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時代 國學放異彩——談佛典厚重的思想文化價值

編者按:2018年9月15—16日,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召開。來自全世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傳統文化與軸心時代”的主題,為化解人類各種危機,走出時代困境探尋新出路。本平臺將陸續發佈參會嘉賓的論文,以饗讀者。

走進新時代 國學放異彩

——談佛典厚重的思想文化價值

荊三隆

走進新時代 國學放異彩——談佛典厚重的思想文化價值

荊三隆教授在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荊三隆先生,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傳統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生導師,主持傳統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工作。兼任長安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香港玄奘研究中心理事。

摘要:佛典是佛教哲學、佛教文學與藝術、佛教建築和佛教活動的理論依據,是佛教思想文化聯結社會生活的紐帶。佛典的詮釋以及研究工作不只是對佛教理念的闡發,也是對傳統思想文化的繼承和弘揚。這樣的研究工作,貫穿古今,代有傳承,與我們當前“一帶一路”建設中,對於促進各國人民文明交往有著不應忽視的積極作用。中國佛教經過長期發展在教義和文化方面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涉及到當代社會的各個領域。這些精神遺產於我們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倡議,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氣度,促進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與國際話語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佛典;詮釋;文化價值

走進新時代 國學放異彩——談佛典厚重的思想文化價值

一、佛典研究的文化意義

佛典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對其中包含的與當代社會文明有互動價值的思想內容進行探究,引起人們對這一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關注,進而可以認識佛教在當前國家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汲取佛教文化中的思想成果,推動現代社會文明和進步,這是一項艱鉅的工作。佛教突出的惜生向善、和諧尚德的人文理念,有利於我們進行先進文化體系的構建,形成現代文明與佛教傳統思想資源的互動。從多角度、全方位來展現佛教與當代社會的關係,調動佛教思想文化的積極因素,可以激發社會活力,達到促進社會和諧安定的目的,對於促進世界各國人民文明交往中增強文化軟實力與國際話語權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中國是漢傳佛教的發源地,對佛教的研究不能脫離漢譯佛典,因此對佛典的闡釋和研究就是佛學研究的基礎。佛典在思想上具有兩個特徵:一方面表現出把“萬法唯心”的理念推向了“信受奉行”的信仰高度;另一方面又具有世俗化的人人皆可成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信仰感召和思想內涵。比如漢譯佛經的特徵,使之在中國的歷史傳播中,表現出了很強的適應性,調動了各種文化形式,如繪畫、雕刻、建築以及講唱戲劇等,補充和詮釋佛教的義理,構成了蔚為大觀的佛教文化體系。可以說,佛經思想文化的影響,已經超過了佛教本身,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佛學有益於開啟心智,調節自我心態,療治心理病痛。大乘佛教普渡眾生脫離苦難的理義、情懷,已變成了千百年來千百萬人追尋的理想境界。因此,佛典詮釋和研究不僅具有理論價值,而且有現實意義。不僅有佛教內涵,而且有文化意蘊。其世界性的文化影響,也是不應忽視的。漢譯佛典傳播的歷史過程,就是世界文明融匯、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進步的過程。

走進新時代 國學放異彩——談佛典厚重的思想文化價值

二、佛典研究在新時代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佛典博大深厚的思想內涵,涉及到當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於我們在新時代實現增強文化軟實力與國際話語權的宏偉戰略,可以提供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源。具體表現在:

首先是增強胸襟坦蕩的自覺意識。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本身就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反映,是更加開放的心態,自信、自覺意識的體現,是一種中國為世界的繁榮進步承擔責任的承諾和擔當。佛家認為,一切事物都處在無窮的變化之中,即一切無常。人所“執有”的偏見就在於看不到“我”的本質,不能認識到“我”所具有的形態,是由外部和內部的條件構成的,是各種因緣的合和。因去果無,緣盡人散,一切形態,本自於空,如持“有”“我”,就無法擺脫生、死、愛、欲等煩惱。因此,修身的目標在於:驅有除妄,進入無我的空靈境地。修身首先要修心,修悟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看法。佛教認為,“萬法皆空”,世間的一切存在都是人們意識的虛幻,是人的妄念,不是本來實有的。因而,對於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一切現象與形態都應保持清醒的認識,這就是“正念”。要樹立起這種認識,其方法就是要通過禪定智慧,要能靜於一室,止定觀照,看透自身都是由各種因緣的組合而構成,只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短暫現象,所謂“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緣假合,妄有六根”,“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六境又稱為“六塵”,意指六種迷惑,六境出於六根,六根又源於由四大合成的身心,而心實無存,歸之於妄,那麼最終一切為無。人們對於由六根認知的六境幻以為真實,從而產生了錯誤的認識,所以佛家常講明心見性,要“觀心無常”,講的就是對治妄有之心的道理,是一種思想和意念的文化自覺。如《佛說月喻經》,以出家人心澄如皓月,說明佛弟子弘法利生、勇於擔當的心境、自覺無染的情懷。這種認知對於我們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對自身作用的準確定位,既能夠負起責任、敢於擔當,也要反對任何形式的大國沙文主義、霸權主義傾向,不斷調整心態都有借鑑意義。

