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催」越磨蹭,試試這3招,讓你的孩子行動變得更「高效」!

文|福林媽咪

孩子開學也有一段時間了,不少家長說孩子的作業太多了,總要寫好晚才行。和幾個家長一聊才發現,原來不是孩子的作業多,而是寫作業過程太漫長!

其實孩子寫作業不主動,磨磨蹭蹭地耗時間,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我以前遇一位家長,他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就像是在打仗,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嘴巴不閒,手不閒,各種暴躁抓狂。

越“催”越磨蹭,試試這3招,讓你的孩子行動變得更“高效”!


究竟怎麼才能改善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呢?下面這3種方式值得一試,不只是在學習上有效果,生活中也會很有幫助呢!

一、給孩子固定的做事節奏

當孩子在家的時候,作息和習慣就不會像在學校裡那麼規律。什麼時間寫作業,先寫哪一個科目,寫多久休息一下,對於這些事項的規定在很多家庭中都比較模糊,所以這就給了孩子一個鑽空子的機會。

要解決這個問題,別寄希望於孩子的自制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可執行的規劃,讓孩子把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種習慣。

二、請孩子與你合作

越“催”越磨蹭,試試這3招,讓你的孩子行動變得更“高效”!


當孩子做事情磨蹭,遲遲不肯行動,家長不妨這樣告訴孩子:“寶貝,等下我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要磨蹭的話媽媽就沒時間了陪你了。”

這樣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而不是把焦慮的情緒傳達給孩子,這樣孩子能夠理解大人想要“快”的原因,並且很願意配合。

三、儘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管理

當你喊不動孩子時,這就需要父母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指令過多、控制過多。

如果我們能給孩子自主權和空間,鼓勵他獨立做事、自己判斷和選擇、將屬於他的事情交給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見和提醒時才出現,那麼你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孩子更多的尊重。

越“催”越磨蹭,試試這3招,讓你的孩子行動變得更“高效”!


任何人都討厭被催促,家長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儘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來管理。比如,用鬧錶或定時器來取代你的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