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40年產權商業公寓成了投資「香餑餑」?

近期一篇《為何現在40年公寓成為環京區域的香餑餑?》的文章在朋友圈傳開,引發大眾的強烈關注。

40年產權公寓屬於商業性質,首付至少得5成,還有著高於住宅的水電費用,一直以來,購買這類公寓需要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最受小本投資客青睞,而非一般剛需族所能承受。那為什麼商業公寓還會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呢?

為什麼40年產權商業公寓成了投資“香餑餑”?

不限購、不限貸;土地使用權到期可續;一般地處城市核心,居住人群以商務族為主,物業服務和優良的配套設施高於一般住宅;商業用地的拆遷賠償遠高於住宅……憑藉著多方面的優勢,在全國性“住宅調控”的影響下,商業公寓銷售甚是緊俏,深受市場青睞。

近期有機構調查當下商業公寓市場買家報告中指出,僅有22%的客戶購買作自住用途,其餘7成多的客戶購買商業公寓均為投資打算。

為什麼40年產權商業公寓成了投資“香餑餑”?

“小公寓投資門檻較低,好賣升值也較快;而面積小租金壓力小,往往比大戶型更容易出租,由於相對稀缺,也更租得起價。”業內人士分析,商業公寓的購買人群主要為有穩定工作的工薪階層以及個體、小私營業主。這部分人共同特點在於手頭擁有一筆不多的閒散資金,且投資理財的觀念較穩妥,傾向於公寓產品來為自己的資本保值增值。

解惑1:40年產權年限到期了怎麼辦?

為什麼40年產權商業公寓成了投資“香餑餑”?

在我國,房屋產權都為永久期限,只有土地使用權限分為不同的使用權限,比如住宅最高70年、商業、文娛用地40年等。也就是說,不管是70年還是40年,不管你買的是住宅、公寓、還是寫字樓或商鋪,都會有到期的那一天。

那麼到期了怎麼辦呢?據國土部解釋,新版《不動產權證書》設“使用期限”,是為更醒目標明土地使用期限,提醒業主在使用期限到期前及時去續期,實現自己對於房屋的所有權。《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也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

且不說,當前我國存活了40年之久的建築是少之又少,商業用地還有著一大優勢,那就是拆遷補償費高。按照城市拆遷補償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商業用地拆遷補償資金是遠高過普宅的,一般而言,商業拆遷補償面積是1賠3,住宅用地拆遷補償面積則是1賠1。

解惑2:買40年產權的房產是不是吃虧了?

為什麼40年產權商業公寓成了投資“香餑餑”?

從使用角度上看,40年產權的商業公寓具靈活性,即可自己住,也可在自己二次置業後讓孩子或老人住;又可以出租收取回報,由於商業公寓能夠註冊營業執照當辦公房用,頗受小公司喜愛,這樣同面積的公寓比住宅的租金都會高出不少。

同時,商業公寓一般都是在區域核心,地段價值、升值空間都是區域內其它地段無法比擬的,可以說商業公寓佔據了城市最佳資源地,周邊居住氛圍成熟,交通便利,人氣旺盛。

此外,由於開發商的利潤主要是在商業上實現,公寓只是作為配套對利潤的期望值並不高,因此公寓的價格要比相對同地段其他項目要略低,性價比更高。儘管40年產權公寓水電收費較住宅高,這些費用相較於購房成本來說,堪比九牛一毛,特別是多數商辦公寓完全可以通過高租金來轉移這筆費用,並對升值構成阻礙。

解惑3:商業地產的前景比不上住宅?

為什麼40年產權商業公寓成了投資“香餑餑”?

“商業地產是城市繁榮發達的核心,沒有商業地產的住宅,也賣不上價格。”地產資深人士曾言,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如成一個人,那麼商業就是血液,能為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商業地產是中國新型經濟的載體,市場經濟鏈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正處在轉型中的中國經濟產業結構有很大的貢獻性。國家一直在鼓勵投資商業地產,商業公寓是商業地產的一部分,也是風險率最低的商業地產。好地段、低總價、精裝修,可自住可商用……公平來講,商業公寓升值潛力更大,更值得出手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