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歷史沿革

周人起源

周人是一個後起的姬姓部族,興起於今陝甘一帶,十分重視農業。周人圖騰以熊(大人)為標誌,后稷的父、母系分別為陝甘一帶姬姓有熊氏(堯舜時期有熊氏只是方國,已經失去數百年前黃帝的尊號)和姜姓有邰氏長期通婚之後裔。他們認為后稷(姬棄)是他

西周的歷史沿革

開創周朝的周文王

們的始祖,並把他尊為農神,西周的農官之長便以“后稷”命名。從后稷到到文王中間有若干個王,《史記·周本紀》、《世本》記載有十五代,依次是后稷(名棄)、不窋、鞠、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昌,而《漢書》記載有十八代。然而自後稷至文王千餘年,只經過十幾代是不可能的,後人多對此表示懷疑。

到了不窋時代,周人遷徙到戎狄之間。公劉時為了發展農業又遷至自然環境優異的豳。到達豳地以後,周人開墾田地、營建房屋、並確立了一套舉行祭祀、宴會的禮儀。“京”、“京師”就是源自公劉時代對國都的稱謂。 商王武丁時期,周成為商的封國。古公亶父(後來被追尊為周太王)時,為避免西北戎狄部落的滋擾,周人再次遷都至岐陽周原。這時政治設施有了長足發展,王宮設皋門、應門,國都設宗廟、社稷即始於此時。

太王死後,少子季歷繼位。由於與太伯所建吳國、任姓諸侯保持友好,加之商朝國力衰微,周的力量不斷壯大。商王武乙時期,周開始武力開拓領土,首先花了三年時間征服鬼方。之後,季歷繼續進攻山西地區的戎狄,在攻打燕京戎時受挫,然而接著還是攻克了餘無戎。打敗餘無戎後,季歷被商王文丁任命為牧師(一種相當於方伯的職位)。由於季歷將周國的領土大大向西北擴展,受到了文丁的猜忌,終於被文丁害死。

季歷死後,其長子昌繼位,是為周文王,他曾被商王冊命為西伯。崇侯虎向紂報告了西伯對處死九侯的不滿,西伯因此被囚禁於羑里,直到西伯的屬下進貢美女和財物後才被赦免。周文王一面殷勤侍奉殷王紂,一面藉口征討叛國四處開拓領土,周的勢力得以大幅度擴張。文王團結諸侯,解決了虞、芮兩國的爭端,先後征服了犬戎、密(密須)。之後又滅掉了山西地區的黎,並攻克盂(又作於、邗)。崇侯虎所在的崇是當時的東方強國,也在激烈的攻城戰之後被周攻佔。文王在克崇後遷都到豐(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鹹新區灃西新城),仁政愛民,並建立了一套以卿士為首的官制,健全了政治機構,積聚了一大批有才能的貴族,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礎。

武王伐紂

周族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在陝甘一帶活動

西周的歷史沿革

討伐商紂王的周武王

,後以岐山之南的周原為主要的根據地。至公元前11世紀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強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國,擴充實力;一面把它的都邑從周原遷到今長安區灃水西岸,建成豐京。它不斷向東進逼的勢態,加劇了與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商紂王)一度將西伯昌囚於羑里。周臣用美女、珍寶進獻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國內後,進一步加緊了伐商的準備。此時,商王朝政治腐敗,內外矛盾空前尖銳。周文王(昌)長子伯邑考先於文王而死(死因未載;《封神榜》稱其被紂所殺),立姬發為太子。文王認為伐商條件已成熟,臨終前囑太子發積極準備伐商。武王即位以後,趁商朝主力征戰在外之際,周武王率軍東征,武王九年,大會諸侯於盟津,(今孟津,為古代重要渡口)。前來參加大會的諸侯和部落首領,據說有八百之多。在大會上,周武王舉行了誓師儀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是一次“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會盟。出兵車300乘、士卒4.5萬人、虎賁3000人,浩浩蕩蕩地向東進發。庸、蜀、羌、鬃、微、盧、彭、濮等許多小國也率兵配合。

到二月五日,武王的聯軍就在殷都的郊外牧野與紂王的軍隊擺開了決戰之勢。紂王也集合起了十幾萬人與武王相抗衡,可是,因為民心的歸向,紂王的軍隊毫無戰心,反而倒戈幫助武王。所以,沒費太大的力氣,武王就攻進了都城朝歌。紂王眼看大勢已去,就登上花費巨資為自己建造的鹿臺自焚身亡。殷商王朝也就這樣滅在了紂王的手中。

周室初立

武王克商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但

西周的歷史沿革

周公

如何牢固控制東方的大片領土,成了武王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於是,他採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一個個諸侯國成為對一方土地進行統治的據點,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武王把商紂之子武庚封於商都,藉以控制商人; 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為侯,監督武庚;又將周公封於魯、姜尚封於齊、召公封於燕。周武王死後,其子繼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管叔、蔡叔對周公不滿,散佈流言,說周公意在謀取王位。不久,武庚與管、蔡串通一起,並聯合東方的徐、奄、薄姑等國發動叛亂。周公調大軍東征,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平定了武庚與管、蔡之亂,殺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東征取得全面勝利,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鞏固。

周武王滅商之後,回到鎬京,深感鎬京與新徵服地區相距太遠。他意在夏人活動中心的伊洛河地區建立新的都邑。他的這一想法尚未實現,突然病逝。從寶雞出土的何尊銘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後,繼承了武王之遺志,決定在洛陽附近建一新邑,“宅茲中國”。從這裡對新徵服地區進行統治,可大大縮短距離。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陽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為西周時期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為徹底剷除殷遺民的復國夢想,成王時還將殷頑民遷至成周。

