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片《江湖兒女》與《芳華》對比,爲什麼同爲文藝片範疇,票房成績卻相差較大?

讀劇慧眼


文藝片和商業片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大家想象得那麼大。

其實電影有很多很多種類型,要細究起來,根本不是商業片和文藝片兩個類型就能說明的。還有披著商業片外衣的文藝片啊,或者披著文藝片類型的商業片啊.......

這麼搞下去,大家都會暈的。

所以這2個電影票房差距大,和文藝片與否沒有太大關係。

那和什麼有關係呢?要我來說,和多少觀眾喜歡這部電影有關係。

馮小剛的《芳華》是一部引發了廣泛共鳴的電影,甚至可以說是寫給上世紀5、60年代人的一首歌,讓他們共同緬懷一下曾經的青春年華。所以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引發了大量50多歲觀眾群的共鳴,有共同的情感回憶。

去年《芳華》上映時候,這張圖片讓很多人淚目。

就是因為這個電影讓很多5、60歲的觀眾群感動,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進過文工團,但是在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到很多年輕時代的場景。比如大街上隨從可見的主席像,比如那個年代的下鄉,樣板戲,等等這些。

還有關於那場戰爭的描寫,也讓很多參與過戰爭以及聽說過戰爭的觀眾也很有回憶感。

他們都已經白髮蒼蒼,去電影院看一部描寫他們年輕時代的電影,看起來很溫馨。

大家都有老的一天。所以這份情大家都可以感受到。

這是《芳華》票房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馮小剛的電影一向都是票房保障。雖說馮小剛這兩年重新拍電影不如早期賀歲片那麼厲害,拿過好幾次年度票房冠軍。但是馮小剛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還不錯。

提到馮小剛的電影,大家都覺得值得期待。所以在《芳華》上映之初,會有很好的觀眾基礎。

再加上電影確實拍得不錯,最後票房就爆發了。


相比之下,賈樟柯的電影沒法和馮小剛比啊。

第一,賈樟柯的電影這麼多年留給觀眾的印象就是不好看。都是給文藝青年看的電影,大家都看不懂。

賈樟柯電影也就是最近幾年國內票房總數高了,《山河故人》票房才超過1000萬。之前上映的電影都只有幾百萬,幾十萬。

尤其是當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三峽好人》,和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一起上映,票房才40萬。

第二,是因為賈樟柯的電影,普通觀眾真的看不懂,不喜歡。

這裡我要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文藝片,尤其是這些獲得歐洲三大獎的文藝片,賈樟柯、侯孝賢等人喜歡拍的文藝片到底是什麼路數。

簡單地說呢,他們拍的文藝片不重視情節。情節大家知道的吧,反正就是故事基本沒有情節可言,或者說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你也知道電影在放些什麼畫面,他們說的話你也聽得懂,但就是1個小時,2個小時看下來,不知道為啥發生了這些事兒。

文藝片這種電影,導演根本就不是為了講一個故事給觀眾聽。他是想表達一種情緒或者什麼東西,總之就不是正常的講故事。

所以文藝片,尤其是賈樟柯的文藝片,看著覺得非常悶。賈樟柯這還算好的。

大家有興趣去看看侯孝賢上一部電影《聶隱娘》。

我保證大多數觀眾根本看不完。因為這個電影何止沒有情節,它大量的時間就是畫面停在那裡不動,沒有文藝片觀賞習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導演想幹嘛。

所以很多人覺得文藝片都是在裝逼。

所以很多觀眾壓根就不會去看文藝片,看到賈樟柯這3個字,他根本不會去買票的好不好。

這樣的賈樟柯,他的電影票房怎麼會好呢?


梁鵬飛


文藝片之間也是有很大的區別,這個區別在於幾個方面:

第一,是一個作者電影還是一個觀眾電影?所謂作者電影就是電影的故事是導演比較主觀的私人化表達,導演更注重於表達他內心的想法。觀眾電影是在創作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到觀眾的感受,讓他們在這個觀看過程中情緒變化起伏。顯然賈樟柯的電影大部分都是作者電影。

第二,卡司是不是足夠商業化。江湖兒女的卡司是廖凡和趙濤,其實趙濤並不是一個有商業化元素的演員,廖凡勉強算,但是大部分也都是文藝片為主。而馮小剛的這部芳華,女主在選擇過程中就採取了海選的方式,男主就是我們熟悉的黃軒,是流量與演技兼具的一位小生。此外還有像趙立新等等這樣的老戲骨壓陣,這部電影總體上的商業元素是OK的,差距明顯。

第三點,有沒有一股情懷能夠讓觀眾去感受。江湖兒女只是講述了一個大同的黑幫故事,不是很有代表性,相反芳華里面有文工團的情懷,還有抗戰老兵的情懷,這就撬動了很大的一塊市場。相比之下,後者就更有市場潛質。

最後我們不要用文藝和不文藝來界定一部電影,要看它是否商業或者是不商業不商業的電影,就不會有高票房商業的電影,哪怕他文藝也能賣得很好。

以上。


今天道


《江湖兒女》和《芳華》可不能簡單的都歸類為文藝片。

《江湖兒女》其實還是沒有擺脫它的侷限性。

這個侷限性講的不是說某個地理位置的侷限,而是某個階層的文化侷限。

《江湖兒女》的主人公們是小縣城的底層人民,而且還是底層人民中有那麼一點膽識和能力的人,至少通過不管說正經不正經的手段,人家做到了幫派頭目的地位,不缺錢,不缺勢力,還有點小文藝氣息,能在這種小縣城裡自稱地下之王。

但《芳華》不一樣,《芳華》的故事雖然也只是發生在一個文工團,但人物是大時代下非常典型的類型,他們活的很典型,遭遇的事件也很典型,足以代表那個時代裡的大多數人。

所以很多5、60年代的觀眾在看完《芳華》後,非常感動,說這是屬於他們時代的故事,因為大家都有共鳴。

簡單來說,《芳華》是大時代的流行產物,而《江湖兒女》只是小地方的特產而已。


蔡小馬


這個問題只要看看“曉說”高曉松給馮小剛作訪談那期就有答案了。馮小剛把票房電影和評獎電影在敘事結構電影語言上的區別說的很清楚,把受眾的觀影需求分析得很透徹。 其實就像胡錫進說的那樣,一個看了“添堵”,一個看了“舒服”!導演本身對美學追求兩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那麼賈樟柯為什麼喜歡拍“添堵”的電影,這類電影又好在哪裡呢?我覺得可能源自於有些觀眾就喜歡追求攻克難關後的那種快感吧!把越是支離破碎的東西,越是沉悶的東西重新整合,自己從中梳理出某個高潮,真善美,倍有成就感。 所以導演根據這部分人的需要乾脆把簡單的故事講複雜,把動情的故事講壓抑,給觀眾自己去解構從中找到滿足感。

就好像人們對於繪畫的追求,如果你的審美還停留在寫實階段,那你看那些抽象派的東西圖個啥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