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江湖儿女》与《芳华》对比,为什么同为文艺片范畴,票房成绩却相差较大?

读剧慧眼


文艺片和商业片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大。

其实电影有很多很多种类型,要细究起来,根本不是商业片和文艺片两个类型就能说明的。还有披着商业片外衣的文艺片啊,或者披着文艺片类型的商业片啊.......

这么搞下去,大家都会晕的。

所以这2个电影票房差距大,和文艺片与否没有太大关系。

那和什么有关系呢?要我来说,和多少观众喜欢这部电影有关系。

冯小刚的《芳华》是一部引发了广泛共鸣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写给上世纪5、60年代人的一首歌,让他们共同缅怀一下曾经的青春年华。所以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发了大量50多岁观众群的共鸣,有共同的情感回忆。

去年《芳华》上映时候,这张图片让很多人泪目。

就是因为这个电影让很多5、60岁的观众群感动,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进过文工团,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很多年轻时代的场景。比如大街上随从可见的主席像,比如那个年代的下乡,样板戏,等等这些。

还有关于那场战争的描写,也让很多参与过战争以及听说过战争的观众也很有回忆感。

他们都已经白发苍苍,去电影院看一部描写他们年轻时代的电影,看起来很温馨。

大家都有老的一天。所以这份情大家都可以感受到。

这是《芳华》票房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冯小刚的电影一向都是票房保障。虽说冯小刚这两年重新拍电影不如早期贺岁片那么厉害,拿过好几次年度票房冠军。但是冯小刚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还不错。

提到冯小刚的电影,大家都觉得值得期待。所以在《芳华》上映之初,会有很好的观众基础。

再加上电影确实拍得不错,最后票房就爆发了。


相比之下,贾樟柯的电影没法和冯小刚比啊。

第一,贾樟柯的电影这么多年留给观众的印象就是不好看。都是给文艺青年看的电影,大家都看不懂。

贾樟柯电影也就是最近几年国内票房总数高了,《山河故人》票房才超过1000万。之前上映的电影都只有几百万,几十万。

尤其是当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三峡好人》,和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起上映,票房才40万。

第二,是因为贾樟柯的电影,普通观众真的看不懂,不喜欢。

这里我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艺片,尤其是这些获得欧洲三大奖的文艺片,贾樟柯、侯孝贤等人喜欢拍的文艺片到底是什么路数。

简单地说呢,他们拍的文艺片不重视情节。情节大家知道的吧,反正就是故事基本没有情节可言,或者说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你也知道电影在放些什么画面,他们说的话你也听得懂,但就是1个小时,2个小时看下来,不知道为啥发生了这些事儿。

文艺片这种电影,导演根本就不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观众听。他是想表达一种情绪或者什么东西,总之就不是正常的讲故事。

所以文艺片,尤其是贾樟柯的文艺片,看着觉得非常闷。贾樟柯这还算好的。

大家有兴趣去看看侯孝贤上一部电影《聂隐娘》。

我保证大多数观众根本看不完。因为这个电影何止没有情节,它大量的时间就是画面停在那里不动,没有文艺片观赏习惯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导演想干嘛。

所以很多人觉得文艺片都是在装逼。

所以很多观众压根就不会去看文艺片,看到贾樟柯这3个字,他根本不会去买票的好不好。

这样的贾樟柯,他的电影票房怎么会好呢?


梁鹏飞


文艺片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几个方面:

第一,是一个作者电影还是一个观众电影?所谓作者电影就是电影的故事是导演比较主观的私人化表达,导演更注重于表达他内心的想法。观众电影是在创作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让他们在这个观看过程中情绪变化起伏。显然贾樟柯的电影大部分都是作者电影。

第二,卡司是不是足够商业化。江湖儿女的卡司是廖凡和赵涛,其实赵涛并不是一个有商业化元素的演员,廖凡勉强算,但是大部分也都是文艺片为主。而冯小刚的这部芳华,女主在选择过程中就采取了海选的方式,男主就是我们熟悉的黄轩,是流量与演技兼具的一位小生。此外还有像赵立新等等这样的老戏骨压阵,这部电影总体上的商业元素是OK的,差距明显。

第三点,有没有一股情怀能够让观众去感受。江湖儿女只是讲述了一个大同的黑帮故事,不是很有代表性,相反芳华里面有文工团的情怀,还有抗战老兵的情怀,这就撬动了很大的一块市场。相比之下,后者就更有市场潜质。

最后我们不要用文艺和不文艺来界定一部电影,要看它是否商业或者是不商业不商业的电影,就不会有高票房商业的电影,哪怕他文艺也能卖得很好。

以上。


今天道


《江湖儿女》和《芳华》可不能简单的都归类为文艺片。

《江湖儿女》其实还是没有摆脱它的局限性。

这个局限性讲的不是说某个地理位置的局限,而是某个阶层的文化局限。

《江湖儿女》的主人公们是小县城的底层人民,而且还是底层人民中有那么一点胆识和能力的人,至少通过不管说正经不正经的手段,人家做到了帮派头目的地位,不缺钱,不缺势力,还有点小文艺气息,能在这种小县城里自称地下之王。

但《芳华》不一样,《芳华》的故事虽然也只是发生在一个文工团,但人物是大时代下非常典型的类型,他们活的很典型,遭遇的事件也很典型,足以代表那个时代里的大多数人。

所以很多5、60年代的观众在看完《芳华》后,非常感动,说这是属于他们时代的故事,因为大家都有共鸣。

简单来说,《芳华》是大时代的流行产物,而《江湖儿女》只是小地方的特产而已。


蔡小马


这个问题只要看看“晓说”高晓松给冯小刚作访谈那期就有答案了。冯小刚把票房电影和评奖电影在叙事结构电影语言上的区别说的很清楚,把受众的观影需求分析得很透彻。 其实就像胡锡进说的那样,一个看了“添堵”,一个看了“舒服”!导演本身对美学追求两种不同的感官体验。

那么贾樟柯为什么喜欢拍“添堵”的电影,这类电影又好在哪里呢?我觉得可能源自于有些观众就喜欢追求攻克难关后的那种快感吧!把越是支离破碎的东西,越是沉闷的东西重新整合,自己从中梳理出某个高潮,真善美,倍有成就感。 所以导演根据这部分人的需要干脆把简单的故事讲复杂,把动情的故事讲压抑,给观众自己去解构从中找到满足感。

就好像人们对于绘画的追求,如果你的审美还停留在写实阶段,那你看那些抽象派的东西图个啥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