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千百年來諸葛亮作為一個忠義的智者形象被人們廣為歌頌,尚未出山的時候就有著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之後遇到劉備這樣的明主更是能夠出色發揮自己的才能。諸葛亮從出山以後開始輔佐劉備爭奪天下,從白手起家到佔據荊州再到後來割據一方,在劉備發跡稱帝的過程中諸葛亮可以說是勞苦功高。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掌國家大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情他都要親自過問,可以說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由於太過操勞,年僅54歲的老丞相病逝於北伐途中五丈原處,消息傳到成都,舉國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然而這個時候有一人卻仰天大笑,並且說道禍害終於沒了。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諸葛亮作為一個傳統的文人,有著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忠君思想,尤其是在東漢末年這種漢室衰微的時刻,他更是想要憑藉著自己的力量來挽救即將滅亡的大漢王朝。諸葛亮自幼就天資聰穎而且苦讀兵書,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才學而且對自己的能力頗為自信,這樣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會被人重用,然而他卻隱居茅廬未肯出山。原因很簡單,他沒有遇到自己想要的明主。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在官渡之戰後本來混亂不堪的天下局勢逐漸開始明朗,曹操平定北方之後整頓兵馬實力最為強盛,不僅兵強馬壯而且麾下謀士和武將不可勝數,同時挾天子而號令諸侯,諸葛亮不肯去這樣一個奸雄手下做事;江東的孫權呢是仗著父兄兩人強行打下來的基業佔據了一片地區,相當於憑藉自己的武力搶奪來的,無名無份,諸葛亮也不肯去投靠此人。劉備雖然沒有什麼實力,但是卻有著皇叔的名分,並且打出的旗號也是復興漢室,這就和諸葛亮當時的政治抱負是一致的,所以兩個人見面之後也是相談甚歡。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此後諸葛亮也是奉行著匡扶漢室這一政治理念跟隨劉備一路前行,在他的盡心盡力的輔佐之下劉備成為了割據一方的霸主。劉備稱帝之後逐漸變得膨脹起來,而諸葛亮卻仍然遵守當初的本心,所以在劉備決定發兵東吳討伐孫權的時候諸葛亮才會進行勸阻。但是劉備卻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在夷陵之戰中被打了個慘敗,備受打擊的他也就一病不起,將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之後就離世了。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諸葛亮蒙受託孤之重不敢掉以輕心,蜀漢的軍政要務不管事情大小他都要一一過問親自決斷。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下蜀國的局勢也是慢慢安穩平定了下來,他也因此受到百姓們的愛戴。這個時候諸葛亮仍然沒有忘掉自己最初的興復漢室的想法,時刻想著要進行北伐大業。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很多人都對諸葛亮的北伐行為有所非議,原因在於蜀漢本身就是偏安一隅的小國,地窄民稀實力較弱,與實力強大的魏國相比較根本是拿雞蛋撞石頭。當時蜀漢朝堂之上也有很多人跟他想法不符,這些人確實有著反對北伐的想法,礙於諸葛亮無論是權勢和威望也就沒有人敢站出來阻止他的北伐行為,但是免不了有很多人面和心不和。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諸葛亮在多次北伐期間雖然沒有達到克復中原的總目標,但是也是勝多敗少,能夠以弱小的兵力取得如此好的戰績已經實屬不易。諸葛亮本就身患重病而且還親自帶兵北伐,途中多是險峻山川更是旅途勞頓,不久之後就累死了。這個消息傳到蜀國無疑於是一個晴天霹靂,蜀漢舉國上下都為之悲傷哀悼。這時候有一個叫做李藐的文官卻不一樣,他不但沒有悲傷之色反而仰天大笑,並且說道諸葛亮之死是蜀漢的一大幸事,這樣一個禍害沒了蜀漢才能更加長久。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李藐本來是益州人,跟這些劉備帶來的荊州集團有著很深的利益衝突,所以在之前就經常抨擊劉備這些人奪取西川是不仁義的行為。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他不敢站出來說法,諸葛亮一死他就上書給劉禪,不僅批評諸葛亮的北伐之策,而且還說諸葛亮的壞話,為他的死感到慶幸。這種人無論其政治觀點是對是錯,在別人死後才說其壞話的行為實在是令人所不齒。劉禪本來也算是一個仁愛的君主,但是聽到有人詆譭自己的相父實在是不能忍,當即就下令把此人給殺了,這也是劉禪做的為數不多的大快人心的事情吧。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舉國陷入悲傷,一人卻大笑道:禍害沒了

你對李藐此人的言行有什麼樣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