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先要認識這十大變化(下)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鄉土社會發生著深刻劇烈的變化。但不管鄉土社會如何轉型、怎樣變化,以鄉為基點的活動空間不會變,以土為基礎的生存依託不會變。鄉村振興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鄉村要振興,首先應認清鄉土社會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

鄉村振興,先要認識這十大變化(下)

社會細胞由完整性向破裂性轉變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細胞,中國農村傳統的家庭觀念是"父母在,不遠遊""老婆孩子熱炕頭"。但隨著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農民工家庭由完整性向破裂性轉變,產生了"留守家庭",形成了"三大留守群體"——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一萬打工錢,三代離別淚","留守家庭"是社會穩定的隱患,如果"留守家庭"頻頻"後院起火",變成了"問題家庭",不僅是農民難以承受之重,更是社會難以承受之重。農村留守家庭為社會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破解農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以家庭為流動單元應作為社會流動的基本準則。許多發達國家人口流動的流量佔比之大不亞於中國,但都是以家庭為流動單元,社會細胞的穩定就不會使社會肌體受到損傷。

社會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後喻文化轉變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對人類文化的傳播提出了"三喻"論,即"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年輕的要向年長的學習,在農業文明時代,文化的傳承是前輩向後輩傳遞。"並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輩的經驗積累,文化可以在同代人之間傳播,這是工業文明時代的文化傳播方式。"後喻文化"是指年長的需要向年輕的請教,到了今天的信息社會,科技高度發達,年輕人比老年人思維更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強,文化傳播發生了反轉,由後輩向前輩傳播。今天中國的鄉土社會是典型的"後喻文化"時代,年輕人正在發揮著主導作用。面對瞬息萬變的電子技術,老人回家問兒子、孫子的事經常發生。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輕人利用電商平臺,嫁接各種服務於鄉村的資源,促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高度融合發展。以何種舉措應對"後喻文化"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社會價值由一元性向多元性轉變

隨著中國鄉土社會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社會價值觀愈來愈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經濟社會轉型階段,價值多元是客觀現實,但價值觀多元化容易產生價值觀紊亂,並且導致種種社會亂象。社會對此現象有的容忍、默認,有的麻木不仁。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因為是非觀念不清、說法不一,造成認知上的紊亂。價值觀多元是對的,但是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防止價值觀走偏。當價值觀不再紊亂,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普遍接受的時候,一個價值觀多元的時代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社會行為由規範性向失範性轉變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世世代代聚族而居,講究合乎禮治的行為規範,村落內部形成人們普遍認同並共同遵守的鄉規民約。在人口大流動、物慾大氾濫、文化大沖撞的背景下,鄉土社會的社會行為由規範性向失範性轉變。這種失範性是指鄉土社會中存在著許多不正常的現象,包括敬畏感缺失、羞恥感淡薄、潛規則盛行等。當人們把賺錢當文化,把常規(不偷、守時、誠信)當典範,把底線當上線時,社會生態也就遭到了破壞,社會危機便開始孕育。掃黑除惡,扶正祛邪,以現代法理精神重構鄉規民約已成當務之急。

社會治理由權威性向碎片性轉變

在傳統村落中,村落的精英分子以身作則,以自身行為和道德風範形成"權威"並影響村落,呈現出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號召力。城鄉二元制度實行以後,農村精英單向流往城市,鄉賢文化由盛轉衰,近於凋敝,鄉土社會的社會治理由權威性向碎片性轉變。農村改革40年後的今天,資源單向流入城市的時代已告終結,鄉村逐步成為人們旅遊休閒、養生養老、投資創業、詩意棲居的理想地,應當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為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活力。如何注入新活力,應當引入離退休的幹部職工、新富階層等力量共同作用,推進鄉村振興。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請聯繫作者。

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部分文字和圖片,如侵即刪。聯繫電話:010-82838985

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注三農,服務城鄉",提供規劃設計、產品定製、園區運營、數據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攬子、接地氣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科技產品和專業服務。

業務聯繫電話:15321369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