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身世、學漢語、回國尋根……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美國養父母!

自九十年代初以來,從中國收養來美的孩子已有十萬左右,而且還在以每年幾千的速度增長著。領養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但他們給孩子的愛是相同的, 每個領養家庭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文章來源:美國華人(ID:chineseamericans)

撰文:Jing Liu



一個叫 “凱麗”的女孩


那是在我剛來美國不久的事情了。

有一天快下班的時候,辦公室響起電話鈴聲,我接了電話,是一位剛從中國收養了女孩的媽媽打來的,她想找一個懂中文的人,給孩子取一個正式的中文名字。查到這個部門的名頭“語言研究”幾個字就打電話來試一試。也真是湊巧電話讓我這個中國人接到了。

我跟她解釋中文裡沒有專用的名字,取名是帶有寓意的,並告訴她在中國人心裡,能給孩子取名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詢問了女孩的英文名、個性和她們的期望和具體要求,我答應要好好想想,不介意的話她可以給我地址,我取好名字後把中文字和發音、意思給他們寫好寄過去。

當時我只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沒想到幾年以後我會遇到這家人,並常常用到“凱麗”這個名字。

第一次真正接觸領養家庭,是我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級之前。開學前學校為了新生和家庭能儘快融入,在公園舉辦了一個聚會。並給每個新生家庭配上相似背景的一家指導。

我們負責招待一個叫朱莉婭的女孩和她的媽媽辛迪。

辛迪是一位單身母親,大學教授。朱莉婭長相有點像東南亞一帶的人,讓我對她的身世很好奇。後來跟辛迪熟悉起來,她請我給朱莉婭輔導中文,我欣然答應。

在朱莉婭家裡,辛迪給我講了她是本州前幾名從中國收養孩子的人,她給女兒精心製作了成長記錄相冊,其中一封寫給女兒的信讓我開眼界。

信裡她說,“你的親生父母非常愛你,他們出於無奈,忍痛把你送出去,他們一定會祝福你的。”我只記得我小時鄰居收養孩子的,都千方百計地隱瞞孩子的身世。沒想到美國人這麼開明,又會以這樣的方式教給孩子保有一顆感恩之心。

教朱莉婭中文改變了我的教育觀


那是我第一次教別人家的孩子,也是我第一次教美國小孩中文。雖然我有過教學經歷,但是教了朱莉婭我才知道教小孩子外語沒那麼簡單。

朱莉婭個性要強又特別好動,上課要她說了算才可以,我只好順勢而為。經過一段磨合,我找到了培養她興趣和吸引她注意力的“動作式”教學方法。抓住了她的個性特點,我們的課越上越好,我教給她聲調和漢字的概念,聰慧如她很快就掌握了正確的聲調,認識了一些中文字並學會讀簡單句子。

當我們第一次給辛迪演示朱莉婭讀中文字句的時候,這位教了一輩子書的媽媽意外又驚喜,毫不掩飾地“狠狠”表揚了女兒,媽媽的反應讓朱莉婭倍感自豪,揚起了驕傲的小臉,那個表情我至今不忘。

也是通過教朱莉婭這個好動又個性強的孩子,迫使我無師自通地意識到國內的填鴨式教學在美國不適用,我的“教育觀”大大改變。幾年後我到一家規模很大的中文學校講課,被分配到教美國孩子的班級。

告知身世、學漢語、回國尋根……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美國養父母!


中文班的孩子們。(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的學生年齡在四五歲之間,大部分是黃皮膚黑頭髮的被美國家庭收養的中國女孩,每一個都是家裡的寶貝。我也再次見識了美國人的大愛,更佩服他們對孩子自身文化根源的尊重與維護。

一位父親告訴我女兒的名字叫凱麗......他的話還沒講完,我就意識到這個名字是我給取的,一問果然如此,我們都感嘆這個神奇的相遇。

我教了這個班一年多,非常喜歡那些孩子。孩子們個性多樣,給他們上課要連哄帶玩,又唱又跳,女孩子們還爭著要我抱。每當我們坐下來一起讀書或玩遊戲,就一定有個孩子要坐在我懷裡。過節的時候我們會做遊戲、分享美食,藉機灌輸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給他們。

教時尚媽媽和唇裂女兒的母女情

在社區大學開設晚間中文課時,我的班上一對年輕漂亮、活潑風趣的夫妻Larry 和Linda, 難掩興奮地告訴我,他們快要去中國接孩子了。

閒談之間我問他們為什麼要收養孩子,Larry指著太太笑說,“她愛美,怕懷孕影響身材”。他們兩人都有專業工作,都是雙方家庭中的老大,四位爺爺奶奶攢了足足的愛,翹首以待著第一個孫輩的到來,據他們說禮物已經快把房間堆滿了。

