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简称重大(CQU),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31所中管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重大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现是国家“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也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重庆市大学联盟”、“中国酿酒高校联盟”成员,设有研究生院。

1929年刘湘创办重庆大学,20世纪40年代成为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重庆大学。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5212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60余万平方米,累计藏书450万册,中外期刊6500余种;各类权威文献数据库200个;下设35个学院,有本科专业95个,覆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艺、医11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47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9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700余人。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标边沿为正圆型线条,内部中间为倒三角图形,其内中下部为水波纹背景及两层共五个山形图样,上部为“1929”数字;三角形外上方为齿轮,左右方各一束弧形橄榄枝图案;正上方为毛泽东书法手稿字体“重庆大学”,正下方为弧形英文“CHONGQINGUNIVERSITY”。

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释义: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6月,学校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种(含建筑学学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博士)。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37个、立项建设1个。

ESI世界排名

ESI前1‰:工程学;

ESI前1%: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临床医学;(截止2017年11月)。

第四轮学科评估

A-类(3个):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B+类(14个):法学、数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工商管理。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排名

按A类以上排名45,按B+类以上排名27,按理工科高校排名13。

重点学科

国家级: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肿瘤医学科。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网络)20门、市级精品课程4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3门、市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立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含网络)11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语言语音实验教学中心、数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培训中心。

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历史沿革

三大源头

重庆大学

1929年,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

随后,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并亲任第一任校长。

1933年,重庆大学由菜园坝迁入现在的地址重庆沙坪坝,并建立了第一栋教学楼即理学院楼。

1934年3月13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到沙坪坝视察重庆大学后赞叹学校“颇有蒸蒸日上之势”。

1935年重庆大学正式更名为省立重庆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国民政府迁渝。国立中央大学等高校内迁重庆,重庆大学拿出沙坪坝松林坡约200亩土地,供中央大学建校舍携手办学。这个时期,两校师资互聘、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在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的紧密合作下,两校教育和科研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抗战时期在重庆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执教与求学的师生中,几十年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人数有100多位。

半年后重庆作为抗战时唯一未沦陷的工业城市,马寅初、李四光、卢作孚、周均时、吴冠中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来到重庆大学教学,蒋介石提出要把重庆大学办成中国的“剑桥”。

1938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到校参观为重庆大学亲笔书写校名,同年周恩来赴重庆大学抗战大礼堂进行了《第二期抗战形势》演说。

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远东地区短波电台全部沦陷。我校工学院院长冯简在重庆大学附近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35千瓦短波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即著名的“重庆之蛙”。

1939年,汪伪政府投敌,中国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蒋介石于重庆大学理学院楼发表演讲并通过《声讨汪逆兆铭案》。同年,邓颖超同志赴重庆大学进行妇女同志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演讲。

随后日本对重庆开始了长达6年的大轰炸,期间两校师生坚韧不拔,不畏日寇狂轰滥炸。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也都曾在重大的防空洞里读书学习。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随中央地质研究所迁来重大时,就住在重大工学院的地下室里。当时,他任重庆大学教授,并在重庆大学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而李四光居住的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在轰炸中屡次中弹却屹立不倒,展现的是重庆大学越炸越强的精神,胜利后学生们用残垣断墙垒筑起一座大轰炸纪念碑。

1942年,省立重庆大学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于重庆大学发表演讲。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三分之一的重大学子投笔从戎抗日,涌现了如何其忱等一批抗日英雄。

1945年,“重庆之蛙”第一个向全国同胞广播-日本无条件投降。重大学子何其忱驾驶“美龄”专机号参加芷江受降。并由重庆大学黎伦杰教授设计了中国抗战胜利记功碑,即今日之解放碑。

1946年内战爆发前,时任南方局负责人的周恩来第二次赴重庆大学发表抗日救亡演讲“中国民主运动的问题”。同年国立中央大学还校南京结束联合办学。

1947年,工学院院长冯简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北极地区考察。同年国民政府将重庆中央医院附属沙磁医院改组为重庆大学医学院附属沙磁医院,成为重庆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5]

1949年,重大、中工等校4000多人,在团结广场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举行声势浩大的请愿示威,把争取温饱的斗争推向高潮。同年11月重庆解放,次年国立重庆大学更名为重庆大学。

1952-1956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除工学院部分专业外其他学部均遭到拆分,参与组建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重庆大学附属沙磁医院独立为重庆市肿瘤医院。

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以后,学校大力恢复、重建各个学科,发展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同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6年,通过教育部“211工程”部门预审,同年被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重庆建筑大学

1952年,西南工业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川北大学、西南贸易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川南工业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即今重庆交通大学前身)等7校的木土、建筑系科合并升格为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953年,云南大学、贵州大学2校的木土建筑系科并入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954年,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1971年,重庆交通学院并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1979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原重庆交通学院部分)复校重庆交通学院,现发展为重庆交通大学。

199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

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创建;

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升格为重庆建筑专科学校;

1992年,重庆建筑专科学校更名为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合并至今

2000年,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回归组建新的重庆大学;同年,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获准设立;同年9月,成立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2001年,经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4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高校,国家31所副部级大学之一;

2006年,中国重庆大学和泰国勿洞市市政局于2月19日签署了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2007年,重庆大学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2010年11月,由9所工业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组成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简称“卓越大学联盟”)。11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文支持重庆大学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渝府发〔2010〕119号)。

2011年3月6日,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推进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6月10日,牵头建立了重庆市大学联盟,并同北京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4年,重庆大学为“卓越大学联盟”轮值主席学校。同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

2016年3月1日,重庆大学与两江新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建“中新(重庆)国际联合研究院”。3月23日,重庆大学(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成为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2017年5月25日,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

2017年,登发新增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公示,同年重庆肿瘤医院和重庆第四人民医院挂牌重庆大学附属医院。自此重庆肿瘤医院回归重庆大学体系,重庆大学恢复国立大学时期“文、理、工、商、法、医”的所有学部。

2017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被列入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之一。

2017年12月,重庆大学近代建筑群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2018年3月,在重庆大学软件学院的基础上组建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

2018年3月30日,重庆市委宣传部与重庆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共建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