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鍋爐排煙溫度升高的八大原因

排煙熱損失是鍋爐各項熱損失中最大的一項,一般是送入爐膛熱量的6%,排煙溫度每增加12~15℃,排煙熱損失就增加0.5%。所以排煙溫度是鍋爐運行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造成鍋爐排煙溫度升高的八大原因

下面列出幾個有可能導致爐膛排煙溫度升高的原因:

(1) 受熱面結渣、積灰。無論是爐膛的水冷壁結渣積灰,還是過熱器、對流管束、省煤器和預熱器積灰都會因煙氣測的熱阻增大,傳熱惡化使煙氣的冷卻效果變差,導致排煙溫度升高。

(2) 過量空氣係數過大。正常情況下,隨著爐膛出口過量空氣係數的增加,排煙溫度升高。過量空氣係數增加後,雖然煙氣量增加,煙速提高,對流放熱加強,但傳熱量增加的程度不及煙氣量增加的多。可以理解為煙速提高後,煙氣來不及把熱量傳給工質就離開了受熱面。

(3) 漏風係數過大。負壓鍋爐的爐膛和尾部豎井煙道漏風是不可避免的,並規定了某一受熱面所允許的漏風係數。當漏風係數增加時,對排煙溫度的影響與過熱空氣係數增加相類似。而且漏風處離爐膛越近,對排煙溫度升高的影響就越大。

(4) 給水溫度。當汽輪機負荷太低或高壓加熱器解列時都會使鍋爐給水溫度降低。一般說來,當給水溫度升高時,如果維持燃料量不變,省煤器的傳熱溫差降低,省煤器的吸熱量降低,使排煙溫度升高。

(5) 燃料中的水分。燃料中水分的增加使煙氣量增加,因此排煙溫度升高。

(6) 鍋爐負荷。雖然鍋爐負荷增加,煙氣量、蒸汽量、給水量、空氣量成比例地增加,但是由於爐膛出口煙氣溫度增加,所以使排煙溫度升高。負荷增加後爐膛出口溫度增加,其後的對流受熱面傳熱溫差增大,吸熱量增多,所以對流受熱面越多,鍋爐負荷變化對排煙溫度的影響越小。

(7) 燃料品種。當燃用低熱值煤氣時,由於爐膛溫度降低,爐膛內輻射傳熱減少,低熱值煤氣中的非可燃成分,主要是N2、CO2、H2O較多,使煙氣量增加,所以排煙溫度升高。煤粉爐改燒油以後,雖然燒油時爐膛出口過量空氣係數較燒煤時低,但由於燃料油中灰分很少,更沒有顆粒較大的灰粒,不存在煙氣中較大灰粒對受熱面的清潔作用,對流受熱面汙染較嚴重。所以燃燒不好,經常冒黑煙的鍋爐排煙溫度升高。當尾部有鋼珠除灰裝置時,由於尾部較清潔,排煙溫度比燒煤是略低。

(8) 制粉系統運行方式。對閉式的有儲粉倉的制粉系統來講,當制粉系統運行時,由於燃料中的一部分水分進入爐膛,爐膛溫度降低和煙氣量增加,制粉系統運行時漏入的冷空氣作為一次風進入爐膛,流經空氣預熱器的空氣量減少,使排煙溫度升高。反之,當制粉系統停運時排煙溫度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