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節俗文化與信仰關係略論

潮汕民系基本上承續了漢人社會的各種傳統信仰,其神明崇拜在種類與來源上較為複雜,遊走於儒道佛三教系統,其內涵有些牽強含混,就大多人而言,有神則敬與見廟就拜, 民眾的信仰心理是一致的。而支持各種信仰系統並列與平衡的觀念,則是民間“多重至上神觀”。這在潮汕節俗文化中表現較為典型。

潮汕節俗文化與信仰關係略論

一、古代神話天命觀信仰下的節俗文化

潮汕節俗文化受神話天命觀信仰影響較深, 四時八節祀神各有對象:如正月初一拜天公祭祖,十五元宵遊神,九月初九重陽拜太陽公,十月十五拜五穀主爺即神農氏,十一月冬至拜神明祖宗,十二月廿四(小年)神上天,拜灶神,十二月三十日遍祭眾神等。然而,祀神對象雖然眾多,各地節俗也不盡相同,但有二點是共同的。

一是節日在循例拜祭神靈時還要拜祭祖宗。

從春節一直到除夕,拜祭祖宗都是節俗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新年第一天,“元旦,晨起拜祖先,燃燭焚香,具茶果酒饌,次男女各拜家長,長幼以次遞拜。”(嘉慶《澄海縣誌》),在潮汕,元宵節祭祖比春節還隆重,此外,清明節、中元節, 中秋節、冬節、除夕,都有各種形式的祭祖活動。這些都充分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在潮汕世俗中的根深蒂固。

二是在祭拜神靈和祖宗的同時,特別關注個人、家庭私利與幸福的超越。

如現在潮汕一些市場的菜攤上,正月初七這天會將芹、蔥、蒜、元荽、春菜、大(芥)菜、百合七樣菜配好,供市民購買,這是潮汕人吃“七樣羹”的節俗。此俗即源於上古神話:女媧開天闢地,造世上萬物生靈,第一日造雞,第二日造狗,第三日造豬,第四日造羊,第五日造牛,第六日造馬,第七日造人,第八日造谷,第九日開天,第十日闢地。因此,正月初七是為“人節”。神造的生靈,實為生靈造神,當然寄希望神造的人越來越勤勞、聰明、善謀算、有緣遇、新春發大財、百事合想、萬事如意。為此,用與上述祈望諧音的七樣菜:芹、蔥、蒜、元荽、春菜、大(芥)菜、百合一起煮吃,逐漸形成吃“七樣羹”的習俗, 以此來隆重紀念“人節”,而且, “吃了七樣羹,食老變後生”,越活越年青。

又如: 元宵節家家產戶有吊喜燈的習俗,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廟去掛燈籠,祈求得到神靈和祖宗的護佑,待十五日時將燈籠取回吊於宅門,稱“興燈”。燈與丁同音,興燈即興丁,興丁是家庭興旺、幸福的重要表現,也是農業社會發展、繁榮重要體現,當然更是儒家文化世俗化的最重要體現。

上述節俗文化實質上是以“天人合一”為主流的儒家文化思想世俗化的重要表現,因此,從盤古、女媧開天闢地到天公或玉皇大帝,基本上是同一個系統,即淵源於古代的天命信仰,認為天是支配宇宙人間萬物的大神靈,是一個至尊至上的絕對存在,而且,天不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也是社會道德規範的制定者,下民執行情況的監督與制裁者,以天命福善福淫的神威,宰控著民眾的信仰心理與生活規範。

潮汕節俗文化與信仰關係略論

二、道教信仰下的節俗文化

道教源於古代的天命信仰與神仙方術,道教由於多神崇拜的特點,即以多樣的信仰風貌流傳到俗民社會中,並集中在節俗文化中凸顯出來。其中最典型是道教信奉的三官神(天官、地官、人官), 民俗各有天官當令的“上元節”,地官當令的“中元節”,人官當令的下元節。

正月十五是“上元節”, (即元宵節)為祈求天官賜福,元宵節前後要進行大規模的遊神賽會,天官賜福,歌舞昇平,祥和歡樂。元宵節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有演潮戲、賽花燈、放煙火、打鞦韆、鬥畲歌、舞獅、抽影戲、猜燈迷……種種活動。其活動時間長,項目眾多,歡樂氛圍十分濃厚。清嘉慶《澄海縣誌》引舊志雲: “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嬉遊,放花爆,打鞦韆,歌聲達旦。今俗,元夜各祠廟張燈結綵,競為鰲山,人物臺榭如繪。他邑所未有也。十六日收燈,各鄉社演戲,扮臺閣,鳴徵擊鼓以娛神,極諸靡態……。”