其次是完整的人生價值判斷。佛教對於物質與精神的認識是完整而細緻的,具有唯物的內核,充滿辯證因素,與佛教的人生論和對世界的看法聯繫在一起。認為世界是客觀的,依因緣而生,並通過眼、耳、鼻、舌、身、意至色、聲、香、味、觸、法、形成心識,亦即從各種感官反映到人的主觀意識中,這其中包括心理的機制,只有通過“止觀”,即禪定智慧,以主觀的意識俯視透析客觀世界,才能完成對主體、客體的“反觀內照”“如實觀察”,認識客觀世界的無常,主觀世界的無我,達到徹悟人生的境界。佛教否定了人的意識和存在,“幻身滅故,幻心亦滅”,進而否定了整個世界。從認識上看是唯心的,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是對動盪的社會,慘淡的人生的否定。人類不也總是在由一個否定上升到另一個否定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的嗎?或許正是佛教義理中具有的這種否定的態度,在千百年的流傳中才逐漸獲得了人們的廣泛接受。如《五陰譬喻經》以色、受、想、行、識,皆空、幻有,闡發一切無常、一切無我的教義。佛門“空”論、“無我”的義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其積極意義,如“人到無求品自高”,“無私者才能無畏”,“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這些有益的格言中,都包含著“無我”的意蘊。可見,佛家的修身思想對於人慾望的自覺內斂,心理疾患的療治,促進身心的和諧發展都具有能動作用。這種思想促使我們在和世界各國人民交往中尊重他人,重視奉獻精神,創造共同發展的更大空間,反對一切狹隘的民族意識,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文化資源。

第三是渡眾生於苦海的慈悲觀。佛教作為社會生活的產物,併成為人的信仰觀念,其中也不乏道德和倫理思想。佛家對於社會是持否定態度的,但這也絲毫沒有消泯釋門在倫理道德觀念上所持有的特殊見解,無論是在維護社會的安定有序,還是在加強人自身的道德修養、人格完善方面,都對我們有所啟示。佛教認為“人生是苦”,最常講的“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離別苦、求不得苦、憂悲惱苦。由此佛陀所倡導的忍辱修行,達到了人類難以企及的靈性境界,包含著極深刻的道德和價值。要徹底消滅苦難,就必須脫離現實世界的苦海欲波,行善除惡,乃至生大慈悲心的菩薩情懷,如《佛說鹹水喻經》以海水為喻,說明人們脫離苦海的七種境界。這樣佛教就把人間倫理推到了信仰主義的理想高度,雖具有神秘的不可思議性,但卻極大地提升了人對倫理道德觀念的理解與認識水平,展示出以苦身、捨命以利一切眾生的情懷,理念,而且落實在嚴格的踐行上,這種令人敬仰的犧牲精神,是由自甘受盡世間一切苦難的決心和身體力行躬踐的毅力共同構成的。

修行忍辱實際上也是通過自我犧牲精神來消除惡業的方法,是與“無我”論結合在一起的。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進入“無我”境界,對於一切人間煩惱、怨怒還有什麼可爭執或抱怨的呢?這是一種極具感召力的、無比高尚的價值倫理,儘管是唯心或唯靈的,充溢著濃厚信仰主義色彩,但其道德觀念無疑閃耀著崇高的理想之光,與當代和諧社會構建的目標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解脫,而是要以“菩薩心”度一切眾生。

這種施於一切眾生的大悲心,有益於確立“一帶一路”建設中合作共贏、團結協作的思想,各國人民共同分享發展帶來的機遇,促成人類協作互助、團結友愛的和諧關係,達成世界人民共同發展的思想境界。

