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回答讓朱熹稱讚,「買東西」而不「買南北」的梗是這麼解釋

8歲學生的回答竟讓朱熹稱讚?“買東西”而不“買南北”的梗原來是這麼解釋的。

說起中國的文化,無論多麼博學多才的人也不敢說學到了十之一二,這也足以看出我國文化的博大與繁雜。對於文學的研究這千年來也沒有停止過,其中的謎團雖說是減少了一些,但是增加的卻又遠遠地超出了這些數量。

學生的回答讓朱熹稱讚,“買東西”而不“買南北”的梗是這麼解釋

這些文化還分成了很多不同的學派,他們在自己所信仰的文化基礎上又創立了許多學說來佐證自己的信仰,這樣的人物已經可以稱之為偉人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有大貢獻的人就是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朱熹和一個八歲孩童的故事。

這個孩子是朱老先生的學生。一天在朱熹授課之時正巧有一個婦女從門前經過,他為了緩和一下課堂沉悶的氣氛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看著坐在下面的孩子們問道:"你們猜門口的女子是去幹什麼呢?"

學生的回答讓朱熹稱讚,“買東西”而不“買南北”的梗是這麼解釋


孩子們頓時來了興趣,高興地交談著自己的看法,他們很多人都在猜是去買東西。老師一想覺得很有道理,因為女子的手裡有一個筐子。然後他又問道:"為什麼說她去買東西而不是說她去買南北呢?"這下可難住了孩子們。

學生的回答讓朱熹稱讚,“買東西”而不“買南北”的梗是這麼解釋

在朱熹認為他們每人知道的時候一個八歲的小孩子站起來說道:"東方對應著木,西方對應著金,南方對應著火,北方對應著水,那籃子裡肯定是裝不下火和水,所以是去買東西。"朱老先生聽完竟是愣了一會兒,好久才反應過來,隨後不禁誇讚道:"真是妙呀!"

其實孩子們想問題時不會把問題想的太難,他們一般都會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這樣看來,這個小男孩說的是很有道理的,說明這個孩子善於思考也善於總結還能把自己的所學靈活的表達出來,也難怪朱熹誇獎他。

學生的回答讓朱熹稱讚,“買東西”而不“買南北”的梗是這麼解釋


那麼朱熹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在中國房屋在建造時都是坐北朝南的,這樣就把方位分成了東西兩市,所以如果有個人想要買東西的話只能去東邊買或者是去西邊買,後來人們為了方便就直接用"買東西"來代替了。

還有一種說法,說太陽主宰著萬物,太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所以就用"東西"二字來代表萬物,所以無論是買什麼都是買萬物中的一種也就是"買東西"了。解釋其實還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包含著某種文化在人們腦海中的最初印象。

學生的回答讓朱熹稱讚,“買東西”而不“買南北”的梗是這麼解釋


生活中的智慧是讓人們變聰明的最根本途徑,一個八歲的小孩子能夠利用自己所瞭解的知識對於一個自己從未想過的問題進行解釋也是一種天賦,一種能力。即使是現在我們也要學習這個八歲小孩子的思維能力,因為這種思維才真正的讓我們走出思維怪圈,找到新的答案。

貼近生活,才能真正擁有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