成康之治

叛亂平定後,周公自幼篤行仁孝,多才多藝。文王在時,他以孝仁而異於

西周的歷史沿革

開創成康之治的周成王

群子;武王即位,則以忠誠輔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憂懼,卜求先王救助。“周公於是乃自以為質,設三壇,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於太王、王季、文王。”願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稱曰:“旦巧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周公作《多方》、《多士》來告誡殷人,對殷貴族採取思想、經濟、政治各方面的安撫政策。周公攝政五年,開始在雒邑營建東都成周,以便更有效的統治東方地區,成王到成周開始親政。召公奭召集各方首領,教導成王以德治國、重用老成人。成周建成後,成王回鎬京即君位,周公則留下治理東都。

成王和後來即位的康王昭的統治時期被後人稱為成康之治,是西周安定時代的開始。周人的分封諸侯雖早於武王時開始,但大量封國是在成康之世才出現的。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周初分封共七十一國,其中與周王同姓的姬姓就有四十國,兄弟之國有十五國。而《荀子·儒效》則說姬姓有五十三國。可見周初的分封是以姬姓為主體,而同時兼顧到異姓[5] 。其中季歷之兄太伯、仲雍的後人封於吳(今江蘇蘇州),文王二弟虢仲、虢叔封於西虢(今陝西寶雞)、東虢(今滎陽),文王諸子分別封於管(今鄭州,早滅)、蔡(今上蔡西南)、霍(今山西霍州西南)、衛(今淇縣)、毛、聃(今安徽阜陽)、郜(今山東成武東南)、雍(今修武西)、曹(今山東定陶西)、滕(今山東滕州西南)、畢(今陝西咸陽西北)、原(今濟源西北)、酆(今陝西西安市長安區西北)、郇(今山西臨猗西南);武王諸子封於晉(始封在今山西翼城西)、應(今平頂山)、韓(今山西河津東北);周公諸子封於魯(今山東曲阜)、凡(今輝縣西南)、蔣(今固始西北)、邢(今河北邢臺)、茅(今山東金鄉西北)、胙(今延津北)、祭(今鄭州東北);召公之子封於燕(今北京)。主要的異姓諸侯則

西周的歷史沿革

開創成康之治的周康王

有:商貴族微子啟、微仲衍封於宋(今商丘附近),姜姓封於齊、呂,姒姓封於杞(今杞縣),嬴姓封於葛(今寧縣西北),媯姓封於陳(今淮陽),羋姓封於楚等等 。最初的封建主要集中在中原,是建國工作的一部分,在之後並沒有繼續推廣。這些封國以人群為主體,常常遷徙數百里乃至上千裡。它們由河南向東、向南遷移,形成了周王室新的屏障。

成康時代,周王實行賑濟貧困民眾、授田於民、明德慎罰的政策,因而農業生產頗有起色、人民生活相對改善、四方外族來朝、政局穩定、人民和睦。然而康王晚期喜好征伐,據小盂鼎銘文,僅在與鬼方間的戰爭中就斬首四千八百多人,俘虜一萬三千餘人,與南方的淮夷和荊楚亦常有衝突,國民經濟陷入困境,為昭王時期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

由盛轉衰

經過昭穆時代,周朝實力削弱。這一時期,犬戎的勢力逐漸強大,阻礙了周朝與西北各國的往來。穆王西征犬戎,“獲其五王”,並將一批犬戎部落遷到太原,打通了周與西北各國的道路。以後,犬戎仍屢次侵犯周境。周懿王時,出現戎狄交侵,暴虐中國的局面,周人深為所苦。[

到周厲王時期,國內矛盾日趨尖銳。厲王橫徵暴斂,虐待百姓,還不讓國人談論國家政事。連年戰亂,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疾苦。與此同時,厲王任用榮夷公為卿士,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為壓制國人的不滿,厲王命衛巫監視,有謗王者即加殺戮。結果人人自危,終於釀成國人暴動。前841年,國人大規模暴動,厲王被迫出奔到彘。朝中由召公、周公(周定公)兩大臣行政,號為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厲王死,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周宣王繼位後,汲取教訓,改變政策;為解除戎狄的威脅,還發動了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但是社會中各種矛盾依然存在,整個社會仍處於動盪之。歷史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商周時期中原已進入青銅時代的繁盛時期,周邊的一些地區仍相對落後一些。因此,為財富及利益所驅動,周人與其它國族的戰爭幾乎一直不斷。江漢流域是蠻族的根據地。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現了衰象。宣王干涉魯國的君位繼承,用武力強立魯孝公,引起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條戎、奔戎,慘遭敗績。三十九年,與西戎別支姜氏之戎戰於千畝,慘敗。

走向滅亡

前781年,周幽王繼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政,朝政腐敗激起國人怨恨;三年(

西周的歷史沿革

周幽王和褒姒

前779年),伐六濟之戎失敗;同時天災頻仍,周朝統治內外交困。幽王,寵愛褒姒,幽王廢掉正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嬖寵美人褒姒為後,其子伯服(一作伯盤)為太子。宜臼逃奔申國,宜臼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進攻幽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宜臼靠諸侯的幫助,登上王位,是為平王,翌年遷都洛邑,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後,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於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餘臣於攜,形成兩王並立。宜臼為避犬戎,遷都到洛邑,是為周平王。東周建立。餘臣在平王十一年,既晉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被晉文侯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