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21世嫡孫,爲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前言

大宋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宋朝由宋太祖趙匡胤創立,傳了167年,史稱北宋。公元1127年,金國入侵北宋,攻破東京(今開封),擄走徽宗、欽宗二帝以及皇族、後宮妃嬪、朝臣三千餘人,東京城也被劫掠一空,史稱靖康之恥,也宣佈了北宋的滅亡。徽宗趙佶第九子、欽宗趙桓之弟康王趙構免於此難,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承帝位,重建宋朝,史稱南宋。南宋共傳了153年,這150多年,是屈辱的150多年,是戰戰兢兢的150多年,屢遭金國入侵,數次委屈求和,忍辱求生,金國滅亡後,又遭蒙古國侵略,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失敗後,左丞相陸秀夫揹著年僅7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跳海而亡,南宋王朝也就此算是徹底解脫了。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金兵

精忠報國-岳飛

南宋長期偏安秦嶺淮河以南,苟且偷生,卻也曾出了多位抗擊金國入侵的英雄人物,其中以“中興四將”最為突出: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錡。其中,岳飛作為“中興四將”之首、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名垂青史,千古傳頌。岳飛能文能武、智勇雙全、善於治軍,“岳家軍”戰鬥力超強,“皆可以一當百”,對金作戰屢戰屢捷,經常以少勝多,金人曾無奈地慨嘆生不逢時:“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的治軍有6項原則:兵貴精不貴多、嚴謹訓習、賞罰公正、號令嚴明、嚴肅紀律、同甘共苦。岳飛不僅作戰勇敢,更講究謀略,與金國小商橋一戰,以300騎兵殺死金兵2000餘人的經典戰例。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岳飛劇照

相傳岳飛去世後,其四子嶽震、五子嶽霆在(今湖北省)黃梅縣聶家灣隱居避禍,根據岳飛生前的遺存整理出了《武穆遺書》。此書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裡均有提及:金國王爺為稱霸中原而與各路英雄爭奪《武穆遺書》,朱元璋依靠《武穆遺書》打敗元朝,創建大明王朝。1986年,岳飛第27代後裔嶽進參加了全國民間武術表演大會,他表演的岳家拳技壓群雄,榮獲金獎,800年深藏民間的“岳家拳”和《武穆遺書》浮出水面。作為忠烈之後,嶽進深明大義,1987年將古抄本《武穆遺書》捐獻給國家,並獲得300元獎金。

岳飛不僅愛民如子,對待俘虜也從不濫殺無辜,願意加入岳家軍的歡迎,不願意的給路費回家,因此岳家軍深受老百姓愛戴,被百姓稱為“南宋人民的子弟兵”。岳飛一生念念不忘收復中原,直搗黃龍(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當時是金國腹地)。公元1140年,金國完顏兀朮撕毀和議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奸相秦檜一意求和,深恐岳飛破壞其和議大計,竟一天之內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勒令班師,岳飛班師回朝後即被投入大理寺大獄。1142年1月,趙構以莫須有(即“有可能有”)的罪名,將岳飛及其長子岳雲、部將張憲殺害,岳飛年僅39歲。1162年,宋孝宗趙昚繼位後,岳飛冤情得以昭雪,得以禮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並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宋高宗趙構劇照

岳飛的文學水平也非常高,有多部書法和詩文作品流傳後世,其中《滿江紅·寫懷》更是成為千古名篇。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三朝武臣巨擘-嶽鍾琪

岳飛有五子:嶽雲、嶽雷、嶽霖、嶽震、嶽霆。岳飛去世後,其後代為避禍潛居各地。到清朝康熙年間,岳家又出了一位響噹噹的大英雄,頗有乃祖之風,名叫嶽鍾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為岳飛21世孫,三子嶽霖之後。嶽鍾琪平定西藏、招撫青海、平定大小金川、推行攤丁入畝和改土歸流,官至陝甘總督、四川提督,並封三等威信公,去世後乾隆帝賜諡襄勤,贊其為“三朝武臣巨擘”。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嶽鍾琪劇照

平定西藏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與沙俄勾結,派其侄子大策凌敦多布率兵六千入侵西藏,佔領拉薩,圍攻布達拉宮,殺害了拉藏汗及兩個兒子,達賴、班禪均被囚禁,西藏淪陷。屋漏偏逢連夜雨,緊鄰西藏的多地藏族首領也紛紛趁勢獨立,西藏危急。康熙急命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前往招撫。32歲的副將嶽鍾琪率六百精兵作為先鋒,在招撫遭到拒絕的情況下,首戰即智擒多名叛軍首領,擊潰叛軍三千,其餘叛軍紛紛歸降,惟剩準格爾汗國大策凌敦多布據守寨桑饒巴(今西藏洛隆縣)三巴橋(今嘉玉橋)。兵貴神速,嶽鍾琪馬不停蹄立即率兵突襲寨桑饒巴,與此同時挑選軍中會講藏語的30人,著藏服,騎快馬,與當地藏族土司秘密取得聯繫獲得支持,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準噶爾使者5人、隨從6人活捉,自己率兵一舉擊潰三巴橋藏軍。

