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临近灭亡时为什么不退守东北?只因他们遇到一件难事

东北是清朝的固有领土,民国是合法继承,因此,清朝的所有领土都是民国的,包括东北,而清朝的皇室,包括清朝的皇帝,都已经是民国的人口了。之所以,元朝能够退回蒙古,是因为当时国家概念不清晰!到清朝的时候,国家主权概念已经清晰!

清朝临近灭亡时为什么不退守东北?只因他们遇到一件难事


清朝临近灭亡时肯定考虑过重回东北龙兴之地,不过东北早就是沙俄与日本的天下了,这两个国家都是狼子野心,落在他们手里可不好说了,而辛亥革命后,南方革命党与袁世凯为了让清帝和平退位,提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清庭已经没有退路了,当然顺势而为,清朝国祚结束。

清朝临近灭亡时为什么不退守东北?只因他们遇到一件难事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与汉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刚入主中原时,当汉人反抗激烈时,满人都有撤回满洲退守东北的打算。但清朝入关二百多年,虽然皇帝也多次强调要其族人保持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但鉴于汗文化的先进性,随着时间的推进满洲人基本都汉化了,当然满族和汉族之间的融合是双向的。

清朝临近灭亡时为什么不退守东北?只因他们遇到一件难事


清朝覆灭前,不能说没有人建议去其他地方,最有代表性的,恐怕当属“宗社党”了。他们是抱着与大清共存亡的心理,想着誓死不让权的。还是举那个很有名的例子,让汪精卫一举成名的事件,极力说降汪精卫的肃亲王善耆(1866~1922年,川岛芳子的生父),可是至死不忘复清的。当然,他们肯定会考虑,如果北京待不下去,是否撤回关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