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抗艾團隊亮相愛滋病國際學術舞台 我國愛滋病研究水平不斷提升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艾滋病研究團隊攜最新研究成果頻頻亮相於國際艾滋病學術舞臺,代表著我國艾滋病整體研究水平的不斷提升。

艾滋病是影響全世界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球艾滋病現存活人數3679萬人,我國艾滋病現存活人數75.86萬人,每年新發現HIV感染人數還在上升。艾滋病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協和艾滋病研究:國內領先,需在國際發聲

自1985年我院感染內科王愛霞教授發現並報道我國第一例艾滋病以來,感染內科李太生教授率領的艾滋病臨床科研團隊披荊斬棘、發奮圖強、眾志同城,使艾滋病的防治研究經歷了從無藥可治到優化國產仿製藥、從處理毒副作用到血藥濃度檢測、從確證實驗到高精尖病毒檢測、從處理機會性感染到建立了整套“協和模式”的多學科合作綜合診治方案的階段,團隊先後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國家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計劃的成人適宜性抗病毒治療和免疫重建等研究,引領了我國成人艾滋病的適宜抗病毒治療、免疫重建和全病程管理等專業領域,先後制定了三部推廣全國的艾滋病治療指南,提高了我國的艾滋病診治水平,並取得了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不僅如此,李太生教授還放眼於更大的國際艾滋病學術平臺。國際上重要的艾滋病學術交流會議主要有每年3月在美國西雅圖或波士頓舉辦的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大會(CROI大會),以及每年夏季在不同國家舉辦的世界艾滋病大會(AIDS大會)。全球艾滋病防控、治療、疫苗、新藥實驗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均在大會上發佈交流,代表著全球最高的艾滋病學術水平。國際艾滋病領域的學者會競相將最新的研究發現向這兩個國際艾滋病學術舞臺投稿,接收後分為書面交流、壁報展示和口頭髮言。一旦摘要被接收,表明研究成果受到國際艾滋病同行認可,可作為正式引用文獻。

多次參加CROI大會和AIDS大會的李太生教授每年都會把最新的學術進展帶回團隊學習分享,同時也嘗試將研究成果投給這兩個國際大會。在過去的數年,大部分投稿如石沉大海。一方面原因是我國的抗病毒治療起步較晚,有的抗病毒方案已經退出國際市場,無法與西方國家的先進治療成果相媲美;另一方面也存在國際上對非英語國家研究成果不重視等原因。要想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發出聲音,除了研究水平要與國際接軌外,更要有原創、突破性的創新研究。

CROI大會上的協和聲音:傳統中藥雷公藤創新性用於艾滋病領域

雷公藤是我國傳統中藥之一,具有抑制免疫激活和抗炎作用,可用於風溼免疫病和腎臟病等疾病的治療,臨床應用廣泛。李太生教授帶領團隊對該藥進行了長達6年餘的潛心研究,不僅在體外研究中證實雷公藤可抑制HIV病毒導致的細胞炎症和異常免疫激活,還通過對18例HIV感染免疫重建不良患者進行聯合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嘗試,獲得了提升CD4細胞和降低免疫激活指標的理想療效,結果發表於2015年HIV Medicine雜誌。免疫重建不良指患者經過2年以上抗病毒治療,病毒量達到檢測下線,但由於免疫激活和炎症反應等機制的存在,CD4+T細胞不能恢復到350個/mm3以上。國際上目前針對這部分患者束手無策。李太生教授以敏銳的科研嗅覺,意識到雷公藤獨特的作用很可能填補這一國際空白,有必要進行臨床研究。

呂瑋副主任醫師作為李太生教授艾滋病研究團隊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工作十餘年以來一直致力於艾滋病患者的治療隨訪和相關科研工作。在李太生教授前期的雷公藤研究基礎上,於2013年至2015年承擔了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十二五”計劃子課題“免疫抑制療法治療HIV/AIDS”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聯合抗病毒治療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納入全國4家臨床中心(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的112例免疫重建不良患者,隨訪一年半的結果顯示同安慰劑組相比,雷公藤干預組CD4細胞升高,免疫抑制指標降低。這一初步成果被2018年CROI大會接收為壁報展示,成為從近2000份投稿中脫穎而出的來自亞洲的35份摘要之一,呂瑋副主任醫師也被選為全球僅32位的大會資助參會者之一。邁向國際舞臺的這一小步,標誌著雷公藤這一傳統中藥免疫調節劑在艾滋病領域的獨特作用已被國際艾滋病同行認可,有待於課題組今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AIDS大會上的協和聲音:免疫重建和腸道菌群研究引起國際關注

2018年7月23日至27日,AIDS大會在荷蘭阿莫斯特丹召開,協和艾滋病研究團隊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支持下進行的HIV感染腸道菌群與免疫重建研究獲得了在大會上作壁報展示和口頭髮言的機會。該研究通過宏基因組檢測了61例HIV感染者(26例初治患者,15例免疫重建良好,20例免疫重建不良)和正常人的糞便腸道菌群,對比研究發現產生丁酸的三種菌在免疫重建不良患者體內相對丰度高且與免疫激活指標CD8+HLA-DR+相關。呂瑋副主任醫師現場彙報該研究成果後,很多國外同行表示出極大興趣,並提出諸多科研合作意向。

協和艾滋病研究團隊頻頻亮相於國際艾滋病學術舞臺,是我院感染內科抗艾團隊集體智慧和努力付出的結晶。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雷公藤的創新研究、免疫重建和腸道菌群、“協和模式”綜合診治全程管理等多項臨床科研會在未來走得更遠。

協和抗艾團隊亮相艾滋病國際學術舞臺 我國艾滋病研究水平不斷提升

感染內科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