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監能在宮裡住一輩子嗎?他們退休後下場如何?

耐克豪的青衣姐


歷朝歷代的太監都是不能一直住在宮裡的,歲數到了之後,除非是皇帝特別喜歡,否則都要離開皇宮,絕對不能住在裡面一輩子,宮女倒是可以,如果碰到開恩的皇帝,會讓宮女回家,一般情況下,宮女都有專門的住所,一直住在宮裡。

在古代如果有的選的話,相信沒有人會選擇去做太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古人是非常重視傳宗接代的,恰巧太監是要被閹割的,也就代表他不會有後代,太監幾乎都是孤身一人到死,所以說太監其實很悲慘。至於一些娶妻的太監,這些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少的。

清朝的太監,等到年事已高的時候,都會被趕出皇宮,其實這些每一個太監都知道,所以他們在進宮的時候就開始為這些做準備,比如每年給某個廟裡捐香火,甚至有些有錢的太監,他們會自己出錢修一個小寺廟。目的也很直接,就是希望自己被趕出皇宮之後,可以在寺廟中住一輩子。

這類都是提前想好後路的,還有一部分有權勢的太監他們在得勢的時候,會認個乾兒子,自己也會買一套房子,給予這個乾兒子一定的好處,自己出宮之後,有自己的住所,這個乾兒子也要給他們養老,當然這種的比較少,不是誰都有那個權勢的,太監想要混的非常有權勢,在有些朝代可以,有些朝代壓根不可能。

除了這些,最後一種就是去太監村,在清朝的時候,有個村子裡面住的全部是太監,這個村子是這些普通的太監合力修建的,他們老了都會來這裡居住,死了之後就在村子旁邊埋了,如今的中關村,以前便是太監村,在那裡埋了無數清朝的太監屍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清代太監不能在宮裡住一輩子,年齡大了就要出宮去。按照太監的身份和財力,他們出宮後一般有以下幾個去處:

一、回家養老。

在宮裡有頭有臉或者積攢了不少錢財、賞賜的大太監們,他們在退休出宮前一般都事先買好房產,一旦出宮就回到家裡養老,這些大太監回家後有的還“娶妻”買妾,過繼本家子侄作為後代,他們的晚年生活與一般的退休官員差不多。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李蓮英,慈禧死後就出宮養老了。李蓮英的家在北京海淀黃莊彩和坊,是一座很大的宅子,有假山有花園,據說是修建頤和園時內務府大臣送給他的。

二、集資建廟養老。

一些太監在宮裡擔任比較重要的官職,手裡有部分權力,能積攢一些錢財,逢年過節還能得到主子的賞賜。這些太監就聯合起來,湊一部分錢,或者建一所寺廟,或者給寺廟捐一部分銀子,將這些寺廟作為日後養老的場所。原來北京周邊就有不少這樣廟,俗稱太監廟。

北京萬壽興隆寺原來就是有名的太監廟

三、流離失所,凍餒而死。

還有一些地位很低的老太監,手裡既沒錢,也無家可歸,出宮後只好在一些廟宇、道觀暫時容身,有的甚至淪為乞丐,凍餒而死,這種結局的不在少數。

四、1949年後被政府安置。

1949年後,清宮的老太監已所剩無幾,新政府根據他們每人的情況,或者安排了養老場所,或者安置了合適的工作,使他們的生活有所保障。

再說一下太監死後的情況。

清代朝廷專門在阜成門外海淀八里莊西劃出幾百畝地,作為埋葬宮中太監的墓地,不過只允許有身份的太監埋葬。這是雍正年間設立的,朝廷還安排人員看護,這是皇上對太監們的恩典,所以這個地方就叫恩濟莊。

恩濟莊太監墓地埋著近2700多名太監,由內務府負責管理,每年僱人給墳頭添土,打掃衛生,看管墓地樹木,李蓮英死後就葬在恩濟莊。


民國年間那些事


清朝皇宮裡的下人無非有三種人,男人和女人和第三種人。男人呢,就是皇宮裡的御前侍衛,這些人多半是家世顯赫的八旗子弟,在御前晃悠幾年,能被放個好差事。清朝的權臣和珅,富察傅恆年輕時都當過御前侍衛。女人就是後宮裡伺候主子的宮女,一般的宮女在皇宮裡的服役時間最多隻有十年,十年期滿就會離開紫禁城。這兩種人在宮裡待的時間都不長。


而第三種人,也就是太監,則大大不同。他們從幼時進宮之後,會一直在宮中服役,從小幹到老。可是等熬到老了幹不動了,則會被無情的趕出宮去,下場往往很悲慘。

至於太監們出宮之後的歸宿,像李蓮英,小德張這類大太監,是沒有問題的,當差時撈的盆滿缽滿,出宮之後吃喝不愁。比他們次一等的,也不會被這些問題難住。可是一般的太監,情況就不同了。


