狂,就自由了》之中,筆者陳述了一個觀點:就是正因為你太過執著,所以你不可能真正達到你的目標,因為你自身已經是自由的了,不要再無謂盲目的去嘗試太陽底下的一切。成功者的成功僅僅是成功者的成功,而偏執狂還是那些偏執狂。無非就是自己在那些暫時失敗者面前的自嗨,並無真正的意義。

總而言之,偏執狂能夠取得很大很大的成功,但是很多時候這些偏執狂僅僅可以被稱作是“井底之蛙”,在一條道上走到黑,要麼你就是行業的佼佼者,要麼你就一無是處,僅僅是創業者風口上飛下去看到的已經摔死的千千萬萬頭豬。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的觀點以及《不是偏執狂,就自由了》所闡述的觀點沒有衝突,只是從兩個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出發來闡述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筆者只是質疑這種觀點的絕對性,以免很多的創業者走上形而上學式的成功之路,若要真正的成功,不是獲得別人的認可與贊同,而是需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內心寧靜,不為外物所役。

如果非要等到別人讚賞時,才開始相信自己,那註定是失敗者!人們都說:“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那是因為,一個能成功的人,無論何種境地,都會執拗的堅持自我。不論你多優秀,世上總會有人否定你。我們不為他們活著,別瞧低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