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称霸亚洲的那些年,对日本队保持17年不败

当下的中国足球大概是所有中国球迷的心头之痛。球技默默无闻,却屡屡因黑哨、假球、赌球、腐败等丑闻而被广为“关注”。一片唾骂声中,谁曾想起,历史上的国足也曾辉煌,也曾让欧洲足坛为之侧目?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中国政府曾派出93名运动员参赛。除了武术表演引起轰动外,男子足球是最大亮点。

中国足球称霸亚洲的那些年,对日本队保持17年不败

李惠堂

在那个年代,中国足球的水平在亚洲首屈一指。从1913年起,这支队伍出战10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夺得了9次冠军,对日本队更是保持17年不败,号称“中国铁军”。特别是领军人物李惠堂,被誉为“远东一代球王”,后来还曾被评为与贝利等人并列的世界五大球王。

1936年4月,这支被国人寄予厚望的球队搭乘邮轮前往香港,踏上了通向柏林的征途。事与愿违,抵港后中国球队得知,由于国民政府财政困难,无法支付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全部费用。为了实现征战奥运的梦想,球队决定提前两个多月出发,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募集路费。于是,世界体育史上最奇特的一幕出现了——一支奥运代表队,竟不得不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赛费用。

中国足球称霸亚洲的那些年,对日本队保持17年不败

在两个多月的旅途中,为了节约每一个铜板,球队不得不乘坐最低级的船,住最便宜的旅馆,有时全体队员住在一间大的房间,床位不够时就只能打地铺。每到一处,为了保证门票收入,除上场比赛的11人外,其他人都要到各入口处去“监票”。参赛队员们更是不顾劳累和伤病,力争每场比赛的胜利。在卖艺般的巡回比赛中,球队取得了24胜3平的不败战绩,共筹得近20万港币。

可笑的是,国民政府居然派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代表周家琪前来“分红”。尽管许多队员感到非常气愤,但顾及那些因没有旅费仍滞留在上海的运动员,球队最终还是拿出了十多万元港币。之后,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孟买与中国代表队会合,准备在柏林的赛场上大显身手。

中国足球称霸亚洲的那些年,对日本队保持17年不败

7月20日,中国代表团到达柏林。主办方非常轻视,根本没有给中国足球队安排练习场地,队员们只得找些狭小的地方做练习活动。再加上此前密集的赛事消耗了过多的体力,许多队员还出现了伤病,结果在8月6日首场比赛中,面对世界头号强队英格兰,中国队以0比2告负,惨遭淘汰,最终在16支参赛队中仅列第12名。实际上在比赛中,中国球员为了国家的荣誉拼尽全力,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落下风,只是由于体力不支而在最后10分钟连丢两个球。当时许多报纸都认为,中国足球水平绝不亚于欧洲各国。

中国足球称霸亚洲的那些年,对日本队保持17年不败

被淘汰出局后,中国球队又转战欧洲各国,以再次筹集路费回家,不过这次他们已得到了整个欧洲足坛的尊重。回国途中,球队先后访问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及英国,共进行了9场足球赛。在法国比赛时,他们与著名的巴黎红星队2比2战平。赛后,红星队领队盛邀李惠堂加盟,但后者婉言拒绝说:“我要保持业余球员身份,继续为中国队效力。”

当应邀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格兰比赛时,他们令一向傲慢的英格兰球迷刮目相看。第一场比赛是对英国业余足球冠军队依士林顿,最终双方2比2战平,即使如此,英国报纸也认为中国足球队踢得很出色。在离开伦敦前,依士林顿球队特地设宴欢送中国足球队,就连伦敦市长也前来参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