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比特大陸招股書,爲何加密貨幣爲其損益主要收入

前有海底撈上市,後有比特大陸遞投招股書,對於股市來說,可謂是金秋十月,碩果累累。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昨日晚間,比特大陸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A1文,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由此,“比特大陸將中止IPO,嘗試重組”的傳言終於不攻自破,但是,有關比特大陸IPO的新一輪話題又開始了。

今日,比特大陸的A輪首輪外部機構投資人、創新工廠董事長兼CEO李開復首次公開了比特大陸的投資邏輯。在李開復看來,高效能的專用人工智能芯片在人工智能勢不可擋的時代背景中,其作為核心基礎設施的價值和意義無可限量。在這個領域也湧現了不少新興的創業公司,但創新工場更看好比特大陸團隊的技術能力,尤其在中國現階段特別需要的是半導體設計和批量生產能力。

並且,李開復還表示,比特大陸此次赴港上市,將有望成為今年或明年港股最受矚目、集資額最大的高科技芯片股IPO,及暨小米、美團之後的香港第三家同股不同權公司。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隨著此次厚達438頁招股書的披露,比特大陸這家神秘的獨角獸,終於揭開了自己神秘的面紗。而這家幣圈礦霸的損益收入和港交所究竟會如何判定其加密貨幣資產的計算和審核,成為了幣圈人們首要關注的問題。

收入可觀,隱憂暫存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特大陸總收入高達28.45億美元,毛利達到10.3億美元,和2017年相比,毛利增長了770.5%。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比特大陸的收入就呈指數級增長。根據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今,比特大陸的經調整之後的稅後利潤分別為0.486億、1.136億、9.525億和今年上半年的9.522億美元。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可以看到的是,短短3年,比特大陸蓬勃的發展勁頭,與同行相比,幾乎無出其右。但是,這並不代表比特大陸可以就此高枕無憂。

此前,就傳出比特大陸Pre-Pro融資時洩露出來的信息。當時的數據顯示,比特大陸2018年一季度的收入是18.7億美元,淨利潤超過11.4億美元,而在招股書上,比特大陸2018年前6個月的淨利潤只有9.5億美元,這意味著比特大陸在第二季度雖然收入9.75億美元,但是實際上卻虧損了2億美元左右。

有人分析,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自今年以來行情的不斷下跌,導致比特大陸數字貨幣資產價值的嚴重縮水。尤其是根據比特大陸2018年第一季度數字貨幣資產顯示,比特幣囤積的BCH數額已經高達80萬枚。而此次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也引起了BCH高達20%的上漲,但是經上漲後現報價525美元的BCH,與當初比特大陸收購BCH成本均價的869美元還相差甚遠。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而另一重要原因就在礦機銷售方面。在招股書中,比特大陸根據往績記錄,將主要收入分為四部分:礦機銷售、礦池運營、礦場服務以及自營挖礦。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其中,礦機銷售的收入,一直佔據其總收入75%以上的份額,尤其是2018年上半年,礦機銷售在其總收入的佔比高達94.3%。

但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比特大陸礦機的技術更新就發展緩慢。雖然比特大陸接陸陸續續推出了幾款新的礦機,但是市場反饋對比特大陸礦機嚴重不滿,導致比特大陸的存活情況堪憂,據數據顯示,比特大陸至少有10億美元的礦機在積灰。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與此同時,礦機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杭州嘉楠耘智,之前也發佈消息稱在9月20日要推出7nm礦機阿瓦隆A9系列。這極大挑戰了比特大陸在開發ASIC芯片中的領先地位。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比特大陸開發的芯片概要)


對此,此次招股書中,比特大陸也坦然,加密貨幣礦機的平均售價主要受產品生命週期、加密貨幣市值、競爭對手價格、產品類型、加密貨幣挖礦的預期回報和對礦機的需求影響。“我們的礦機於2018年上半年的平均售價相較2017年同期下降,主要是由於網絡挖礦難度上升令每天加密貨幣礦機的預期經濟回報下降。”

