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憂心忡忡,嚴重影響睡眠生活怎麼辦?

高考後憂心忡忡,嚴重影響睡眠生活怎麼辦?

訪者,男,18歲,父母陪同過來,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的狀態很不好,高考後情緒非常壓抑,內心很惶恐,希望通過心理諮詢得到改變。

他是因什麼而來,他遇到了什麼問題,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呢?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為您解讀:

男孩主訴:

考試前雖然很緊張,但是頭腦還清醒,當時思想很單純,沒考慮太多,只想考進重點大學,複習時間很緊張,但自己還能調節,一心學習,沒有空閒時間想別的問題。

對於是否有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對未來是否有計劃,男孩表示想過一些,但一直沒有想清楚,父母也提醒不要想太多,自己只知道一定要考上重點大學。考完後的這些日子,感到更加緊張、煩躁,坐立不安,經常失眠,每天腦袋裡會想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經過進一步的探討和梳理,該男孩憂慮的事情主要集中在

① 覺得這次考試分數不太理想,可能不會被重點大學錄取,為此憂慮。

② 回想考試當天的情景,覺得自己當時不應該那麼緊張,就是因為自己太緊張導致有的考題沒能答完,為此很後悔。

③ 覺得自己如果考不取重點大學,第二志願是外地的一所大學,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外地的生活,不知道大學裡師生關係怎麼相處,感到很煩惱。

④ 高中有幾個玩得很好的朋友,這次分開後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面,有些失落,也擔心分開後感情會受到影響。

高考後憂心忡忡,嚴重影響睡眠生活怎麼辦?

據瞭解男孩從小沒有離開過家,一直與父母共同生活,家中還有爺爺奶奶經常照顧自己,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即使在青春期也沒有出現過對抗父母的行為。

平時專注學習,一路以來都是好成績,初中更一直穩坐前三名,高中時對自己要求很高,在學校也是前五名,因學習好受到老師的喜歡,他跟老師除了探討學習,並沒有其他的溝通;同齡朋友並不多,只有幾個能夠說得上話。

這是一個朦朦朧朧地感到自己要走進社會,離開父母,要獨立生活的少年,正處於成長的轉折期。雖然他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很自信,在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但人際關係、社會經驗相對不足,因此對於去外地學習生活、師生交往、結交新的朋友讓他感到很恐慌,擔心自己沒有能力面對,出現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向誰請教和商量。

另一方面他對自己的未來缺乏清晰的規劃,只知道應該上一所好的大學,但要選擇怎樣的專業,大學幾年自己想怎樣渡過缺少幻想和憧憬。

當一個人對未來缺乏規劃,沒有清晰的目標和美好的憧憬時,往往會感到迷茫困惑,容易被前進路上的一些小波折、小挫折打敗。

人對生活中發生的事件都會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認識會導致不同的情緒狀態。該男孩覺得如果沒有被重點大學錄取就“糟糕至極”,對未來憂心忡忡,對過去後悔不已。

高考後憂心忡忡,嚴重影響睡眠生活怎麼辦?

案例分析: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諮詢師採用合理情緒療法,幫助其認識到他現在的情緒狀態是一些不合理的認知所造成的,幫助孩子改變自己的認知,建立合理的信息,情緒自然發生改變。

男孩的情緒得到改善了,不再完全被情緒、為過去、被未來所困,有力量去思考和麵對現在的問題。諮詢師與其詳細探討,根據其性格特質、興趣愛好、人生理想,規劃大學生活的藍圖,男孩對未來充滿憧憬和信心,更變通,不再一味想進入重點大學,能夠接納自己進入其他大學生活的現實。

針對男孩獨立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升,諮詢師為其進行指導,鼓勵其多嘗試,並佈置有針對性的家庭作業,讓其在諮詢外的時間內去練習、去鍛鍊,然後再過來諮詢,諮詢師根據其的表現給予反饋和調整,幫助其利用暑假這一個月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和信心。

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支持和指導有密切關係

該男孩一直與父母同住,從未分離,父母雖然知道孩子遲早有一天要離開自己,也知道應該給兒子更多獨立和鍛鍊的機會,但另一方面父母“護子心切”,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痛苦、受傷。

該男孩母親為兒子的情況擔憂,害怕孩子在外地讀書會很辛苦,遇到問題會舉目無親,擔心孩子在大學會受同學欺負……

針對父母與孩子的情況,諮詢師採用溫和的方式幫助父母與孩子分離,減輕父母的分離焦慮,幫助父母建立對孩子的信心,指導父母學會放手,給予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

高考後憂心忡忡,嚴重影響睡眠生活怎麼辦?

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後,孩子愉快地赴外地讀大學,兩個月後發來郵件表示感謝,內容摘要如下:

“這兩個月我過得還算輕鬆,雖然功課不比高中三年那麼容易,但畢竟沒有了高考那個大包袱,壓力突然減輕了,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麼輕鬆自由快樂過。功課中有很多是我喜歡的,我很高興自己選擇了喜歡的專業,看到有些同學抱怨自己根本就不喜歡這個專業,怨父母,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謝謝老師幫助我,讓父母尊重我的選擇。

很多同學的高考成績非常好,比我的還高,我感覺自己第一次懂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句話,感覺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我很高興自己選擇了到外省讀書,而不是一直在家鄉‘固步自封’……

同學基本能和睦相處,現在大家都還多多少少隱藏著自己,不知道混熟了以後又會如何……這裡有老鄉會,大家有很多溝通的話題,感覺很親,學長們對我們也很照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