第四是業力果報、因果輪迴學說。從佛教倫理道德觀看,現實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體現在“業力”與“果報”上,其表現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學說極易被廣大的處於社會底層、善良而受盡人間苦難的人民大眾所接受,同樣被那些致力於社會進步的志士仁人從揚善止惡和倫理教化的角度出發而予以肯定。業力果報學說認為:人生的一切都是由業力而發,都是前世善惡的因果,而現世的一切善業、惡業,也必然會在來世中表現,並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所謂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這就給一切善良的人們以心靈的期許和誘導,引導人們永遠向善,遠離邪惡。佛教還倡導將人的善行推及到一切有情眾生,這對我們今天深化改革,和各國人民建立和諧共榮的國家關係具有積極意義。因果是佛教說明現實世界相互關係的理論,即“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指任何行為,都有相應的結果。輪迴,又稱輪轉等,意指如車輪旋轉於六道,永不停歇以至於無窮。“六道”亦稱“六趣”,即根據生前所作之善惡,死後往生的六種去處: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輪迴學說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的基本教義,主張不同地位的人在輪迴中永不改變。佛教則認為在輪迴中眾生是平等的,輪迴到何處,是由現在之善惡所決定的,即由現在之因,得未來之果。如《法句譬喻經》“生死品”就講述了善惡有報、業力不失的喻理。由於佛教的輪迴學說是和善與惡的觀念相伴相隨,密切聯繫在一起,揭示了一個多層面的生命空間,把生命的流轉變遷顯示在六道輪迴之中,並將這些層面與人的善惡行為結合起來,互為因果,從而形成了佛教完整的生命倫理、道德意識和獨有的價值觀。佛門的“殺、盜、淫、妄”四大戒,是《四分律》中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漸次完備的基礎,也同樣可以成為對治現代社會中倫理弊端的認識基礎。教內的自持是難能可貴的,而教外乃至全人類的共持,才是中國大乘佛理的精神風範,其社會價值是不容忽視的。這不僅對人有道德上的預告、警示作用,使人能小心行事,不做壞事,以期得到福報和善果。而且客觀上有助於提升社會的道德水平。儘管業力輪迴說是無法證明的唯心學說,但就其體系而言,仍然是嚴密完整的。它代表了廣大善良人們的心願,有助於我們在國際交往中保持內心的平衡,形成人人自律、國與國之間相互尊重,對建立被各國人民廣泛接受的國際新秩序、普世的價值觀有增益作用。

五是響應國家新時代的文化召喚,自覺做好講中國文化,宣傳佛教經典中獨特的感恩思想,回報時代、回報社會,能夠使人們通過對佛典的閱讀和研究,把惜福感恩的認識落實在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中。要融入新時代,就要了解新時代的發展過程,瞭解中國宗教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迎難而上、不被一些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所困擾,才能學會不抱怨、不故步自封而努力有所作為。這種思想在佛典中不乏見地。諸如《中阿含》“比丘請經”雲:“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指出不知感恩的人,就會不歡樂喜悅,感恩、感恩佛法教化,這一基本思想體現在相互對比的論述之中,把這種見解和認識,通過反覆強調,成為佛教修行中獨特的思想內涵,令人思緒萬千,發出由衷的感喟。

我們認為其實感恩的認識,具有廣泛的思想意義和推廣價值。在建設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時期,我們倡導弘揚這種認知,要學會和懂得感恩:感恩我們所有的一切,廣闊的天空,藍天白雲;感恩日、月、星辰,草木魚蟲;感恩自然界的一切,乃至於風雨雷電。這樣的感恩之心,會使我們永遠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所有的一切。這種認識,如果上升到社會生活領域,就會產生感恩父母和師長;感恩一切為我們做出默默奉獻的一切人們,促進社會的和諧、人際關係的相互愛護,有利於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其豐富的思想底蘊,不是簡單幾句話,能夠表述完整的。但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知道感恩的人,才是完整的人,感恩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深深地感恩一切的人,就是最美好的人。此外,其中的比喻句:猶如有眼睛的人用鏡子照自己,就會看見自己的面貌乾淨還是不乾淨。分別從兩個層面闡發了修行就是反觀內照的喻理,也隱喻反省自身,去除心靈汙垢的人,才是這個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反之,就是最醜陋的人。而新時代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造就具有新的思想和精神風貌的人,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為了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不斷努力進取的人。