而對於競爭對手追趕,一方面,比特大陸表示,將考慮競爭對手價格及礦機需求對礦機定價;另一方面,要以創新作為核心,加大對ASIC芯片的研發力度。

除此之外,此前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就表示,比特大陸在上市之後,將會專注於向AI芯片研發轉型。而在招股書中,這一目標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AI芯片排在區塊鏈之後,但是在整個招股書中,提到“AI”203次,“人工智能”8次,“AI芯片”70次。而“區塊鏈”不過才95次。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大陸開發的AI ASIC芯片已有兩代。但是,招股書中並沒有對AI芯片發展的詳細介紹,只有對整個AI市場行情的長篇大論。而且,根據其業務構成不難看出,目前,AI芯片的收入,還不到比特大陸整體收入的0.0002%,距離吳忌寒口中的未來5年內,公司40%的收入來自AI部門的說法,還差之甚遠。

種種跡象表明,比特大陸的AI芯片業務才剛剛起步。


揭秘比特大陸招股書,為何加密貨幣為其損益主要收入


(比特大陸AI芯片研發概況)


加密貨幣在損益中確認為主要收入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加密貨幣礦機生產商,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特大陸持有的加密貨幣總額約8億美元,數目相當可觀。這些加密貨幣的來源,主要是銷售硬件所獲取的加密貨幣,以及自營礦場所獲取的加密貨幣。

但是,在比特大陸的招股書中,僅把這些加密貨幣“按成本入賬”,作為無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計入綜合財務報表,並按照當日的交易所公允價值採用成本法(使用加權平均成本法,出售加密貨幣的收入或虧損,按出售所得款項的淨額及加密貨幣賬面值的差額確定,並於出售日期的損益確認)計算,相應收益計入綜合收益。

簡而言之,就是根據以成本法為基礎的公允值,對加密貨幣進行重估,以減少加密貨幣市值波動對比特大陸損益帶來的影響。

對此,火幣研究分析師朱翔邦認為,幣是作為無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而且是成本法,不需要攤銷,價格波動也不會反映到損益。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大陸表示,“亦將從提供此類商品(礦機銷售、自營挖礦、礦池運營)和服務中獲得的加密貨幣,在損益中卻確認主要業務收入。”

影響損益因素眾多,IPO難

雖然比特大陸表示,要將加密貨幣作為無形資產,“按成本入賬”,以此來降低由於幣價波動帶來的對比特大陸損益的影響,但是,目前對於會計公允價值的計量標準問題還未明確解決。

而且截至2018年6月30日,比特大陸資產總值中約為28%是加密貨幣,而比特大陸本身的業務也與加密貨幣息息相關,因此,加密貨幣市值的波動還是會直接影響到比特大陸的財務表現及狀況。

另一方面,與傳統互聯網公司相比,比特大陸屬於“異類”。就目前來看,全球對於加密貨幣和礦場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有些甚至還屬於敏感詞彙。所以,比特大陸將會面臨挖礦、持有、使用和轉移加密貨幣等有關的監管風險。再加上比特大陸的經營範圍覆蓋全球,要遵循不同國家的法律法規,這會讓比特大陸無法有效管理。所以,比特大陸目前還無法擁抱監管,這對於其經營和財務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不僅如此,在招股書中,比特大陸也承認其經營業績還會遭受諸多因素影響,而且許多因素無法控制。包括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脆弱性、加密貨幣本身的敏感性而帶來的第三方質疑、加密貨幣交易所及錢包的變動,以及黑客攻擊和欺詐風險從而造成的用戶信心下降等。

所以,提交招股說明書並不代表IPO成功,而且,此次我們看到的比特大陸招股書也只是草案形式,還會有進一步的修正和說明,最重要的是後續的聆訊聽證,而在聆訊前還有兩次重要反饋。

事實上,不僅是比特大陸要面臨這些問題,同屬礦機生產商的嘉楠耘智也是如此,早在今年5月15日,嘉楠耘智就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如今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仍然沒有下文。

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比特大陸已經邁出了上市第一步,其發展前景和資產估值也一度被眾人看好,現如今就看港交所的態度了。

與加密貨幣有關的公司,其上市的話題敏感卻又讓人振奮。如果可以得到承認,那對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來說,絕不僅僅是穿金帶銀那麼簡單,而是一次跨越式的飛躍和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