之後,嶽鍾琪施巧計活捉了拉薩門戶--喇哩守將“萬人敵”黑喇嘛,又率部馬不停蹄,日夜兼程,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八月十九日抵達拉薩山城,消滅準噶爾軍隊,活捉了大策凌敦多布在拉薩城做內應的喇嘛400多名,招降歸附準噶爾軍的藏兵7000餘人。藏王達克咱聞清軍來救,喜不自勝,親自出城迎接清軍入城。在平定西藏的叛亂中,嶽鍾琪出奇兵,施巧計,剿撫並用,以番攻番,初次嶄露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事才能,戰後升任四川提督,得賞孔雀花翎。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康熙御製平定西藏碑亭

招撫青海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族和碩特部臺吉羅卜藏丹津糾集其他大小部落,聚兵10餘萬人,進犯西寧,劫持了親王察爾罕丹津,並且殺害朝廷派去調和的欽差大臣。雍正龍顏大怒,命川陝總督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四川提督嶽鍾琪為徵西副將軍、參贊大臣,揮師西征。

嶽鍾琪親率六千精銳取道甘南直撲青海。沿途之上,順從者招撫,抵抗者剿滅,不到半天時間,即攻破堡寨27處,殲敵數千。年羹堯部剛到西寧城,立足未穩,被羅卜藏丹津糾集主力圍城猛攻,敵眾我寡,年羹堯形勢危急。嶽鍾琪率六千鐵騎火速趕去馳援,一陣衝殺即殺得羅卜藏丹津兵馬丟盔卸甲潰不成軍,年羹堯又命城中清軍裡應外合內外夾擊,不到4個小時,藏軍一萬餘人或死或降,僅羅卜藏丹津率百餘騎突圍逃走。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羅卜藏丹津劇照

之後,嶽鍾琪乘勝追擊,率精兵五千,良馬一萬,分三路兵發羅卜藏丹津駐地--額穆納布隆吉爾,一通衝殺,清軍大獲全勝。兵貴神速,嶽鍾琪命令人不下鞍、馬不停蹄、晝夜兼行,又接連攻克了伊克喀爾吉、噶斯、次布爾哈、哈達河畔南北兩岸藏軍、烏蘭木呼兒叛軍主力,活捉了羅卜藏丹津之母阿爾太哈屯、妹妹阿寶等叛軍酋領眷屬,羅卜藏丹津再次化妝逃走。嶽鍾琪成功收復被叛軍佔領的青海地區60萬平方華里的領土,雍正帝大喜,封嶽鍾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肅提督。

平定大小金川

雍正七年(1729年),嶽鍾琪奉旨率西路清軍平定準格爾噶爾丹策零在新疆的叛亂中糧草被劫,遭雍正嚴責“攻敵不速,用人不當”。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鄂爾泰和副將軍張廣泗藉機落井下石,乾隆二年(1737年),嶽鍾琪被貶為平民,回到成都老家。在成都郊外百花潭浣花溪畔住了下來,每日粗茶淡飯,打打拳,舞舞劍,散散步,看看書,倒也清靜。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由於大金川叛亂而朝廷出兵多時未果,乾隆皇帝無奈重新啟用嶽鍾琪,還授四川提督,賜孔雀花翎。此時嶽鍾琪已62歲,被貶為平民已10年有餘。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浣花溪

這一日,嶽鍾琪來到金川大營,主將張廣泗命嶽鍾琪率兵駐紮黨壩。嶽鍾琪來到黨壩陣前,發現黨壩大營三面環敵,而敵寨明碉暗堡無數,碉堡之間又互成犄角之勢,相互策應,黨壩清軍已如同叛軍餐桌上的魚肉,隨時可能被全軍覆沒。通過在軍中明察暗訪,嶽鍾琪又發現張廣泗到金川后新收得兩位幕僚,一位是他在雲南昆明的老朋友,一位是當地新認識的土官,經查實都是叛軍派來的奸細,所以兩年來清軍的一舉一動都被叛軍掌握,戰鬥屢屢失敗。嶽鍾琪急將此事密奏乾隆,乾隆看罷大怒,立即下旨罷免張廣泗,將兩個奸細就地問斬,由嶽鍾琪接管金川軍事。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今日金川