走進新時代 國學放異彩——談佛典厚重的思想文化價值

三、佛典中的譬喻文化價值述要

佛教經典具有睿智超妙的思想特徵,它通過精湛緻密的論述方式,用百態紛呈的形式表現了社會生活。諸如佛門的喻世論理、巧妙細膩、精彩動人,起到了化深奧玄機為人人皆可理解、形象生動的作用,併產生了寄淺訓深的效果。喻語是佛家因語、果語、因果語、喻語、不應說語、世流佈語、如意語七語之一,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言的表現能力。佛教以簡短有趣的寓言故事、因緣故事弘揚佛法,用通俗而生動的生活語言來表現佛教的智慧,往往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在大量的佛教比喻經典中,都十分注重概念的辨析,形成了系統的概念和名相,其中條分縷析、層層推進的表現手法,以及注重因果、注重過去、現在、未來相互聯繫的邏輯方式,對於中國哲學、史學和文學的論述方法、表達方式,都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同時,佛教經典中的比喻蘊涵著豐澹的思想菁華,可以扼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完整的修身理論。佛教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修身思想,它的一整套修行方法都要落實到對治妄念之上,修行先修心,萬法唯一心。並由此形成了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看法。這些基本思想在佛教的比喻經典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通過生動的人物形象表現了佛教的基本教義,形成了化抽象為具體的表現方法,使佛教的義理貫徹體現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

第二,對人生倫理的價值判斷。佛家倫理的突出特點在於:把人生倫理的善惡與業力果報、因果輪迴學說緊密結合,以業報、輪迴來闡發倫理,以達到施善行、除惡業、斷輪迴的清澄之境。佛教的比喻故事中,突顯了佛教的倫理思想,它把人生倫理的業力果報與因果輪迴學說聯繫在一起,已達到揚善去惡的目標,其中的三世兩重因果論把人際倫理納入到了一個極為寬廣的時空座標中來加以審視,不僅要求協調好人際關係,還展現了代際公平的思想理念,這些思想對於當代社會倫理和社會道德建設仍然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三,萬物融攝、眾生平等的自然觀。佛教自然觀的理論基礎是緣起論,即一切現象形態都是由因緣合和而成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因緣法,此生故彼生,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融合、相互聯繫的,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佛教的生態環保理論不僅是完整系統的,而且有著十分豐富的生態實踐。華夏大地,幾乎所有的佛教文化場所,都是環境優雅、景色怡人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這是千百年來,佛教四眾精心呵護的結果。反映人與萬物和諧相處的理念,是佛教比喻經典中最具有影響力的部分。

第四,自我完善的行為自律與實踐。自律是佛教經典“三藏”中“律藏”學說中的組成部分。佛陀制定的各種戒律,不僅使自律成為佛教戒、定、慧“三學”中的戒學理論,而且是全體佛教信眾行為的律條,是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佛律為出家人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行為規範,漢傳大乘佛教,還形成了專門以精研和傳持戒律的宗派——律宗。佛教的行為自律,雖是建立在宗教的道德準則上的,同時也符合現實社會中人們揚善懲惡的願望,四大戒也同樣是社會倫理道德中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五,佛教有益於開啟心智,調節自我,療治心理病痛。面對紛擾的現實世界,如何化解人的內心衝突、祛除煩憂、培養健全的人格,佛教反省自心、返觀內照、探索對治妄心形態的思維方式可以給我們有益的啟示,其對治妄心的實證,把人的思維推向了極為精巧的階段,對人的理念、思辯、心理探究的貢獻難以估量。

第六,為人處世與交際往來。在為人處事、交際往來上,佛家的觀念大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世俗社會的往來,二是佛教內部各僧團、寺院、教派乃至不同國家佛教機構之間的聯絡。其特點在於:佛教的交際觀念,首先是建立在否定等級貴賤思想基礎之上的,主張人皆平等,鮮有君臣等級、禮法刑治的主張,從而更能深諳世事、體察人心。在與人相處方面,《佛所行贊·卷一》中從各方面顯示了佛陀的為人之道。主張以慈悲心對一切人,即使在與自己有怨仇的人相處時也要“以德降怨敵”,即以德報怨,用道德感化人。而且要“軟語而教敕,矜施以財物”,度化人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要以物質利益去引誘。要做到“成人饒益事,遭難不遺棄”,從而進入“捐棄世榮利,進步隨我來”的境地。佛門善於將義理寓於人情之中,引導人們擺脫世俗名利的約束,走向清澄,這種理趣往往體現出精巧、細緻的特徵。在處世上,面對世事的紛擾,人們對功名利祿、酒色財氣的追逐,佛家選取了“舍”與“施”的態度,“錢財非常寶,宜應速施為”“世利皆有盡,聖利永無窮”“唯念貪嫉苦,慈心欲令安”(《佛所行贊·卷三》),認為金錢、財富應當儘快地產生效益,為社會服務。人們所追求物質的利益,會隨著生命的逝去而消失,而對精神價值的追尋卻會代有傳承。

