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什麼選擇讓菲律賓獨立?

Caroline佳鑫


1946年的7月4日,菲律賓正式宣佈獨立。這一天,馬尼拉30萬群眾齊集於魯尼塔公園舉行慶祝盛典。美國大使麥克納特降下了星條旗,羅哈斯總統在激昂的菲律賓歌聲中升起了菲律賓國旗。這一天標誌著菲律賓從形式上取得了民族獨立。美國殖民菲律賓近達半個世紀,為什麼戰後選擇讓菲律賓獨立?



(菲律賓慶祝獨立日)


菲律賓本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西班牙割讓菲律賓殖民地給美國,但這遭到了菲律賓人民的反對。美菲戰爭後,菲律賓戰敗,美國著手建立殖民統治。二戰時,菲律賓為日本所佔領。


1945年,太平洋戰事進入了尾聲,美國開始著手落實菲律賓的獨立。菲律賓的獨立既是國內民族解放鬥爭的結果,也體現了美國使菲律賓成為遠東民主櫥窗的考量。



菲律賓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鬥爭在二戰前已成一定氣候,並且迫使美國國會於1935年通過了《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規定1935年9月菲律賓獲得自治權,十年之後便可完全獨立。但是美國當局意欲修改法案,延緩菲律賓的獨立。


1945年5月,戰爭結束前所有的農民組織合併成民主同盟,該組織由共產黨領導。9月份,民主同盟組織了“向馬拉卡南宮進軍”的群眾性示威活動,反對美國修改法案來延緩菲律賓獨立的陰謀,參與者多達6萬。政府軍出動了坦克和裝甲車來鎮壓活動,但是光憑武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菲律賓追求民主解放的運動愈演愈烈,在種種壓力之下,美國不得不同意菲律賓的獨立。


美國給予菲律賓獨立,能夠在保有原有陣地的同時,撈到豐厚的政治資本。首先,美國摘掉了殖民者的帽子,避免了與殖民地的對抗。而且,由於菲律賓是東南亞殖民地國家第一個獲得獨立的 ,美國不僅被視為殖民國家應該效仿的榜樣,甚至被看作是殖民地與宗主國矛盾的“公正調停人”,更加有利於美國對於東南亞的介入。菲律賓作為美國的遠東民主櫥窗,是美國遏制共產主義的一顆棋子。



但是,應該看到的是,戰後美國給予菲律賓的獨立也不過是“拖著繩索的獨立”。政治上美國扶植羅哈斯等親美派,鎮壓國內胡克運動。美菲簽署“軍事基地協定”、“軍事援助協定”,美國在軍事方面保持了絕對的干預權。“貝爾貿易法案”是菲律賓繼續成為自由掠奪原料和傾銷商品的場所,關稅自主成為一句空話。種種措施,使得菲律賓極度依賴美國。現今菲律賓逐漸嘗試擺脫美國的控制,未來又會怎麼樣,且觀其變。


參考文獻:

金應熙,劉迪輝:《菲律賓史》,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

吳群:《評1945-1949年的美國對東南亞政策》,《世界歷史》1998年第5期

時殷弘、許濱:《來自冷戰外的挑戰——美國在菲律賓的失敗與調整》,《美國研究》1995年第2期

汪春傑:《冷戰初期美國對菲律賓的干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