後來Larry給我發來博客,我驚奇地發現,原來他們收養的是重度唇裂患兒,一到美國馬上就住進醫院做大手術。Linda這位剛剛做了母親的年輕媽媽,日夜陪護在醫院,心疼女兒到落淚,爸爸認真記錄下每個瞬間。

我看了那些照片和描述也落淚了。是什麼樣的胸懷和大愛,讓一個時尚漂亮的年輕女子從遙遠的中國收養了一個重度唇裂的女兒,又怎樣在女兒尚未認識媽媽的時候就經受了這般母愛折磨?後來得知他們幾年後又收養了一個患有唇裂的中國女孩。

你收養幾個孩子了?

Bob和Cathy生育了兩個孩子,偶然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到中國孤兒。他們收養了一個還不滿足,一個接一個共收養了十個孩子,而且還都是身體略有殘缺或者患有慢性病的孩子。

因收養孩子數目超標,他們每收養下一個孩子都要經歷一番周折,有次Bob竟然動用了大學同學,華盛頓一位高官替他們遊說。他們的目標是,只要發現一個孩子急需收養,就一定要努力為這個孩子找到家庭,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收養家庭,他們就自己申請。

Bob和Cathy都身居要職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有多忙碌。我曾經好奇地問起Cathy怎樣應付日常生活。有一次他們帶著孩子們來我家玩,我端上吃的馬上就被分光了,兄弟姐妹間可以自由扎堆選擇誰跟誰親近。想想自家孩子的孤單和對食物的百般挑剔,這樣的一個大家庭和友好禮讓的孩子們,真讓我羨慕不已。

參加過Bob和Cathy舉辦的募捐聚餐會,聽到同桌幾家美國人攀比著收養,還善意調侃收養數目落後的,真是樂在其中,十個孩子不算多!

後來我又在醫院遇見過各種各樣的家庭,有一對五十歲左右的夫婦, 是因為女兒收養了一箇中國孩子,他們受到觸動,自己也照單來一個。孩子略有殘疾,每週都到醫院做康復。還有一對夫婦五個孩子都長大了,又收養了五個中國女孩,孩子們年齡離得近,常有摩擦,讓媽媽操碎了心。

即將收養的孩子如果是病患兒,可以寫信和送禮物通過孤兒院轉給孩子。寫信的時候爸媽會具體介紹家裡的陳設,孩子來了後住的房間,兄弟姐妹的情況,甚至家裡的寵物叫什麼名字,還會寄去房間和家人照片。

當然孩子們可能還小,聽不懂信的內容。每次幫著翻譯信件我都體會到這些父母的細緻認真,感覺每個字都傳達著深厚的愛意。

每家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

美國家庭很注重在孩子幼小的時候與孩子建立“bonding(依戀)”。 有一個媽媽告訴我,他們收養的二女兒很懂事,一歲大的孩子,早上醒了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裡玩不找大人,媽媽分析大概是因為孩子出生幾天就開始在孤兒院生活,習慣了沒人整天寵著抱著。

她趕緊轉移孩子到爸媽房間睡,直到建立了bonding,孩子對爸媽產生了依戀,他們再訓練孩子獨自睡自己房間。

有一對華人夫妻也去中國收養了一個女孩,聽他們講述見到孩子的那一刻,媽媽激動得淚流滿面不能自已,把孩子緊緊摟抱在懷中不肯放手,彷彿是找回了失散已久的寶貝。

孩子來自爸爸的家鄉,跟爸爸一見如故,一下子就親得不得了,雖然還不會講話卻能跟爸爸進行眼神和肢體的交流,仔細看看女兒真長得像爸爸呢。世間的緣分真的讓人感到驚奇。

在我認識的收養家庭中,有富裕人家,也有生活拮据的人家。有一對中學老師夫婦,很想收養第三個中國孩子,但是收入未達標,他們就每年給女兒住過的那家福利院捐款,資助一名年齡較大卻沒有找到領養家庭的孤兒,足見普通美國人的高尚之處。

也有的家庭拿不出去中國旅行的費用,所以孩子上高中了還沒有去過中國,去一趟中國成了孩子的願望。

這個叫羅絲的女孩是被親生父母虐待,自己逃離家庭的,來美國時已經八歲了。她清楚地記得親生父母和不堪回首的童年,給我講述過當初拼命跑,逃離家庭的情景。

但她還是很想去中國看看,有時候會要我唱中國歌給她聽,她從歌聲中找到一種親切感。羅絲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了,不知她是否存到足夠的錢圓了去中國的夢?

