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在孙坚没投入战场之前,讨伐董卓的诸侯军,中间除了开誓师大会、吃喝玩乐之外,大部队和董卓军队没有实质性的战斗。只有曹操带着自己临时征集起来的部队,在荥阳和董卓的部将徐荣打过一仗,大败之外,就是王匡的部队在河津被西凉军偷袭全军覆没。

在190年,战场上董卓的军队没有遇到什么对手,诸侯军看起来确实不堪一击。不过,董卓马上就要遇上对手了,而且这个对手之前和董卓有过交集。这就是平定羌乱战场上曾劝说主将张温斩杀董卓不成的孙坚。


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图1、董卓真正的对手孙坚来了(《虎牢关》)

有私家军队、能征惯战的孙坚得知董卓专权之后,就从大老远的长沙一路北上而来。孙坚中途还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最后投到了驻守鲁阳的后将军袁术账下,被袁术封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

大老远赶来的孙坚,和其他没怎么上过战场的诸侯可不一样。孙坚是一路打上来的武将,剿灭过黄巾军,去过西北羌乱平定现场,而且直接和董卓有过照面,孙坚自然对讨伐董卓会犯怵。于是到鲁阳不久,就和董卓的军队交上了。


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图2、面对徐荣,孙坚差一点被生擒(《虎牢关》)

不过,孙坚和董卓的一交手,却先吃了个败仗。让孙坚吃败仗的还不是董卓的主力部队,只是董卓派出四处掠夺的部队。让孙坚吃败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前面在荥阳大战中,大败曹操的徐荣。徐荣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实实在在让三国的两个创始人都在自己面前栽了跟头。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徐荣就比较惨了,几个回合就被夏侯惇斩于马下。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史书上一定没主要到徐荣这个狠角色,才轻易的让这么一个在真实历史里如此出彩的人,在三国演义里却平淡无奇的死了。

孙坚的部队和徐荣的部队在梁东遭遇。在梁东的这次战斗中,孙坚输的还挺狼狈。《三国志》中这样记载,孙坚被徐荣的军队攻击,最后只带几十个骑兵逃了出来。由于孙坚经常带着赤罽帻(红色的头巾),成了董卓军队追逃的标识。无奈孙坚把赤罽帻给了自己的亲兵祖茂。徐荣的追兵,将祖茂认定为孙坚,紧追不舍,而让真正的孙坚得以逃脱。这个祖茂还挺鬼,将赤帻挂于没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跑到荒草丛中。徐荣的军队于是团团将那个没烧尽的庭柱围住,最后才发现上当,祖茂也得以逃脱。


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图3、祖茂与赤罽帻(《虎牢关》)

这也是我们第二次提到孙坚在战场上身处如此险境,上一次是在黄巾战场上被自己的战马救回,这一次是亲兵祖茂。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到,战场上的孙坚是怎样的身先士卒。也正是这样的作风,才让他的军队有超乎寻常的战斗力。不过,孙坚最后也死在这个事上。这是之后的事,暂且不说。

吃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败仗压垮。在战场上厮杀过来的孙坚,很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很快孙坚就重整旗鼓,整顿刚吃了败仗的队伍,并将自己队伍的阵线继续往洛阳方向推进了一步。之前吃败仗是在梁城,重整部队之后孙坚将阵线推进到了梁城西北的阳人。

孙坚的这一动作,引起了董卓的主意。于是派出了专门歼灭孙坚部队的大军——步骑五千,由自己从凉州带出来的亲兵,如今已被任命为东郡太守的胡轸率领。在胡轸的军队里,有我们非常熟悉、如今已认董卓为干爹的吕布。吕布为骑督,归大督护胡轸领导。而且这次跟随胡轸而来的,有骑督官衔的不止吕布一个,跟着一起来的步骑将校都督有一堆。从这一个层面可以看到,背叛丁原投到董卓账下的吕布,并没有那么被董卓看中。这个时候的吕布根本没有进到董卓最核心的圈子里。