嶽鍾琪重掌帥印後,將35000兵馬,3000人守護糧草輜重,3000人守護黨壩、瀘河一線,1萬人從瀘河水路、1萬人從陸路兵分兩路突襲馬牙岡、乃當兩敵寨。經過一番激戰,清軍大獲全勝,緊接著乘勢攻擊莎羅奔老巢勒烏圍的門戶--康八達,康八達工事堅固,重兵把守,遭清軍屢次攻打,毫髮未損。嶽鍾琪心生一計——“引蛇出洞”,他派兵在康八達敵碉寨不遠處運土夯堡做修工事狀,又派數隊官兵用口袋裝土做押運糧草狀,造成清軍欲長期圍困康八達、並且有大量存糧的假象。每天入夜,派遣清軍精銳手持火藥噴筒、鳥槍弓箭,埋伏在土堡四周,單等敵兵出寨搶糧。幾天後的一個晚上,康八達守敵果然中計,大隊人馬直撲清軍誘敵的糧草輜重。待敵人全部進入伏擊圈後,只聽一聲號炮,清軍伏兵四起,槍箭齊發,敵兵紛紛落馬。僥倖逃命的叛軍調頭就往碉寨裡跑,這時候斜刺裡又有一隊清兵殺出,直衝寨門,與敵兵攪和著一起衝進了康八達寨內,很快控制了寨門,攻佔了制高點,後續人馬掩殺入寨。康八達攻下來了,莎羅奔老巢勒烏圍已是一座孤城。

新紮下的清軍大營與勒烏圍隔瀘河相望。當莎羅奔得得知清軍統帥是嶽鍾琪時,心中一喜一憂。喜的是莎羅奔與嶽鍾琪有過一段交往,莎羅奔及本部族上下都視嶽鍾琪為大恩人。康熙六十一年,莎羅奔帶領本族士兵隨嶽鍾琪作戰,戰後經嶽鍾琪一力推舉,朝廷授莎羅奔金川按撫司一職。再有就是嶽鍾琪調停金川和其他部落間的內亂,嶽鍾琪秉公而斷,把他們失去的土地山寨還給了他們,所以族人都視嶽鍾琪為“恩公”。 憂的是自己與朝廷對抗數年,已是朝廷死敵,目前的戰事敗局已定,只有歸順一條路可走,不知道朝廷和嶽鍾琪能不能饒恕自己,就盤算著先邀請嶽鍾琪進城探探口風。

嶽鍾琪本就有意招撫莎羅奔,決定親自進城探探其誠意。眾將領都勸應多帶些人馬才安全,嶽鍾琪卻說:“此去多帶人馬會引起莎羅奔的懷疑,不利招降”。次日,嶽鍾琪只著官服,帶隨從13騎,直奔勒烏圍,眾土司見來人真是恩公,不禁驚喜過望:“果然是恩公啊!”,齊刷刷跪伏於地,不停地叩頭請罪。莎羅奔親自為嶽鍾琪引路,恭恭敬敬地迎進自己的寨堡,請恩公上座,由土司左右相陪,獻上奶茶。嶽鍾琪按藏族習俗,敬天敬地敬主人,然後一飲而盡,接著又要來一碗,一氣喝乾。莎羅奔等見嶽鍾琪如此看得起藏胞,個個感動得泣不成聲,長跪不起。莎羅奔又邀嶽公當夜住宿勒烏圍寨堡,以敘舊情,嶽鍾琪慨然答應。勒烏圍全城上下歡天喜地:恩公這是原諒他們了,大家都有救了,宰牛殺羊,熱情款待嶽鍾琪。當晚席散,嶽鍾琪寬衣而睡,全無防備之意,更得莎羅奔等眾土司的敬佩。次日,莎羅奔隨嶽鍾琪來到清軍大營請罪,大小金川自此正式歸降。

岳飛21世嫡孫,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鞠躬盡瘁,獲贊武臣巨擘

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官寨遺址

後記

嶽鍾琪智勇雙全、善於用兵、忠於朝廷,是大清王朝中少有的漢人大將軍,為大清朝開疆拓土、民族統一立下了蓋世功勳,在收復72萬平方公里的青海、123萬平方公里的西藏、平定大小金川過程中,立下首功。乃祖岳飛,諡號忠武,是諡號裡的最高榮譽。嶽鍾琪的諡號為襄勤,闢地有德曰襄,也是贊其收復國土有功。乾隆皇帝在他的懷舊詩裡,把他列為五功臣之一,並稱之為“三朝武臣巨擘”:

三朝師武臣,鍾琪為巨擘。車騎伐準夷,實其算之失。設誓誘張熙,忠誠天鑑赤。家居十餘年,命董金川役。單騎入賊砦,大義示順逆。勇而且有謀,群番讋辟易。受降遂凱旋,實亦資宣力。所見綠營多,鮮或踵其跡。卓有古將風,書勳太常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