領養年紀大的孩子挑戰性比較大。與上面講的羅絲家的情況相反,有一對非常富裕的猶太人夫婦沒有生育過, 他們年近六十,就領養了一個八歲的女孩梅梅。

媽媽跟我說,梅梅除了喜歡去中國餐館吃飯以外,對其他任何與中國有關的東西都非常抵制,父母要帶她去中國旅行,她堅決不同意。他們夫婦非常不解,不知她是不是有過深刻的不愉快經歷。

她才來美半年,按她媽媽的意思我試圖跟她講中文,她似乎已經刻意淡忘中文了,不肯跟我多交流。我暗自觀察,也許她很享受突然降臨的寵愛,和富足的物質生活,心裡很怕失去這一切吧?

中美文化交融的使者

無論貧富,收養家庭對孩子的愛都沒有任何不同。

遇到收養家庭的時候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讚歎:“你們的孩子真幸運!” 而我聽到的回答也都是,“我們很幸運有她。” 美國人大多對孩子寵愛而不嬌縱,對孩子的舉止言談和遵守紀律要求很嚴格,絕不含糊。

在醫院認識了一對母女,腿有殘疾的女孩剛來時不會英文,每週做理療。孩子最初幾次見到我這個長著中國臉會說中國話的人,總把我當成熟人,拉著我的手跟我說這說那的,以為我是孤兒院的老師。她發育略遲,再加上來美時間短,還沒有認清楚她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

我注意到媽媽雖然很寵她,但是對她的不守紀律行為一定當場指出,絲毫不包涵。媽媽為了孩子努力學習漢語,不長的時間裡已經能跟孩子簡單對話了,可孩子很快忘記了中文開始講英文,媽媽的漢語卻越來越流利了。


告知身世、學漢語、回國尋根……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美國養父母!


出生於廣西的摩根(Morgan Hurd)在美國媽媽的精心培育下,獲得2017年體操世錦賽女子全能冠軍。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據統計,自九十年代初以來,從中國收養來美的孩子已有十萬左右,而且還在以每年幾千的速度增長著。不可小看了這個數字。最初來美的孩子們已經長大,大學中文課堂越來越多出現他們的身影。

跟我們的ABC孩子一樣,這些在美國家庭長大的孩子,同樣面對身份認同和融入的問題,而且他們大多對親生父母一無所知,也許會因解不開自己的身世之謎而困惑一輩子。

有的孩子已經踏上了尋找親生父母的漫漫長路。這些家庭和孩子也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體驗、學習中國文化和語言,週末中文學校的學生組合中有他們這個群體。

領養家庭的孩子正逐漸成為華裔美國人的一部分。現在美國各地都有“Families with Children from China”(領養中國孩子的家庭)這家民間組織的分支,把領養中國孩子的家庭連接起來。

在很多華人孩子越來越被西餐吸引,不愛講中文,回國不認識路標看不懂菜單,難以跟家人交流的情況下,這些美國人家卻迷戀著中國文化——他們會在過中國新年(春節)時動作笨拙地擀餃子皮,在中秋節像模像樣地做月餅,每個週末送孩子去中文學校,甚至跟孩子一起學習中文,創造條件讓同樣的孩子聚在一起尋找認同感,還定期去中國旅遊。他們的故事給我們帶來很大觸動和啟發?

每我從哪裡來?(後記)

告知身世、學漢語、回國尋根……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美國養父母!


21歲的Kati Pohler找到親生父母,相聚在斷橋上

(圖片來自Post Magazine報道截屏)


在美國爸爸媽媽的愛護下,孩子們快樂健康地長大了,但“我從哪裡來,我的親生父母是誰,他們是怎樣的人?” 這樣的問題將一直困擾他們。

2017年夏天21歲的密西根女孩Kati與親生父母在杭州斷橋相會,那場面讓無數人感動,而很多收養的孩子遠沒有Kati那麼幸運。

看到有關9月底在華盛頓DC召開美國華人大會的介紹,全美華人組織“美國華人聯合會”將聯合領養家庭啟動尋根之旅,筆者起意寫下此文分享身邊的故事。

“幫助中國收養兒童:發現中國文化,尋找中華之根”,這無疑是一件促進親人團聚,帶動文化交流的大好事。血緣是無法割捨的,祝福孩子們在尋根之旅中收穫神奇的相遇!

注:本文人物除凱麗外均使用化名。撰文:Jing Liu本文由作者授權以“美國華人傳媒”原創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


看完了這麼多美國領養家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中美兩國父母對待孩子及教育方方面面的差異,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式的家庭及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確實存在很多優勢,能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接受教育,健康成長並融入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