“中元節”是七月十日,地官當令日,故稱中元節。是地官判別人間鬼域善惡的日子,道士要在這天舉行儀式為人間囚徒和陰間孤魂餓鬼解脫罪孽。

“中元節”還有祭祀穀神之俗,乾隆《普寧縣誌》記載了該縣七月十五: “農民插杆掛紙錢于田中以祈谷。”

“下元節”是十月十五日,人官當令日。潮汕民間沒有下元節之俗,而稱這一天是五穀神誕。祭拜農神,農民在這天早上,用米簡裝白米,貼一圈紅紙,插上三支香,便算是五穀神位。潮陽則有用鏡框裝的神農像掛在神座上供奉。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受中國固有的民族文化影響最深,在世俗中反映也最典型。正如魯迅先生所言: “中國的根祗全在道教。”道教信仰下的節俗文化,反映出濃厚的人間性、,樂觀性、現實性等幾大特點。

如中元節、下元節時祭祀穀神之俗。道教是多神崇拜,主張萬物皆有神靈, 因此,谷有穀神。而且稻穀是人世間最重要的生活來源, 因此,祭祀穀神就是潮汕節俗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內容, 而選擇在中元節、下元節祭穀神,是因為七月中旬、十月中旬, 正是水稻楊花之際, 也是風災、旱災、蟲災,特別是七月臺風等自然災害頻發之時,農夫祈望穀神保佑,賜給豐收。潮汕地區人多地少,農民精耕細作,深知糧食獲得相當不易,所謂“一飯一粥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艱難”,正所謂“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勤勞血汗所得,然而多年的經歷告訴他們: 風災旱災、地變蟲害、可以剝奪他們的辛勤勞動,影響收成甚至顆粒無收。因此, 民間信仰認為五穀雜糧是神靈的恩賜,而只有以虔誠之心祈求穀神護佑,才能得到豐收與幸福。

元宵節其實就是中國人的狂歡節,也充分表現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人間性和樂觀性。道教作為一種宗教與世界幾大宗教如基督教的“原罪說”理論和佛教的“四諦”說理論不同,它們的教義理論往往含有大量的對於現實世界的極為悲觀的看法,它們共有的特徵是將人類的目的和幸福的希望寄託於來世和彼岸。道教卻追求今生的幸福和成仙的自由,講究“道成肉身”、 “白日飛昇”,甚至嚮往“一人得道,全家昇天”。因而極為關注人間現實的幸福與歡樂。

潮汕節俗文化與信仰關係略論

三、佛教信仰下的節俗文化

就佛教的教義理論系統而言,原本是不標榜多重至上神信仰的,佛教比較偏向於境界的超越與修持,但是隨著佛教的世俗傳播的淨土境界系出多門,遂也發展成幾組至上神信仰系統,並在節俗文化中充分地表現出來。

首先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被奉為佛祖如來佛,隨著佛教的盛行, 由世尊的稱號轉而成為民眾心目中最高至上神,在世俗信仰上可謂佛門第一佛。如“中元節”的七月十五日,也是佛教的寄生日、報恩節,佛教以佛祖釋迦牟尼是在這一天投胎, 四月八日出世,而稱七月十五日為寄生節, 同時, 因為報母恩, 這一天又稱為“報恩節。”又因為佛門弟子目連救母,也在這一天施孤魂祭餓鬼,念盂蘭盆經而得解脫,遂又演化為盂蘭勝會或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是佛教重要的歲節儀規之一, “盂蘭盆”為梵文譯音,意為“救倒懸”。據《佛說盂蘭盆經》載: 佛弟子目連尊者得知其母死後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佛教他在七月十五日敬設盂蘭盆會,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便可解脫, 目連照做終使母親脫離餓鬼道。佛祖又讓佛弟子們效目連做法,為現生父母增福延壽,為過去的父母離苦得樂。這樣,漸漸形成了盂蘭盆會的佛教歲節儀規。後來,盂蘭盆會又逐漸由孝親變為祭鬼,俗稱“施孤”,亦稱“普渡”。隆重者,搭孤棚(祭壇),擺設大量三牲粽糅稞晶、酒飯、紙錢、紙紮衣物等,並請和尚、道士唸經。清嘉慶《澄海縣誌》載:七月半, “各寺僧建盂蘭盆會誦經至晚營齋於焰口施食,放水燈照冥。”施孤活動在今已很簡化了,而盂蘭盆會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港澳地區潮人中仍較盛行, 這與潮人僑居異鄉和海外,特別重視紀念客死他鄉,懸念故鄉情與超度孤魂有很大關係。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潮汕地區在祭孤活動中,在祭壇中間擺上“抗日陣亡將士”靈牌,表現了民眾對抗日英烈的崇高敬意和懷念之情。