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图4、董卓手下大将胡轸

从胡轸的籍贯——凉州,以及董卓死后联合李傕等人的行为看,他大概率是董卓一手带起来的部属。胡轸如今被封东郡太守,是董卓部将里,为数不多的被封为地方大员的部下。以此推算,胡轸是董卓的部属里,最为董卓信任,地位相对较高的一个。

胡轸和他账下吕布为首的一些人不和,成了董卓军队失败的一个导火索。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述了《英雄记》中吕布这些人是怎么作弄胡轸,以至最后惨败的事。孙坚大破胡轸所率领的董卓军队,最大的一个战果就是“枭其都督华雄”。三国演义里,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我们听了很久,其实华雄是被孙坚所杀,和关云长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图5、被关羽温酒斩的华雄其实是被孙坚杀的(《虎牢关》)

而且华雄是不是真的那么勇猛,也难说,毕竟胡轸这次带的五千人部队了,将校都督很多,华雄也只是其中一个,和吕布一样。华雄或许就是混战中战死,只不过记战功的时候,因为他是都督,表战功的时候更显眼一些罢了。古人战场上,那会有那些一对一的厮杀,上来就是成千上万人的混战,历史与在演义、影视剧作品所呈现的相差甚远。


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图6、孙坚的进军路线

就在孙坚大胜董卓军队,准备更进一步,攻击洛阳的时候。后方却发生了问题,主人袁术却把军粮给孙坚断了。孙坚本可以乘胜收获更大战果的,可是因为自己的主子起疑心,不得不暂时停止攻击的步伐。袁术之所以起疑心,是因为有人和他说:“如果让孙坚攻取了洛阳,我们就再没有制约他的地方,想想不过是用孙坚这个虎驱赶走了董卓那条狼罢了。”确实,孙坚无论从出身、履历和董卓都异常相似,袁术手下有这样的疑虑也算正常。毕竟,孙坚这么个猛将,如果让他掌控了中央朝廷,会和董卓有多大差别?

不仅仅出身,孙坚和董卓也一样,做事果断干脆,从不拖泥带水。得知军粮被断了之后,孙坚连夜从阳人骑马赶回了有百余里之远的鲁阳,和袁术理论。孙坚这样和袁术说:“我孙坚之所以奋不顾身,上是为国家讨伐奸贼,下是为将军你一家讨还血债。我和董卓并没有血海深仇,将军你竟然听信别人的谣言,反过来怀疑我,这对吗?”孙坚的话虽然坚决果断,但是可以看到他把自己很慎重的放在了袁术之下,告诉袁术我是你的门下将领,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论到换位思考能力,孙坚比董卓确实强不少。对比二人和别人的对话,可以看到孙坚是一个能照顾到别人感受的人,而董卓讲话却从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关羽温酒斩华雄?孙坚干的事,怎么被安到关羽头上了?

图7、孙坚和袁术就粮草之事理论(《虎牢关》)

在裴松之注三国志还引了江表传记载的孙坚和袁术说的另一段话:“大军胜利就在眼前,却发现军粮断了。这情景和吴起在西河叹息,乐毅功败垂成,一模一样啊。愿将军三思。”确实,在最关键的时候,被自家人背后捅刀子,其中滋味可想而知。袁术听完,自然很是惭愧。见孙坚这样臣服于自己,又这样为袁家着想,就下令恢复对孙坚军队的粮草供应。

从袁术和孙坚之间发生的这件事看,二人一主一从的关系还是挺明显的。孙坚此时完全没有独立当诸侯的意思,完全臣服在袁术之下。而袁术多疑,并将自己的利益时刻放在第一位,根本管不了什么朝廷、大义,一心要扩大自己的实力,生怕有别的差池。在孙坚有了粮草,保证了后方安定之后,他回到军营中,继续带兵进攻董卓。董卓会怎么应对?接下来还有没有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