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寺宇懸於半崖峭壁,建造盡顯古人智慧,但誰知它卻是三教寶地

在北嶽恆山(山西省大同市)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上有一座千山古寺,它懸於半空之中,從北魏王朝修建開始到現如今已經在崖壁上屹立了1400餘年。雖是“一座寺廟”但卻非常的特別,是國內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也是國內唯一真正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獨特古建,早在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朝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大同寺廟眾多,其中國家5AAAAA級景區雲岡石窟就位於次),古代工匠根據佛儒道要求建設了懸空寺,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一座寺宇懸於半崖峭壁,建造盡顯古人智慧,但誰知它卻是三教寶地

懸空寺

懸空古寺在國際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全球著名雜誌《時代》週刊"歷數"世界上看似"岌岌可危"的奇險建築,北嶽恆山懸空寺進入世界高水平建築行列之中。2010年12月,在《時代》週刊公佈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與"全球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築" 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門"、希臘米特奧拉修道院、意大利比薩斜塔等國際知名建築同列榜中齊名!其中建造年代較早的意大利比薩斜塔修建於公元1173年,德國利希騰斯坦城堡始建於11世紀,而建造於南北朝時期北魏的懸空寺比之早了700多年。尤其懸空寺歷經1500多年風雨、地震等災害的侵襲,竟保存完好,的確是華夏文明的奇蹟

一座寺宇懸於半崖峭壁,建造盡顯古人智慧,但誰知它卻是三教寶地

一座寺宇懸於半崖峭壁,建造盡顯古人智慧,但誰知它卻是三教寶地

懸空寺從古到今吸引了一大批名人到訪,其中就包括了徐霞客和李白等人,。在懸空寺正下方的一塊巨巖上鐫刻詩仙李白的“壯觀”,署名“太白”,看點在於“壯”字多了一點,意思是比壯觀還“多一點”,彰顯著詩人的強烈感受和不羈的才情。在向上攀爬的山路入口處,建有“霞客亭”,徐霞客曾於公元1633年遊歷恆山並著《遊恆山記》,也曾讚譽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一座寺宇懸於半崖峭壁,建造盡顯古人智慧,但誰知它卻是三教寶地

小編有幸登上了懸空寺,親眼觀賞到了懸空寺之壯闊。當身臨其境時滿是讚歎古人的智慧,承重的橫木如何被匠人打入山體、匠人是如何在半壁上施工的、三教究竟因為何種原因居於一寺......

懸空寺是從金代開始由單一的佛陀世界變成了三教合一的寺廟。現今更有一些基督教學者認為,懸空寺第十三室內,二尊北魏太武帝復興道教前的佛像,即法身佛和如來佛,其實是天主教的,分別表示天主的人性權能和主會再來塵世。可以說,懸空寺給我們透露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我國各種宗教之間相互融合其實早在北朝時期,也就是懸空寺的始建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一座寺宇懸於半崖峭壁,建造盡顯古人智慧,但誰知它卻是三教寶地

作為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懸空寺的壯觀是無言形容出來,推薦大家去看一看。建議讀者去大同遊玩可以報一個團,有導遊講解才能知道其中深奧(大同作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但物價並不高,市中心的房價大約5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