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见证大数据为何在贵阳崛地而起!

大数据,已悄然改变生活的模样,亦正在重塑一座城池。

2018年已进入下半场,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6.7%,尽管经济临压,整体经济运行趋势仍较稳定。目前,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上半年经济数据均已“出炉”,各大城市GDP增速如下:

图:2018年上半年各地GDP实际增速

五年,见证大数据为何在贵阳崛地而起!

GDP增速领跑全国,见证贵阳速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位列31个省会城市GDP增速榜首的为贵阳,2018年上半年GDP实际增速为11.1%,增速超两位数,比全国增速高4.4个百分点;西南五个省会城市增速均靠前,平均增速达9.06%;上半年增速最缓慢的是天津,增速仅为3.4%。

自2000年以来,贵阳市GDP增速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尽管近几年增速略有放缓,但仍走在全国前列。在2018年上半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GDP排名中,贵阳以1648亿元位列第68名,排名并不显眼,但就是这样一座城,以其持续高速的增长,展现城市新格局。

高增速背后,大数据等多方因素助推

贵阳,多年来偏居一隅,经济规模亦较平平,但为何能持续保持GDP高增速,强势崛起,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 一是基数低,故增速相对容易保持较高的水平,从2000年的265亿元到2017年的3538亿元,翻了十倍有余;

➤ 二是交通格局的改善,轨道交通、公路、铁路和航空现代化交通网络的不断建设,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三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为龙头的现代工业,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四是由于贵阳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成为国际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所带来的政策红利。

看不见的数据,看得见的价值增长

为促进经济发展,各地不乏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等诸多举措,缘何贵阳能脱颖而出,其中很大因素或归结于大数据产业。2013年9月,在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初期,贵阳以与北京中关村合作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契机,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构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贵阳产业全面升级。

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已在贵阳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2017年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博览会。2018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数博会,共吸引388家国内外企业参展,4.7万国内外嘉宾参会,参展企业和参会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图:贵阳2013-2018年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五年,见证大数据为何在贵阳崛地而起!

从2013年到2018年,短短五年时间,贵阳大数据产业快速崛起,已引进大数据产业项目近300个,如戴尔、谷歌、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甲骨文等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均已落户贵阳。2014年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仅为180亿元,随后大数据产业呈直线上升趋势,2017年全市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17亿元,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

▌为什么是贵阳?——天时地利人和

大数据目前已经成为贵阳的重要产业,阿里巴巴、苹果等大型企业均选择将大数据中心设立在贵阳,贵阳这座城市缘何能在各大城市中脱颖而出,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入驻?

图:三大原因助推贵阳大数据产业

五年,见证大数据为何在贵阳崛地而起!

贵阳曾长期被称为欠发达城市,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却成功逆袭,赢得三大电信运营商及阿里、腾讯、富士康等众多科技公司亲睐,究其缘由,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成功为大数据发展铺路。

天时:2013年11月,美国信息技术与创业基金会出台《支持数据驱动型创新的技术与政策》,随后大力支持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地,引起英法德等多国跟进,中国亦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并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正值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时,贵阳抓住与中关村合作的契机,适时发展大数据产业,成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地利:正如硬币具有正反两面一样,贵阳的地理条件亦有利有弊,而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这一面,贵阳的地理优势却尤为突出。一是温度适中,年均气温在14-18℃,具有发展大数据中心业务的气候优势,满足大型机房散热需求;二是地质结构温度,贵阳的地质决定了其不会发生严重的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三是电力优势,作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贵阳的电力稳定,且电价便宜;四是交通便捷,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城市,交通日益便捷,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打破地理局限性。

人和:可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作为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发展大数据贵阳有两大人和,一是政府主导,贵阳政府自2013年开始,积极推动大数据发展,不断引进大型大数据产业;二是人才引进,出台了一系列大数据人才专项政策,让“贵漂族”不断壮大,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贵阳大数据发展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2018年)》显示,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大数据发展指数前五的为:广东、深圳、贵州、北京和重庆,贵州以9.04的指数位列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和深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组织与政策保障、专项资金支持、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产业基础、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图:重点城市大数据发展政策比较研究

五年,见证大数据为何在贵阳崛地而起!

资料来源:《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

贵州的大数据主要集中在贵阳,贵阳大数据产业从业人员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等都占到贵州省全省的一半以上。除贵州省的政策环境以外,贵阳市亦多次出台大数据相关政策,加速大数据产业落地。在重点城市大数据发展政策出台来看,贵阳出台政策在全国范围来看频次也较高,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

▌贵阳大数据发展全国第七,政用指数居首位

《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显示:根据大数据发展指数2.0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国家官方数据和权威机构数据,从大数据政用、商用和民用三个维度对各城市大数据进行的综合评估,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和武汉。

贵阳大数据发展总指数在各城市中排名第七,处于全国前列,其中政用指数得分26.35,居各城市首位;商用指数为11.81,处于平均水平;民用指数得分为3.94,相对较低。可见,贵阳大数据发展目前偏向于政用,商用和民用发展则相对缓慢,有待提升。

图:2017年大数据发展总指数排名TOP10及分指数得分

五年,见证大数据为何在贵阳崛地而起!

数据来源:《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

▌“大数据+政务”开创社会治理新模式

贵阳作为“中国数谷”,大数据政用发展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贵阳以大数据为引领,按照“一网、一门、一次”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了“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的贵阳政务服务新模式。现如今,“人像大数据系统”、“党建红云”、“数据铁笼”等多个大数据应用已经在贵阳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广泛运用。

据统计,“人像大数据”体系共比中各类人员千余次,成功比对全国各类犯罪嫌疑人872人,其中全国在逃人员66名;利用大数据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监管的“党建红云”平台覆盖贵阳市10.5万多名党员;市直部门全覆盖的“数据铁笼”,对权力运行轨迹留痕追踪,从源头上对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目前已推送预警异常信息23.88万条。

结语

五年时间,贵阳大数据发展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目前,贵阳大数据政用仍占据主导作用,商业作用亦逐渐显现,但民用对大数据发展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尽管深圳、广州等大数据发展较好的城市已迈入有商用带动政用民用的阶段,但政策能带来多轮驱动,未来贵阳商用发展将追赶超越,推动大数据产业再上一层,进而带来贵阳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