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甘南夏河县拉卜楞寺内有一所院落,与其它建筑并无二致,但却挂着"甘肃佛教学院"的大牌子,这块牌子也与国内大专院校的牌子并无二致。看到这样的牌子,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拉卜楞寺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比较高,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庙之一。藏传佛教的六大寺院分布在今天西藏,青海,甘肃等广袤的藏地,前藏有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拉萨),后藏有扎什伦布寺(日喀则),康藏有塔尔寺(青海西宁);而拉卜楞寺属于安多藏区。这六大寺院虽没有布达拉宫的非凡气势,但座座都有着神话般的传说,栋栋殿堂都是那样的精美绝伦,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拉卜楞寺是佛教寺院,是早在上世纪八零年代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但在游人眼中更象是一个旅游景区,管理规范,秩序井然。在寺院内可以随意走动拍照,但是不能随意拍摄寺内的喇嘛,否则可能会引来不客气的对待,会被要求删除照片,并且是在喇嘛的监督之下。进出各个经堂和佛殿皆须红衣喇嘛带领引导,有何问题可以向喇嘛请教,如同景区导游。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虽说拉卜楞寺早就成了旅游景点,到处走动的游客给寺院带来了鲜活的气息,当然还有不菲的经济效益。在名个景区喧嚣惯了的游客,在寺院却是出奇的安静与循规蹈矩,这大概与从小耳闻目睹的佛教传说与老人们烧香拜佛有关。游人的到处走动,似乎并没有影响喇嘛僧人的活动,可能相反的是因为了观众,年轻喇嘛们做起自己的佛事活动会更加认真,更有庄重和神圣的仪式感。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年经喇嘛们聚到一起时,是辩经?是交流?是引人注目的佛事活动。

与别处的寺院不同的是,拉卜楞寺更象是一座学校。寺内设立了六个学院,分别为闻思学院、时轮学院、医药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寺内还建有六个经堂,每个学院各有一个经堂,作为平时上课和集体活动的场所。学院学期长短不一,还设立了不同的学位,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内赫然醒目的学院招牌使人刮目相看。

在参观闻思学院时,引导我们参观的是一个谦逊礼貌的年轻喇嘛,他在给我们讲解时提到了金刚经的话题,之后我和他作了交流。金刚经的翻译者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而与我同行的好友恰巧就是来自鸠摩罗什故乡--------新疆库车(龟兹),我和好友一同与他聊鸠摩罗什,聊他在河西凉州(今甘肃武威)逗留期间的很多故事。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我曾经参观并拜谒了建于武威的"鸠摩罗什寺",虽然没有读过他翻译的佛经作品,但是我知道他是一位造诣高深的佛学家、翻译学家、语言学家,其在佛学界、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当告别拉卜楞寺时,我们还在白塔之下合影留念。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年轻喇嘛的现代生活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年轻喇嘛也时尚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悬挂着"甘肃佛学院"大招牌的拉卜楞寺,其学生从哪里来?之后又到哪里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拉卜楞寺在历史上曾有众多的土地佃农,众多的牛羊牲畜,更有众多的寺院。作为解放前政教合一的拉卜楞寺,作为安多藏区的统治中心,据说曾经管辖着甘南青海的108个寺院。这个数字可是有些庞大了,如何管理好这些寺庙,如何带好这支队伍一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当年国民党从黄浦军校起家,没用几年便统一了中国,靠得便是人才的培养。而政教合一的拉卜楞寺的最高领导人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佛教学院自然也就成了拉卜楞寺自己的"黄浦军校"。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里的儿童喇嘛

学校要有学生,学生当然还是从这支队伍中来选拨招录。所属寺庙有108个,每个寺庙都会有一个最高领导人-------活佛,根据藏传佛教仪规,活佛实行的是灵童转世制度,这就注定了新选拨的领导人都是年龄很小,需要严格的培养教育。每个寺庙都会有一个管理层,都会有一批部门管理者,这些人的产生、能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要靠严格的选拨,更要靠全面系统的培训。每个寺庙都需要有几个或几批专业骨干、学术带头人,有了他们,事业才能做强做大。而这些人,都是当然的佛教学院的招生和培养的对象。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座落在大夏河畔的拉卜楞寺,无疑是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站在拉卜楞寺对面的山上,拉卜楞寺尽收眼底,大夏河象一条白色的哈达,缠绕在拉卜楞寺周围。而拉卜楞寺背后大山上云雾缭绕,在碧蓝的天空上犹如升腾的仙气,把拉卜楞寺带到了一个大美的天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告别拉卜楞时,我们牢记住的是佛教的精深;

回望拉卜楞时,我们忘不了的是宗教的虔诚。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佛寺前的沉思

所有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缄默时,捍卫着自己的内心,不张扬,不喧嚣,不献媚,不畏世,也不容抗拒。从他们的眼神读出的,是淳朴,是简单,是持之以恒,也是坚定不移。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转经长廊

拉卜楞寺拥有环绕整个寺院的转经长廊,共有一千七百多个转经桶,绵延3.5公里,长长的转经长廊,是灵魂超越尘世进入天国之路。虔诚的朝拜者,口吟六字真言,手不停地拨动硕大的经筒,坚定地向前走去,永不停息。
拉卜楞寺 甘南佛教的“黄埔”

拉卜楞寺掠影

拉卜楞寺更像一个城镇,外来的是游人,常住的是喇嘛。在寺内的角角落落,大路小巷,到处都是一种颜色、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