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成緣何與「魏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為魏之“五子良將”。李典(字曼成)並不在五子之列,而在品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深感曼成之智、勇與五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其未入五子之列呢?

李曼成緣何與“魏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三國志》魏書卷十七評註: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李典(字曼成)並不在“五子良將”之列,而在品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深感曼成與五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其未入五子之列呢?

李曼成緣何與“魏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下文首先從《三國演義》的相關內容來感受下李典的智勇雙全,然後結合《三國志》的相關內容來給出我的總結。

智勇

李典第一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三國演義》第十二回,呂布佔據濮陽,曹操欲攻之。陳宮獻計,以濮陽城富戶田氏為餌,誘使曹操進城,四門放火,外設伏兵,然後擒而殺之。曹操果然中計,令夏侯惇引軍在左,曹洪引軍在右,自己引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四將,率兵入城。入城前,李典感覺此事可能有蹊蹺,遂對曹操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可惜曹操未聽其言,並喝曰:“我不自往,誰肯向前!”遂當先領兵直入,果然中計,最後幸得典韋死命相護方才得脫。

李曼成緣何與“魏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第三十五、六回更進一步體現了李典之智,話說曹子孝起兵攻劉備於新野,先命呂曠、呂翔二人引精兵五千攻打劉備,二人不敵,被趙雲、張飛斬殺。曹仁大怒,欲起兵與劉備決一死戰,此時李典冷靜的評估的劉備的實力,認為劉備乃人傑,不可輕敵,更不宜輕易攻打,需等待大軍來征剿。但是曹仁卻認為是李典怯戰,對其意見置若罔聞。在感覺無法勸說曹仁放棄攻打劉備的念頭後,李典請求留守樊城,以防止劉備乘虛攻打樊城,但曹仁還是認為李典怯戰,再次否決了他的意見,並要求同其一起進攻新野,李典無奈,只得跟隨。攻打新野,首戰是李典對陣趙雲,大戰十數合後,感覺敵不過趙雲,也深感劉備兵之精銳,遂回陣對曹仁言:“彼軍精銳,不可輕敵,不如回樊城。”曹仁大怒曰:“汝未出軍時,已慢吾軍心;今又賣陣,罪當斬首!”便喝刀斧手推出李典要斬;眾將苦告方免。乃調李典領後軍,仁自引兵為前部與劉備大戰,結果被徐庶破八門金鎖陣,大敗而退,方信李典之言。此時李典還是擔心樊城被攻打,遂勸說曹仁退兵回樊城,此時的曹仁剛剛吃了敗仗,哪裡肯退,遂不聽李典之言,準備趁夜截取劉備的營寨,無奈劉備有單福(徐庶)為軍師,早有準備,曹仁再次大敗,軍士死傷慘重,幸得李典死保,上船過河,方才得脫。上岸奔至樊城,令人叫門。只見城上一聲鼓響,一將引軍而出,大喝曰:“吾已取樊城多時矣!”眾驚視之,乃關雲長也。這個事件將李典的智勇體現的淋漓盡致,看完之後不禁讓我驚呼,曼成果具大將之才,三十九回博望坡看出諸葛亮會用火攻,更進一步印證了李典之智。