第一是舊社會對太監這類人很瞧不起,把“老公”當作罵人的話,就算是有點錢財,也很少有人會和他們接近。這種思想也同樣的影響了他們的三親六故。如果在宮裡混了一輩子也沒什麼名堂,就是有家也難奔,親戚小輩們對這類太監視而不見。


第二是當太監的人,本多是貧寒人家出身,在宮裡待了幾十年,家裡人早就逃荒不知道哪裡去了,再有就是很多太監是被人販子拐入宮的,連家在哪都不知道,又沒一技之長,出宮後也無處謀生。

這樣一來,太監們就只有把所謂的塵世之外的寺廟當作苟延殘年的所在了。


清朝的太監,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就給自己的晚年退身之所作下了準備,用自己的積蓄買一些地,認寺廟的住持作師父,把地捐給寺廟。出宮之後便可到寺廟裡安身。


一些有錢有勢的太監,也把寺廟當作自己退身的地方,他們憑著財勢,可以到寺廟裡當方丈,還可以站到別人頭上繼續作威作福。比如慈禧太后下邊的二等太監劉多生拜在了北京白雲觀方丈耕雲的門下,後來作了這個廟的方丈。


清代末年,太監裡衍生出來一個組織,叫做養老義會,北京的養老義會規定,入會的太監要先交八十塊錢,三年之後便可到養老義會下面的寺廟裡養老,吃住都不用掏錢。不過有些老太監連著幾個錢也拿不出來,出宮之後只能各處流浪,最後凍餓而死。


太監和寺廟的關係,早在明代就開始了。首領太監和皇親國戚,達官顯貴都有關係。明代寺廟裡收容幾個過去有權勢的太監,對寺廟的前途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有權勢的太監出宮後,還可以用僧道的身份和顯貴們接觸。而太監比起出家人來說,和顯貴們的內眷接觸起來更方便,也更讓他們放心。這種關係一直延續到了清代。而之前有權勢的太監,在寺廟裡可以繼續作威作福,晚年頗為享樂。


前後歷史


太監是宦官的俗稱,宦官又被成為閹人,寺人,內監等,是專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奴僕,為了防止他們穢亂皇家後宮,就要對這些服務後宮的男人進行“淨身”,就是閹割掉生殖器官,使他們成為一群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的人。清代沿襲明代舊制,沿用宦官。順治十年(1653年),順治帝下旨建立乾清宮執事,內官監,司禮監,御用監等“十三衙門”作為專管太監的機構,次年增設尚方監,成“十四衙門”。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訓,在交泰殿前立下鐵牌規定太監不得干政。康熙十六年(1677年)撤銷十四衙門,設立敬事房。清朝宮中常設太監2000名左右,最多時有3000人左右,比起明朝最高的上萬人還是少了好多。清朝規定太監必須是漢人,大多都是河北地區,例如青縣,河間,及北京周邊的昌平,大興,平谷等地區的貧苦人家的小孩。當太監就必須先經歷一道鬼門關那就是淨身,這也是太監終身揮之不去的夢魘,清代由於醫學科技還不是很發達,所以死亡率很高。

太監進宮後生活條件基本上能得到改善,最高等級的太監每年能拿到96兩銀子,最低等級的每年能拿到24兩銀子,而當時一畝良田只要七八兩銀子,再加上年節和主子的賞賜,收入也還是挺可觀的。但這並不能改變低級太監悽慘的命運,由於宮中很多針對太監設立的條例制度,使得高級太監常常剝削低級太監,甚至很多太監還要承擔主子的過錯,替主子受罰,罰俸,杖責,掌嘴,甚至被處死,他們地位低下,生活貧苦,不能有半點反抗,常年生活在苦悶,壓抑,恐懼的環境中,以及被人歧視使他們心理都極度扭曲變態。太監十幾歲被送進宮一直到年老體弱多病,不能當差時,經總管太監奏明後可以出宮為民。
但除了為數不多的大太監出宮以後衣食無憂外,絕大多數出宮的太監處境艱難,社會地位低下,親屬拒絕接納,很多無家可歸,又毫無謀生的手段和一技之長,只能將一生積攢的的一點積蓄,交予寺廟,靠寺廟的香火維持生計,死後就地埋葬,北京的恩濟莊,中關村,立馬關帝廟等,都曾是出宮太監的集中地區。有些太監因為一生也沒積攢點積蓄,出宮後淪為乞丐,最後凍餓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