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患者經放化療與靶向藥治療後,發現又患了肺鱗癌,這是怎麼回事?

盧軼稱心


就這個病人來說,應該是比較不幸的,可能原本以為肺腺癌控制得不錯,沒想到又患肺鱗癌。這是兩種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惡變的上皮細胞不同,自然基因型也不一樣,而且生長部位、轉移方式、治療方式均有所不同。這個在臨床上稱之為多原發肺癌。多原發肺癌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內同時或先後發生兩個或兩個以上原發性惡性腫瘤,以診斷時間間隔6個月為界,6個月內發生稱為同時性多原發肺癌,6個月之外出現另一種肺癌稱為異時性多原發肺癌。

多原發肺癌臨床上比較少見,發病原因目前比較公認的觀點是區域性癌化。這個名稱比較晦澀難懂。意思是致癌因子長期作用於呼吸道上皮組織,引起細胞DNA損傷,這其中可能有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經過長期的突變累積,最終發展為惡性腫瘤。致癌因子介導的DNA改變存在於整個呼吸道粘膜,支氣管肺泡上皮可能發生廣泛異型增生,其中某些高級別的異型增生細胞首先癌變,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可能有其他異型細胞相繼癌變,形成多原發肺癌。這一過程中,不同位置的組織細胞可能發生不同的基因突變,從而形成所謂具有獨立不同克隆來源的多原發癌,而各個癌灶就表現出具有自身特異性的基因表型。

多原發肺癌與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具有腫瘤家族史的肺癌患者發生第二原發癌的機率升高近十倍。除此之外,人口老齡化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也是發生多原發肺癌的原因。以前沒有好的治療手段,肺癌病人死亡率比較高,如今各種治療藥物,治療手段層出不窮,使很多患者延長了生命,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已經異型增生的細胞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發生癌變,增大成為癌性結節,形成第二原發癌。而且患肺癌後,經歷一系列的放療、化療、靶向治療,使得原本較為低下的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而且許多的化療藥物具有致突變的毒副作用,這些原因也會使遠期第二原發癌發生幾率增加。


胡洋


同一個部位發現了兩類不同的癌細胞,對患者來說是一個很不好症壯,肺腺癌放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後,又出現鱗癌,如果當時肺腺癌沒採取手術治療,那可能是抱手治療對患者來說不裡想,這也是一個肺癌患者的感,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