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一战期间,打了四年惨烈消耗战最终侥幸获胜的法国,青
一代死伤惨重,战后,社会上下充满厌战情绪,渴望和平。在二战初期,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波兰期间,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三国,采用绥靖政策,竭力避战求和。

在法国持续纵容观望中,德军没有给法国面子,1940年5月10日,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对法国发动攻势。承平已久,没有任何准备的英法联军在德军新式闪击战下一击即溃。历经敦刻尔克大撤退后,1940年6月,法国贝当元帅组阁(又称维希政府)向德国投降,法国成为德国战争机器工厂。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贝当元帅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戴高乐将军

原贝当内阁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成立“自由法国运动”流亡政府抵抗德军。下面是二战期间,法国军队服饰解读,寄人篱下,穿着以美、英式为主,说明请参照图示序号阅读。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0年7月,伦敦,法国外籍军团士兵,带帽徽的1926年式亚得里安钢盔(国内部分地方军队也有装备),MAS36栓动式步枪;

1940年11月,塞内加尔狙击兵;

1941-44年,英格兰,自由法国军校生,英式军装,法式高山贝雷帽,M1926式亚得里安钢盔;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0-43年,萨哈拉图瓦特连队,骆驼骑兵,M1892式卡宾枪;

1941年,乍得,勒克莱尔上校,1942年3月30日,晋升为准将,穿戴意大利军太阳帽;

1942年,西部沙漠,第1摩洛哥骑兵行军团,司法警察军士长;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2年,西部沙漠,特别航空队法兰西中队,穿着1937年式英国战斗服、绑腿,头戴套头毛线帽子,裹着阿拉伯式头巾,自由法国伞兵飞翼章就区别于英军的唯一标志;

1943年,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步兵第2团,中士,1928式汤普森冲锋枪;

1943年,突尼斯,外籍军团第1徒步步兵团,军官;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3年9月,北非兵团军人,摩洛哥式斗篷是北非兵团军人服装主要特征,M1917A1式钢盔;

1943年,第5非洲轻骑兵团,司法警察军士;

1943年,意大利,第8医疗营,救护车驾驶员,全身美式服饰,主要以帽子上的法国远征部队帽徽做区别;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4-45年冬,法国突击队员,深蓝色贝雷帽,M3式(黄油枪)冲锋枪;

1944年6月,布列塔尼,特别航空部队法国籍伞兵;

1944年11月,瓦尔赫伦,海上突击队,轻步兵;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4年8月,普罗旺斯,北非炮兵;

1944年,普罗旺斯,阿尔及利亚士兵,除法国1926式钢盔外,其他都是美式装备;

1943年,非洲轻骑兵第7团,少尉;

1945年1月,阿尔萨斯,伞降轻骑兵,美式装备;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4年8月,第1法兰西团骑兵中队,下士,MAS36栓动式步枪;

1944年夏,法国宪兵,M1935S鲁比手枪,高筒磨光护腿,士官版军靴;

第49步兵团,突击队员,斯特恩式冲锋枪;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自由法国部队

1945年,西法兰西军团,步兵,毛瑟98k式步枪;

1945年,奥弗涅游击队员,M1935S鲁比手枪,李·恩菲尔德4型步枪;

1945年夏,奥地利,步兵;

二战结束后,当年投降最早、抵抗最弱、脸皮最厚的法国,摇身一变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而同期中国经历八年抗战,付出巨大牺牲后才为自己赢的这一国际地位。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1943年1月 三巨头聚首“卡萨布兰卡”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

这才是二战三巨头。

二战期间地位最尴尬、脸皮最厚的法军,服饰以英、美风为主

二战三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