彌勒佛來自於彌勒淨土信仰,是另——個淨土的教主,被視為繼承佛祖佛位的未來神,在民間的長期尊奉下,成為人間偉大的救世主,也是民眾信奉的至上神。

潮汕對彌勒佛的信奉很有特色,正月十五元宵一到,在祠堂空地上、街巷拐角處搭建竹棚,棚中供有泥塑的彌來佛, 佛身上爬滿嬉戲打鬧的泥塑小孩(俗稱“喜童”)。元宵日,在棚前先放喜炮,然後,大家就在離彌勒佛像丈餘遠的竹欄杆外, 用銅錢瞄淮佛身上的喜童投去,投中者,棚主以喜童相贈。棚前人群熙熙攘攘,投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求子抱孫心切者更是不措‘擲幾百個銅錢,希求抱回一個喜童, 以慰早得貴子、子孫滿堂之心願。

從潮汕節俗文化受信仰的影響與制約關係來看,其信仰主要淵源於儒家的天命觀信仰、道教的信仰和佛教的信仰,其內在的文化傳承是多元、開放而且是可以相容並存的, 因此顯現出多神祟拜的鮮明特色: 如“中元節”即有對已故親人的祭祀即儒家的孝道活動,也有道教、佛教的祭祀活動, 並行不悖。反映了多元、開放的文化心態, 因此才有四時八節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然而,潮人對傳統神靈的崇拜,其心靈是開放的,兼容幷蓄的,但對現實文化卻有相當的排他性,這是令人費解的一個矛盾。箇中原因是複雜的,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地理環境,特別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的。粵東潮汕平原, 自然條件優於山區,但背山面海, 背山阻遏了與中原內地的交往,面海又是浩瀚的太平洋, 因此,客觀上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又較封閉的地理區位,從而導致人們的觀念相對封閉滯後,又因為潮汕平原長時期人多地少,人地矛盾顯著,現實生活資源的獲取競爭激烈, 因此,在現實文化中常常表現出較強的排他性。而神靈崇拜的多元至上性、開放性, 同樣主要原因也是地理環境,特別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的。潮汕面臨神秘莫測、 颱風頻發、怒時橫掃一切的大海, 民眾自然蘊生恐懼心理,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能夠順利出海捕魚,種地豐收顯然相當不易, 自然會祈求神靈的佑擴,又因為神靈不食人間煙火, 決不會與凡間現實中的人爭利,還出於保平安、保險的心理,最好是神都拜,免的得罪哪路神。如今,潮汕對拜神統稱“拜老爺”,這“老爺”就包括了…—切神明,所以每到初一、十五或各種民俗節日, “拜老爺”就是大部分家庭的必修功課。

潮汕節俗文化與信仰關係略論

潮汕節俗文化受神靈崇拜信仰的影響有相當迷信的一面,但其中某些開放、相容的精神是可以借鑑和改進的,隨著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巨大進步和科技、人才、信息在當今時代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開放、相容的精神文明建設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並更有可能。如今正在進行的汕頭精神大討論活動中, “海納百川、 自強不息”成為共識,就是現代潮汕人開放、相容精神的重要表現和強烈願望。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將這種精神內化成民眾穩定的心理品質、在民眾心中生根以至成為良好的習俗,而要做到這一點,很重要和有效的一·個途徑就是與傳統節俗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結合起來。因為,每一種信仰崇拜實質上都是安頓現實生活的需要, 潮汕節俗文化雖然受多重至上神觀信仰的制約, 其實質仍是指向人間性、娛樂性、追求人自身的幸福、美好。但這種追求在傳統節俗中往往是狹隘的, 因為傳統中國是一個家族本位的社會,節俗文化也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敬奉的對象也主要是神靈和祖宗,缺少對民族、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先賢、先烈的敬奉和對他們的精神的記取和弘楊。

當前,對傳統節俗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特別要注意將對神靈的敬奉、開放、相容的精神引導到對現實優秀文化的敬奉、開放、相容上來,從孝神、孝祖、孝親引導到愛英雄、愛家鄉、愛國家上宋。具體說:如祭拜抗日先烈蟻光炎先生、藍天義工等類似教育活動就可以引申到節日祭祀先賢、先烈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扶貧濟困的社會關愛活動中去, 以使這類有意義的精神文化活動普及化、世俗化,將愛國主義精神、奉獻精神、扶貧濟困等優秀文化內化成潮人穩定的心理品質,進而為潮汕,乃至國家的發展作出應有的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