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耀——前惠普(HP)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對企業來說,格局代表其潛力和規模,決定了其能成為什麼樣的企業;
國內企業時間短,成長速度快,沒有足夠的時間積累,社會中有很多紅利和機會,這必然導致管理基礎薄弱;
從現在起,企業發展還是要回到自身競爭力中來。企業面臨由“團伙管理”向“正式組織”轉型;
我們專注於幫助企業持續發展壯大;
企業發展階段有四個數字,5億,10億,50億,100億,代表企業發展四個不同階段;
企業過5億,需要做好企業管理,這是基業常青的第一步,如果系統打造的好,就會度過門檻;
企業過10億,人才的數量是關鍵,從這個發展過程中不斷重視人才的培養,為將來做好準備;
企業過50億,人才的專業能力和質量是關鍵;
50億到100億之間,企業戰略和商業模式很重要,需要多元化考慮問題;
企業基礎薄弱,發展迅速,很容易短視,很忙碌但實際成效不大;
企業利益驅動,如果精神、思想、情感不能賦予人良好狀態,僅僅靠物質利益是走不遠的;
我們要補功課,彌補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機會驅動、事件驅動、利益驅動都是企業常見狀況;
企業如果不能持續提升自己,企業發展必然不能持久;
價值估值差別在哪裡?企業上市之後有市值,為客戶創造的為價值,管理創造的價值是全面性的,不僅是利潤和規模,要考慮員工和社會全部責任;
經營企業只看估值是一種不正確的價值觀,這會導致浪費社會資源的情況不斷出現;
管理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要協調組織每一位成員,釋放組織的力量;
商業模式本質是如果做交易,為什麼願意做交易。我們要做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到這裡來;
戰略的重點是創造差異化,不同的組織人力戰略落地結果不會一樣,
商業模式和競爭戰略是可以花錢買到的,也可以抄襲,但是組織能力是無法抄襲的,不可能實現成功複製;
正常的市場秩序下,對組織人要求不一樣。如果企業不需要盈利,誰都可以幹,靠燒資本擴張的公司我們永遠對其存在問號;
我們如果有更多忠誠的客戶,企業發展三種競爭力都是需要的,相對於競爭對手選擇哪一種更超前;
丘吉爾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在二戰中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主站”,在至暗時刻堅持了正確的方向;
創業是不確定性加不確定性,我們要在關鍵時刻作出選擇,這甚至決定了我們的生存;
做企業集體做決策還不如一個人做決策,經過訓練的組織不會承受“大好”和“大壞”的擺動;
以團伙的方式管理企業是無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必然會被淘汰;
過去人們只需要工作,而今天卻需要更多的幸福,做好管理,做好利益分配,為組織使命願景基業常青;
企業的發展規模可能很大,但是管理水平依然是“團伙”;
組織集體的高效很重要,考驗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讓組織釋放的力量超越內耗產生的負能量;
管理是永遠的藍海,管理是創造價值,管理是釋放組織力量!
管理學不僅僅是學習理論,更重要是參與實踐!
管理也需要極強的專業性,落不落地也是無法證明的,每一家企業採用不同方式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是一件非常挑戰人的方式;
經營一家企業,管理專注力需要加強,需要聚焦,需要在一段時間內做好幾件事情;
我們必須以非常有效的方式部署資源,能力、技術、服務,三件事情都要在不同階段比競爭對手做的要好;
戰略落地比以前要複雜,以前是以物易物,產生市值和事蹟。
管理者管的重要元素是人,要讓團隊齊心合力是非常困難的,組織發展中管理的作用是實現有效的融合;
很多方向在老闆腦袋裡面,而不在團隊腦袋裡,我們需要讓團隊每一個人理解企業目標;
我們考慮目標方向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我們的人才結構;
如果想討好每一個人,就會每個人都不能討好;
如果能勇於決斷,掃清障礙,就會突破認知極限,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的孩子不喜歡說教,我們應坐下來聽聽他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
提問是私董會非常主要環節,我們要考慮清楚核心問題到底是什麼?
閱讀更多 保定格局商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