李曼成緣何與“魏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上述事件雖然能夠充分的展現李典的智勇,但是這些事件中,他的智謀均並未被採納,因此並不能看出其智謀的效果如何,下面我們通過另一個事件來看看其智謀被採納的成效。話說赤壁大戰後,張遼、李典、樂進三將奉命守合淝,此時孫權親自領兵來犯,兩軍於合淝城外對壘。初時張遼與太史慈於陣前大戰七八十回合不分勝負,此時李典敏銳的觀察到,擒賊還需先擒王,於是謂樂進曰:“對面金盔者,孫權也。若捉得孫權,足可與八十三萬大軍報仇。”說猶未了,樂進一騎馬,一口刀,從刺斜裡徑取孫權,如一道電光,飛至面前,手起刀落。宋謙、賈華急將畫戟遮架。刀到處,兩枝戟齊斷,只將戟杆望馬頭上打。樂進回馬,宋謙綽軍士手中槍趕來。李典搭上箭,望宋謙心窩裡便射,應弦落馬。太史慈見背後有人墮馬,棄卻張遼,望本陣便回。張遼乘勢掩殺過來,吳兵大亂,四散奔走,吳軍大敗,幸得程普及時趕到救了孫權,權方得安全歸營。孫權歸營,心有不甘,於是命太史慈手下一人戈定,混入合淝城中,與曹軍後槽製造城中混亂,然後趁機打開城門,與城外吳軍裡應外合拿下合淝城。於是二人於城中放起火,並大喊有人造反,城中軍士恐慌,眾多軍士一起大喊有人造反。主將張遼覺得定是有人鼓動,於是命人捉拿製造恐慌之人,話音未落,李典擒戈定並後槽至。於是斬殺二人,很快平定了騷亂,並將計就計重傷太史慈,不多時,太史慈重傷而死。從這個事件中可以充分的看出李典智謀的效果,不僅令吳國折損了兩員大將,更造成了吳軍的大敗,多年不敢再有侵犯合淝之心。

李曼成緣何與“魏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大局觀

除了智勇外,李典的大局觀也讓我銘記於心,可以通過兩個事件進行佐證。第一個事件是在《三國演義》第50回,曹操赤壁大戰失敗後,眾人甚是恐慌,慌不擇路,此時李典意識到謀士的重要性,於是與許褚保護著眾謀士與曹操匯合。《三國演義》本回中只有一句話來描述該事件,但是個人感覺對魏國卻是意義重大,可以從劉備早期坎坷的創業歷程中,知曉謀士的重要性。可以說李典保護的這些謀士,為魏國後期抵禦吳、蜀的夾攻提供了智謀的保障。

另一個事件發生在《三國演義》六十七回,孫權起十萬大軍再次攻打合淝,此時曹操大軍在漢中,合淝守軍只有七千人,難以抵擋。因此主將張遼認為只有以攻為守的方式方能短期內守住合淝,並等待大軍來援,由於李典與張遼素來不睦,因此未對此發表意見,樂進見此,遂道:“賊眾我寡,難以迎敵,不如堅守。”張遼憤慨,怒道:“公等皆是私意,不顧公事。吾今自出迎敵,決一死戰。”便教左右備馬。此時李典慨然而起曰:“將軍如此,典豈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願聽指揮。”見李典如此,樂進也同意了張遼的意見,於是三人同心協力,大敗孫權於逍遙津,並再次保住了合淝。

李曼成緣何與“魏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總結

從上述的介紹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以李典的能力位列五子良將是綽綽有餘的,但是為何最終卻未能如願呢?帶著這樣的疑問翻看了由裴松之老先生註解的《三國志》李典轉,看完之後,漸漸明白了其中緣由。下面我將列出我個人認為的幾點原因:

  1. 去世太早,《三國志》中記載,李典年三十六薨,可謂是壯年而逝,因此我認為活的時間太短是其未成為五子良將重要原因,對比五子良將中的幾人,去世時年齡均在五十之後,三十六便去世的李典,在軍功上自然會比他們少很多。
  2. 勇力不足是其不能成為五子良將的又一原因,五子良將中的五人,可謂人人皆是萬人敵,而李典與他們相比則稍顯勇力不足。
  3. 最初培養方式有偏差,《三國志》裴松之先生的註解中提到:典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群書。太祖善之,故試以治民之政。可見曹操最初是以文官的方式培養李典,因此在行軍打仗的安排上曹操多少會有些顧慮,自然也減少了李典建立戰功的機會。

雖然李典並未進入五子良將的行列,但是陳壽老先生卻將其排在魏書十八卷的第一位,地位僅次於五子良將,也能夠看出歷史對他的肯定。

對於李典的介紹就到此為止了,感謝大家的觀看,下一期將為大家帶來“張繡”的相關內容,如果想及時觀看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訂閱號《弋(yi)三國》,會定期為大家更新三國的有趣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