第七,佛教慈悲喜捨、普渡眾生的教義和情懷,在千百年的流傳和演變中,已經成為民族精神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當代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寶貴文化遺產。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對於我們妥善解決環境汙染、能源緊張、貧富差距、地區爭端和教派衝突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都具有積極意義。佛教平等無際、揚善止惡的基本思想,反映了全人類一切善良人們的普遍願望,對於協調不同信仰、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方面人們的利益關係,化解各種矛盾都有借鑑意義。

第八,極其豐富的和合思想,可謂湟湟譬喻經,和合化大千。其內涵豐蘊、啟迪心智。佛教主張國與國之間的和諧相處,譬喻經不乏主張國家之間和合相向,提倡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教化主張。

在《雜寶藏經》第十五篇《迦屍國王白香象養盲父母並和二國緣》就有“白象使兩國和睦”的比喻故事。經中以佛陀前生白象教化迦屍國王面對鄰國時雲:“莫與鬥諍,凡鬥諍法,多有傷害。”化解爭拗,提出和合相處,不彼此加害,即:“汝二國王,應除怨惡自安其國,豈不快乎?即說偈言:得勝增長怨,負則益憂苦。不諍勝負者,其樂最第一。爾時此象,說此偈已,即還迦屍國。從是以後,二國和好。”在九十五篇《拘屍彌國輔相夫婦噁心於佛佛即化導得須陀洹緣》即“教化國王的故事”中,佛陀更進一步提出了國家安定的三項原則:“有三事,傾敗王國。王復問言:‘何謂三事?’答言:‘一者親近邪佞諂惡之人;二者不附賢聖,不受忠言;三者好伐他國,不養人民。’”

這篇比喻故事闡述的是佛陀有關治理國家的基本主張。佛陀以鸚鵡比喻自己的前身,全面生動地表達了治國安邦的理念。針對國君如何成就仁德懿行,如何使得民富國昌,向國王要提出七個方面的要求,並告誡其遠離三種禍端。之後,又一連用了十一個貼切生動的比喻,描述了佛陀理想中的仁德之君所應具備的品質與人格,即國王應當如橋、如秤、如大道、如日、如月、如父母、如天、如地、如火、如水、如聖王,文采飛揚,層出不窮的妙譬聯喻,讓人歎為觀止。如此教導國王,把佛陀愛民之心之切、治國之法之嚴和盤托出。讀來猶如恆河之水,滾滾而來,滔滔不絕,給人以義正言辭、不可阻擋的感受。最後落在了信奉佛教十善的教義上,表達出善行能治國的喻理。

佛教的主張國與國之間的和諧相處,包括相互尊重,尊重各國人民不同的風俗習慣,在《法句譬喻經》“吉祥品”中提出了國與國友好相處的“十五吉祥”的認識。指出各國都有自己的吉祥物,有的是金子、銀子、水晶、琉璃、明月神珠,以及象車、馬車、美女、珊瑚、法螺、歌舞、鳳凰、孔雀,有的是日月星辰、寶瓶、四色蓮花,以及修行者、悟得法理的人。這就是各國人民所喜好的不同的祥瑞之物,如果你們見到這些,一定要稱讚,因為這是他們的吉祥物,是一個國家祥瑞的象徵。佛陀認為和順的則為吉祥,反之則為兇禍,最為吉祥者,就是修行佛理而得到福報,永遠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達到涅槃境界。隨後一連採用了兩兩相對、四句一組、十六組共六十四句的偈語,詳盡闡述了一個國家乃至世間十五種最吉祥的好事情,內容涉及了佛教教義的許多方面,體現了內蘊豐富的和合理念。

總之,佛典詮釋在新時代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與國際話語權構想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和可資借鑑的思想內容,進一步發掘佛典優秀的文化資源,弘揚佛學的普渡精神和菩薩情懷,對於促進文明交往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合具有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